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流量比去年暴跌50%,傳統電商何去何從?

距離618已經過去了一個半月,不過商家們仍對當天發生的事心有餘悸,甚至還沒緩過神來。

618期間,各大電商公佈的數據都是幾倍增長,百分之幾百的增速。根據京東方面提供的數據,京東“618購物節”18天的累計下單金額達到1199億元,首次加入618的步步高環比活動前增長300%。

天貓方面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中午,天貓618通過線上活動已經發放線下各類優惠券、購物津貼達400萬張,用戶超過200萬人,總金額超過4億元。

不過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今年兩大電商巨頭在不斷秀肌肉的同時,也把線下的增長也算到業績裡。

換句話說,這增長跟線上的商家並沒有什麼關係。

不僅沒關係,有的商家還有一種危機四伏的感受。

商家流量比去年暴跌50%,傳統電商何去何從?

一位眼鏡品牌的電商負責人無奈發問:“該花的錢都花了,該上的位置也上了,但流量還是不及預期。”

傳統電商平臺流量腰斬,大幅度下降,“流量到底去哪兒了呢?”

傳統電商流量下滑原因何在

實際上,傳統電商平臺流量下滑大概有三個原因:

一、用戶增速下降,獲客成本上升,電商流量紅利時代已成過去。

阿里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市場份額在75%以上。然而,國內的網絡購物市場已經度過了最快的增長期,網購交易規模的增速開始趨緩,阿里的GMV增速也從2013財年的62%下降到2017財年的22%。

商家流量比去年暴跌50%,傳統電商何去何從?

另一方面,從阿里2018財年第四季度報告上看到,阿里的核心電商業務收入為2140.20億元,同比增長60%,創下IPO以來年度最高增幅。第四季度,收入為619.32億元,同比增長61%,其中,核心電商收入達512.87億元,同比增長62%。

也就說是,一方面阿里的GMV增速下降,另一方面阿里的核心電商業務收入卻在提升。這種情況商家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隨著阿里提高流量成本,免費流量越來越少。

這一增一減給商家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改變現狀迫在眉睫,於是商家不止外溢到了京東平臺,更多外溢到了拼多多和亞馬遜。

二、促銷節日繁多,活動規則複雜,消費者對活動日漸無感。

在出貨量大、收益高、吸引眼球等利益的驅使下,電商“造節”的現象愈演愈烈。經粗略統計,全年以電商“造節”形式為促銷手段的節日近40個。

而電商平臺如此喜愛“造節”,目的無非是為了搶市場、創利潤。為了活動的漂亮數據,拉長了活動週期;為了積蓄節日的力量,增加了預售期;為了帶動市場氛圍,設計了複雜的活動玩法。這讓消費者十分疲憊,對節日活動日漸無感麻木。

第三,微信生態對大平臺流量的稀釋和分流。

《2017 年互聯網趨勢報告》的支持,報告中指出,中國智能手機用戶對微信的使用時間,遠遠超出其它任何一款移動應用。

中國用戶平均每天投入到移動應用的時間為大約 31 億小時,投入到微信的時間約為 9 億小時。(數據來自於國內移動大數據服務商 QuestMobile)

商家流量比去年暴跌50%,傳統電商何去何從?

這意味著,在用戶時間已經被微信奪走的情況下,其他電商平臺沒法進一步獲得用戶的注意力,流量也就被稀釋掉了。而且,更令傳統電商平臺恐懼的是,微信還造出了小程序,其火爆程度令人咋舌。

QuestMobile 2018 中國移動互聯網春季報告,微信小程序月活突破4.7億,每日人均打開小程序次數為4次,而淘寶月活躍用戶為4.3億。也就是說,單單微信小程序的流量,就與淘寶互相匹敵。

這也難怪在2018上半年,就有80%一線基金機構入場,投資資金超過30億。

而在小程序這條賽道上,創業者們也在撒腿狂奔。截止2018年6月底,小程序數量100萬+ ,超過150萬開發者加入,已有5000多個第三方平臺。

而小程序電商已經逐步成為傳統電商行業的標配,無論是京東、唯品會這種大平臺,還是小眾的自媒體電商,都在發力小程序電商。

商家流量比去年暴跌50%,傳統電商何去何從?

