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召回「後院」三大使 其實是擔心中國影響力

美召回三國大使 真的是為臺灣出氣?

日前,美國務院發表聲明,宣佈召回駐薩爾瓦多、多米尼加和巴拿馬三國的大使或臨時代辦,討論三國近來同臺灣所謂“斷交”事宜。在今天(10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耿爽表示,一箇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中國在這一原則基礎上同有關國家建交,符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符合中國和有關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理所應當,也是大勢所趨。中方提醒個別國家,不要忘了自己承認一箇中國原則,幾十年前就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的事實,正確看待別的國家同中國建交,慎重妥善地處理涉臺問題,從維護自身形象和臺海和平穩定出發,不要再採取不負責任的言行。

美召回“後院”三大使 其實是擔心中國影響力

蔡英文可能真的自作多情了?

美召回“後院”三大使 其實是擔心中國影響力

島內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李正修的文章就認為,如果硬要說這是美國顧及臺灣所謂外事空間而對中國大陸的反制,倒不如說是美國維繫其“門羅主義”的必要作為。所謂門羅主義那就是美國認為整個美洲都是其勢力範圍,如今中國與中南美洲多國建交,顯然美國十分焦慮。

李正修認為,美國國務院雖說是“召回”駐外使節,但決不是因美國與這3個國家有何外交衝突,如果說是“返國述職”可能比較恰當,畢竟過去從沒有一個外來國傢俱有在中南美洲的足夠的影響力。現在,中國大陸挾著前所未有的經濟力,在美國“後花園”逐次站穩腳步,當然引起美方高度關切。

貿易戰下 美對華過分敵視

作為島內年輕一代的學者,李正修顯然比綠營不少政客看得更為透徹。他認為美中貿易戰仍處於膠著,特朗普面對內部逼宮的極大壓力,定然會將矛頭指向外在的代罪羔羊,進而以民粹造勢手法轉移國內不滿聲浪,並且為11月的期中選舉爭取選票。

美召回“後院”三大使 其實是擔心中國影響力

在特朗普“鷹派”幕僚的謀畫裡,將中國不斷提升的軟實力作為靶子,正符合美國的印太戰略,借拉攏日本、澳洲及印度共同圍堵中國擴張東亞勢力範圍的企圖,鞏固其霸主地位。

李正修也提醒蔡政府千萬別忘記,美國早在40年前就主動與臺“斷交”、轉而與中國大陸建交,現在回頭要求這些國家別這麼做,根本欠缺邏輯與道德價值,反而更凸顯美國是個只在乎自身利益的強權。到時真的有足夠利益,放棄臺灣也未嘗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