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中的科技夢想

睡蓮是一種優雅的水生植物,以優美的形態、豐富花色吸引著古今中外的花卉愛好者。除了觀賞功能,睡蓮還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經濟價值。睡蓮是早期的開花植物,在開花植物的起源和進化過程中處於關鍵位置,是許多植物學家的關注點。

一個來自杭州的團隊從2016年開始,以每年國際登錄10個新品種的速度,發佈自己的睡蓮研究成果。而2016年,團隊除了研發新品種之外,他們發起組建了杭州市水生植物學會,依託學會,他們制訂行業標準、研發養殖專利、組織學術研討會、發佈研究論文、編纂書籍,大大地推動了我國在睡蓮領域的研究進展。

花海中的科技夢想

▲雙色睡蓮“萬維莎”

打造“睡蓮的博覽會”

西湖的俊秀風光和旖旎的水生植物,吸引著全國各地的花卉攝影愛好者前來拍攝。最近,在距離西湖20公里的雙浦小鎮,有一個花園成為了他們的新去處,這就是杭州市水生植物學會聯合科技創新企業於今年打造的“文浦花園”。在花園中,色彩斑斕的睡蓮是當之無愧的“花魁”,部分攝影愛好者對此嘖嘖稱奇,稱從未見過如此豐富的睡蓮品種。

此話確實不假。在這片超過200畝的花園裡,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超過40個品種的睡蓮爭奇鬥豔,頗有闖進“睡蓮博覽會”之感。原產於南美地區,形狀像一個大盤子的王蓮;有“世界睡蓮冠軍”之稱的雙色睡蓮“萬維莎”等等,都是其中閃耀的明星。

花海中的科技夢想

▲葉型成盤狀的王蓮

“在杭州,睡蓮是常見的,但它們都屬於耐寒睡蓮,和熱帶睡蓮有著較大區別。耐寒睡蓮花色缺乏藍色、藍紫色,而且僅有少部分品種有香味。而熱帶睡蓮花卉的顏色更為豐富,大部分都有香味,而且還有能夠夜晚開花的品種。相較杭州本土的睡蓮,熱帶睡蓮觀賞性更強。尤其是像杭州這樣的亞熱帶城市,花卉愛好者很難親眼見到熱帶睡蓮。這也是攝影愛好者為什麼願意大老遠地趕過來拍照的原因。”杭州市水生植物學會理事長陳煜初說。

科研人員從熱帶地區引進它們,可以豐富杭州的睡蓮品種,不僅美化了城市,還幫助了研究睡蓮。我們現在可以對世界各地的睡蓮進行對比和研究,這也是近年來我們取得多項研究成果的原因之一。

這片“文浦花園”,就成了花卉攝影愛好者和研究人員共同的“熱土”。未來,學會還打算將這個園林建設為集科研、觀賞、生產於一體的綜合性園林。

轉基因讓熱帶睡蓮在杭州過冬

美麗的熱帶睡蓮,讓人流連忘返,但畢竟它是一種成長於熱帶地區的水生植物。幾乎所有的熱帶植物來到亞熱帶,都會遇到一個考驗:寒冷的冬天。熱帶睡蓮也不例外,它寬闊的葉片、挺立出水面的花朵,都表明它不是一個耐寒高手。研究表明,氣溫到5℃以下,熱帶睡蓮就會出現死亡現象。每年春天重新種植熱帶睡蓮,似乎成為了唯一的辦法。

不過陳煜初和他的團隊並不那麼想。他說,杭州畢竟也屬於南方,每年都要栽種一次睡蓮,不僅費時費力,也讓他這個南方人感到不習慣。

花海中的科技夢想

▲陳煜初在檢查睡蓮的生長情況

為此,杭州市水生植物學會和中國林業科學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聯合展開了一項轉基因研究:把耐寒睡蓮的基因片段轉到熱帶睡蓮中,希望熱帶睡蓮擁有像耐寒睡蓮一樣的抗寒能力,在水裡過冬。

雖然此項研究還在探索階段,但仍獲得不少成果。陳煜初在2016年冬天將2000枚轉基因睡蓮種子種入水中。當年恰逢嚴寒天氣,根據學會設立的氣象哨檢測結果顯示,2016年的12月21日,睡蓮種植地的氣溫達到了-8.9℃,冰層的厚度達到了3.9cm。結果到第二年的春天,有12支睡蓮發芽。陳煜初說:“能讓熱帶睡蓮度過這樣的嚴寒,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結果。接下來,我們還要繼續加強這方面的研究,爭取讓熱帶睡蓮能夠在水域結冰時間更長的北方地區過冬。”

擅於利用現在最新的科技成果,是快速培育新品種的秘訣之一。除了轉基因之外,陳煜初和他的團隊還嘗試過多種培育新品種的方法:人工授粉、自然選育,還有輻射育種。“在培育一些比較獨特的品種之後,我們還會以一些對植物研究有突出貢獻的人名來命名這個品種,比如通體雪白的‘希陶飛雪’,就是寓意紀念西雙版納植物園創始人、植物學家蔡希陶先生。”陳煜初說。

科研帶來的是產業發展

成立於2016年的杭州市水生植物學會雖然僅有短短三年的歷史。但在這三年裡,學會培育新品、研發專利、制定標準、組織會議、編纂書籍,對中國的水生植物研究做出了突出貢獻:學會參與制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指南 蓮屬》;學會編纂的《水生植物園林應用指南》一書,獲得了2016年度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學會還在國際最頂尖的園藝類期刊《園藝研究》中發表論文,影響因子達4.55。

這些成果的背後,是學會的不懈努力和持續投入。陳煜初表示,水生植物是一種具有“魔力”的特殊植物,它美麗的花卉可以供人觀賞,它高效的生長能力又很符合綠色城市的需求。他希望通過學會不斷努力,能夠讓更多人享受到水生植物帶來的美好生活。

杭州市水生植物學會對水生植物的研究和推廣工作,是杭州市“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工程由杭州市科協發起,旨在引導學會在企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中主動作為,在地方經濟建設主戰場發揮生力軍作用。


攝/北京科技報社記者 孫浩

出品: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科學+”微平臺

製作:北京科技報社

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