顯而易見,資本持續看好小程序電商,創業者也紛紛湧進小程序電商領域,小程序已經成為了2018年最大的電商風口。

那麼,在市場一片紅火之下,小程序究竟是如何為電商賦能的呢?

小程序給電商帶來什麼

小程序究竟能給電商帶來什麼?要不要做小程序?這是許多商家的疑問。

7月26日,微盟創始人兼CEO孫濤勇在Weimob Day 小程序電商沙龍中解答了商家要不要做小程序的疑問:

“要做!企業做小程序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微信中蘊藏著豐富的流量機會,包括微信搜索、微信LBS、微信桌面、微信廣告等。而企業要享受到這些紅利的前提就是做小程序。”

商家流量比去年暴跌50%,傳統電商何去何從?

微盟創始人兼CEO孫濤勇

而微信小程序能給電商帶來巨大的流量紅利,就是因為微信的流量碎片化,小程序是微信上唯一的具備實現線上線下引流、多樣流量入口和用戶轉化的工具。只要是微信用戶,未來都會是商家的潛在用戶。

這就註定了小程序能賦予電商,巨大而且成本低的流量。

1、流量巨大

據微信官方統計,小程序有五大流量入口:微信群聊天入口;微信聊天主界面下拉;APP分享消息卡片;發現欄小程序入口;發現欄小程序入口搜索框的搜索結果頁。

在這五大流量入口中,擁有最大流量的就是“微信搜索”入口,而且目前還沒有正式商業化。

商家流量比去年暴跌50%,傳統電商何去何從?

這是微信近期上線的一個功能,商家可以設置品牌詞,通過微信搜索可以快速搜到小程序店鋪,而且在整個微信搜索結果排列裡面,小程序是優先排序的。

商家佈局小程序,用戶通過微信搜索就可以快速搜索到。而且目前還沒有商業化,各位商家一定不能錯過這個流量紅利。

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流量入口,就是“微信聊天主界面下拉”。

電商小程序的二次激活和留存,跟商家能不能佔領微信桌面有非常大的關係。用戶將小程序添加到我的小程序之後,可以快速找到,相當於在微信裡面建立了自己一個桌面。所以讓自己的小程序出現在微信下拉框,是非常關鍵的。

2、流量成本低

小程序電商流量之所以成本低,核心就是微信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平臺。

茵曼內衣創始人楊勳忠在小程序沙龍上告訴我們:“中心化是我們永遠沒有辦法跨過去的坎。在剛剛過去的6.18,和即將到來的“雙十一”,哪怕很多在線下已經有上千家門店的品牌,仍要遭遇二選一。為什麼這些品牌商面對平臺壓力的時候只能做選擇,沒有絲毫話語權的?因為粉絲和用戶屬於平臺。”

而微信與傳統電商平臺不同,在如此巨大的流量面前,微信並沒有把每一個流量都進行標價出售。商家可以儘自己所能,通過活動進行裂變獲得用戶,也可以深耕內容來吸引符合自身產品的特定人群。

而且,淘寶有5.4億用戶,微信卻有10億用戶,這意味著,微信上還有4.6億用戶是沒被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洗劫”過的。這一大群體,是智能手機全國普及後才出現的,他們就是三四線城市開外的城鎮人口,數量有五六億之多。

商家流量比去年暴跌50%,傳統電商何去何從?

我國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而這群用戶主要的聚集地是微信群,非常容易參與轉發、抽獎等活動,其流量獲取成本可謂是低廉的,市場空間可謂是非常巨大。

3、社交帶來高轉化、高客單

社會的高效率運轉是基於信任,交易也是如此。當初馬雲做淘寶之所以能成功,其店鋪評價體系與支付寶作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為買家和賣家建立了一條可以信任交易的通道。才使得線上購物成為可能。

而微信作為一個社交平臺,情感與生活本身就是信任所在。當我的朋友在微信上給我介紹一款商品時,由於我對這個人的信任度,使得成交的轉化率和客單價變高。其效果跟客服介紹商品給消費者有云泥之別。

微信小程序能給電商如此強大賦能,那商家該如何做小程序呢?

商家該如何做小程序電商

很多商家都是第一次接觸小程序電商,那應該從哪裡入手呢?

