蛙人的「水下摩托車」和「水下吉普車」

蛙人是當代重要的輔助作戰兵種,他們在水下可不能光靠游泳。如何讓蛙人們儘可能安全和迅疾地通過敵控水下領域,到達任務目的地,是長期以來海軍頭疼的問題。尤其進入冷戰後,過去以水面艦艇或者潛水艇投放蛙人的方式風險越來越高。蛙人需要在距離目標較遠的地方下水,需要小型化的運載設備。

現代的蛙人運載設備,主要包括小型蛙人推進裝置(DPV)、溼式蛙人輸送艇(SDV)、幹甲板掩蔽艙(DDS) 以及大型乾式蛙人運載器(ASDS)等。

最基本的蛙人運載器,稱為“小型蛙人推進裝置”(DPV),或譯作小型蛙人助推器。它們的尺寸不大,一般是1米長,最多的也就兩米。在此基礎上升級的單兵作戰蛙人運載器(DPD)稍大。其重量幾十公斤,最大的不超過100多公斤。

通俗說,小型蛙人推進器就好像一輛水底的摩托車,小小的車體,上面安裝了推進裝置,還有簡單的水下導航、通信等信息系統。蛙人使用這個設備的時候,有點可以騎坐在“上面”,有的還需要捆綁著一起前進,同時使用上面的信息設備,確保在行進中保持方向路線,並與隊友聯繫。

蛙人的“水下摩托車”和“水下吉普車”

(美國小型推進器)

小型蛙人推進器最大的優勢是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易於普及。此外,其體積小也便於攜帶。而劣勢則是推進力弱,速度較慢,一般最大航速只有3-6節,相當於人跑步的速度。當然,對海底蛙人來說,有這種設備,確實可以大大提升機動力。

目前多個軍事強國,如美國、俄羅斯、德國、澳大利亞和意大利等,均發展了成系列的小型蛙人推進裝置。例如美國的Mk8-SH型,俄羅斯的Protei-5型,德國的“黑影”-730型,澳大利亞的AV-2型以及意大利的XK-2型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美國的推進裝置最為精巧,採用可變螺距的螺旋槳推進,同時在精確導航方面領先。俄羅斯的Protei-5則延續俄系高機動、易上手的特點,在航行速度、續航力和操作簡便性方面獨佔鰲頭。

蛙人的“水下摩托車”和“水下吉普車”

(俄羅斯的小型推進設備)

小型蛙人推進設備雖然看似簡單,但在水下密戰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未來的發展趨向,主要在於增大潛水深度,提高續航力,提高航速,提高負載能力,以及更多樣化的性能。簡單說就是淺得更深,遊得更遠更快,運得更多。

蛙人的“水下摩托車”和“水下吉普車”

小型蛙人推進裝置體積小,機動靈活,但劣勢也很明顯,那就是速度慢,航程有限,當戰場局勢決定船隻或潛艇必須停留在目的地較遠地方,需要潛行距離較長時便顯得力不從心。蛙人依靠推進器前進自己也很吃力。而且一個推進裝置只能一兩人使用,在大海中不容易保持隊形。因此,溼式蛙人運載器(SDV)應運而生。

溼式蛙人運輸艙,可以看做早期“人操魚雷”的升級版。它採用全封閉結構,但不密封,艙室內充滿海水。由於早期是從魚雷演變而來,這種運載器可從潛艇魚雷管釋放,也可以從潛艇專門艙口或水面艦艇釋放。從體積上,溼式蛙人運輸艙遠遠大於小型蛙人推進器,一般六七米長的很常見,可以運載五六名乃至近十名蛙人。

蛙人的“水下摩托車”和“水下吉普車”

(德國運輸艙)

如果說小型蛙人推進器是水下摩托,那麼溼式蛙人運輸艙就是水下吉普。它的最大優勢是運載量大、航程遠。由於採用封閉結構,蛙人在運載器裡面可以不受行進中海水的衝擊,節約體能,同時更大的體積也能裝備更強的推進器,因此速度和航程提升限制得到釋放。同時,一次性運載數名蛙人及其設備,也便於迅速形成戰鬥力,執行團隊任務。

蛙人的“水下摩托車”和“水下吉普車”

目前世界上較為先進的是美國的Mk-8 Mod1型溼式蛙人運輸艙(美國稱為海豹輸送系統,因為常用於投放海豹突擊隊)。其全長6.7m,艇身橫截面呈矩形,在6節的航速下,能夠運載6人(包括2名駕駛員)行駛70海里。它可以用核潛艇為母船,由特製的潛艇搭載艙攜帶,也可以由作戰支援水面艦艇投送,還可以“坐飛機”從C-130“大力神”運輸機空降,目前,美國和英國得到裝備。

蛙人的“水下摩托車”和“水下吉普車”

為了配合運輸艙,美軍還專門研製了配套的“乾式甲板換乘艙”(DDS),用於實現蛙人從幹區(母艦)到溼區(運輸艙)的切換。DDS為水密耐壓結構,外形為兩端呈半球形的圓柱體,狀似一個大號鍋爐。全長11.6m、直徑2.7m,重29.5噸,固定於潛艇後甲板。艙體採用與洛杉磯級核潛艇耐壓殼體一樣的HY-80鋼,還專門有內肋骨加強。艙內有注排水系統、供氣系統與水下照明裝置,還裝有可收放的導軌,後部有水密門,供“海豹突擊隊運載器”進出。

蛙人的“水下摩托車”和“水下吉普車”

其他很多國家如俄羅斯、瑞典等也都發展了自己的溼式蛙人輸送艇。值得一提的是瑞典的SEAL SDV型運載器。這是一款水面/水下混合運載器,它既可以在水面航行,也可以在水下潛行。當在水面上是,最大航速達30節,續航力達225海里。而在水下時,則以4節的航速行駛10海里。顯然,水上水下這種切換,使得該運載器可以充分發揮水面速度大,水下隱秘的優勢,先先從水面高速航行,接近目標時再轉入水下潛航,隱蔽接敵。當然,水上高速的性能要求可能多少影響了水下性能。該艇能一次運載8人,包括2名駕駛員。

蛙人的“水下摩托車”和“水下吉普車”

除此之外,溼式運輸艙還趨向於模塊化設計,以多個不同模塊的組合替換,實現在單兵模式和多人模式、不同人數和任務搭配之間的切換。此外,依靠本身的體積和性能,溼式運輸艙正逐漸從輔助運送特戰隊員/有效載荷的單一功能,朝著支持、執行特種作戰的綜合性平臺方向發展,並可以作為水下通信網的節點,完成定位、導航、收發信息等任務。如果在運輸艙中配備小型攻擊武器(如微型魚雷甚至導彈),還可以直接發動攻擊。

(下一篇介紹乾式運載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