首先,要做好小程序電商,一定認識到團隊擅長什麼,擅長做社群運營,個人號,公眾號,還是分銷。小程序只是一個入口,要發揮小程序的力量,必需懂得搭建自己的社交電商體系。

我們以做得風生水起的“茵曼精選”小程序為例:

今年6.18期間,茵曼小程序團隊通過滿減券、拼團、秒殺、砍價的方式,做到了一百多萬的銷售,整個曝光次數做到600多萬。

而且整個客戶店鋪的復購率非常高,最高一天做到了80%的復購率。不過他們在初次進軍小程序電商也跟大夥一樣迷茫。

商家流量比去年暴跌50%,傳統電商何去何從?

那茵曼精選是如何搭建自己的社交電商體系的呢?

茵曼精選團隊在上線裂變活動的前三天,拿出一部分會員做一個測試。在測試中發現,一個500人的群,可以裂變到達到10萬次的訪問次數,這是非常驚人的數據。這三天裂變只通過活動單品,在沒有投放任何廣告的情況下,做到訂單量破千的數據。

而且活動設置比較優惠,帶來的直接效果就是整個店鋪的復購率是非常高,其中最高一天做到了80%的復購率。

商家流量比去年暴跌50%,傳統電商何去何從?

2、小程序+分銷

不僅如此,茵曼精選還建立了會員分銷機制,一方面通過網絡分銷能讓用戶有一個非常便捷的購買方式,還可以讓用戶賺到錢。

要想讓機制能運作起來,就得滿足用戶的需求。一種是讓用戶感覺佔到便宜,這個通過會員機制實現;另一種是讓用戶賺到錢,這個通過分銷商品賺佣金。

茵曼精選還通過公眾號和個人號,用KOL傳播進行內容導購,用戶從這裡可以獲取讓她變美的資訊;再通過自媒體和用戶個人的熟人社交,來讓用戶的價值自我體現和自我變現。

茵曼精選的做法就是與微盟構建自己的社交電商體系,打造出產品銷售和用戶社區運營,再加上用戶分享,讓用戶變成自己分銷員,或者跟產生更深度連接新的模式。再通過商城、互動工具、營銷玩法、商品以及內容建立自己的小程序商城,再通過微信、社交媒體、自媒體形成生態傳播體系。

茵曼內衣創始人楊勳忠告訴我們,“作為品牌商或者零售商,我們可以通過自建,也可以通過第三方微盟這樣的SaaS系統構建我們自己的體系,建立新的社交電商模式。”

在小程序電商領域,微盟的智能商業服務體系深入各垂直行業,利用微商城小程序為客戶實現了“獲客,轉化,裂變,復購”四個鏈條的閉環。

我們以另一個小眾品牌來說明,如何玩好小程序的四個鏈條閉環:

平均復購率做到60%的“HOWL口香糖小賣部”小程序,一個完全做電商的女裝設計師品牌,主要以高客單價的小眾品牌服裝為主。

1、獲客:HOWL口香糖小賣部的流量怎麼來的?

HOWL口香糖小賣部小程序5月中旬上線,他們找了三個流量入口。

第一個,與餓了麼推出“食我”聯名款 ,這個系列在小程序首發了三天,餓了麼為他們帶來了流量。

商家流量比去年暴跌50%,傳統電商何去何從?

第二個,線下做體驗店,與小程序同一天開業。他們在體驗店貼上小程序的二維碼,讓所有想買東西的人掃碼進去小程序,進去以後可以獲取很多優惠。

第三個,把HOWL淘寶店上一次性消費2000的用戶篩選出來,建了30個微信群。這三個入口成為HOWL小程序首發比較重要的流量。

2、高轉化:

搶佔用戶就是搶用戶的時間,讓用戶在自己的店鋪頁面停留更長的時間,一直被不停種草,才會有不停拔草的效果,也就是高轉化。

HOWL口香糖小賣部做到了訪問平均停留時間911秒,就是15分鐘。這讓HOWL在100個千萬GMV大號裡面女裝銷售也是NO.1。

為了提高用戶在店鋪的停留時間,HOWL口香糖小賣部使用微盟的模板製作專題形式,作為整個店鋪的架構。

據HOWL創始人Winnie Ma介紹,由於HOWL小程序從決定到線上才一個月,時間非常緊迫,所以決定與服務商合作,在走訪十幾家服務商和對比後,發現微盟的模板和功能是最全面的,團隊非常專業,最終選擇與微盟合作。

商家流量比去年暴跌50%,傳統電商何去何從?

橫屏模式能充分展示圖文

消費者點進HOWL口香糖小賣部後,首先看到的是他們系列的設計故事,這可以讓消費者慢慢閱讀,瞭解他們的設計理念,最後附上有購買鏈接。當消費者花時間充分了解和認可了你的設計理念,轉化率自然會提高。

他們還會去找一些熱點,根據季節和流行單品,重新組合產品銷售。

此外,他們還找了博主和明星的種草瀑布流。給每一個博主做了欄目,標記好尺寸、身高等。博主不停地穿他們衣服,層層遞進的種草,讓客戶有動力點進去小程序去找去看。

還有他們店鋪用了一個特別完整的黃色,一方面是和IP結合,另外,一個鮮豔的顏色會讓用戶更好地記住你。

商家流量比去年暴跌50%,傳統電商何去何從?

另外,HOWL口香糖小賣部還做了高轉化活動,比如開卡有禮,送用戶全年12月的優惠券和餓了麼的會員。

3、裂變:

由於HOWL口香糖小賣部是高客單特別且強調審美的品牌,所以使用的裂變方式就是薦客有禮。把一張海報發到朋友圈,你可以獲得免費餓了麼的T恤或者餓了麼的帽子。

而且活動期間HOWL口香糖小賣部換了三張海報,這讓客戶有驚喜感,讓會員覺得分享這麼好看的照片海報出去不丟人,從心理層面打通裂變的阻礙。最終做到一個會員分享,獲得兩個UV的好效果。

4、復購:

建立好積分商城,做到60%的復購。在HOWL淘寶店消費可以直接兌換成小程序的積分,這些積分又可以在小程序換成消費金額,這個效率非常高,超過70%用戶都特別願意這麼做。

這讓HOWL口香糖小賣部在頭三天活動裡面拿到超過3000個會員資料。

做好小程序電商的重中之重

經過對茵曼精選和HOWL口香糖小賣部小程序進行分析,發現小程序電商的玩法其實並不複雜,但要懂得抓重點。顯然,構建私域流量和玩轉裂變流量,是做好小程序電商的重中之重。

微盟創始人兼CEO孫濤勇提出,接下來每一個品牌商家的重點都將會是如何構建自己的私域流量,構建自己的私有客戶資產。

而構建私域流量,第一,要有微信公眾號;第二,要有小程序;第三,還需要有一系列的工具支持,比如說會員系統、積分商城等能夠幫助商家做老客戶復購的功能。玩轉裂變流量則是當商家有了一定流量之後,再把自己的流量從1變成2,從2變成4。這些都是做好小程序電商的關鍵。

對於這方面,有很多工具來幫助商家做流量的裂變:

拼團,幾個人共同發起一個拼團活動,是整個社交電商或者小程序電商裡,已經被證明是最好的一種裂變方式;

分銷,讓你的忠實客戶成為你的品牌代言人、品牌合夥人,進行品牌的宣傳和推廣;

砍價,用戶能夠邀請好友完成砍價,最終形成了裂變。

類似這些裂變工具有上百種供商家使用,每種工具都有特定的場景,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客戶屬性去做嘗試,測試出最適合自己的工具。

商家流量比去年暴跌50%,傳統電商何去何從?

在面對風雲變幻的商業世界,嘗試才是我們與這個新世界的接軌的方式。隨著微信不斷為小程序進行賦能,數量達百萬級的小程序早已涵蓋了電商、工具、遊戲、餐飲、內容等等領域。

小程序電商也逐步成為傳統電商行業的標配,無論是京東這樣的超級電商平臺,還是小眾的自媒體電商,都在依託微信生態圈和小程序的社交裂變屬性發力小程序電商。

小程序電商的蓬勃發展,證明其符合零售未來發展規律,即去中心化、多場景、以人為本、社交化,從重物到重人,奠定新零售、新消費和新經濟的基礎。而小程序的“社交裂變”的屬性特徵,更會為零售界帶來無限的紅利和商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