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攝影@殘月楓

沙溪古鎮,或許是雲南最後一個能慢下來的秘境

茶馬古道唯一倖存的古集市 坐上時光機,去20年前的大理

古鎮曾經是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又如今成了多少人的逃離NO.1,就像20年前大理被城市裡烏托邦患者所向往,卻終究被埋沒在喧囂和過度商業開發中而漸行漸遠。

沙溪,作為茶馬古道上最後一個古鎮,曾經擁有過繁榮昌盛的花樣年華,歷經歲月變遷、自然的洗禮和現代文明的衝擊,竟然奇蹟般的以最原始的樣子存活了下來。任憑外面世界的車水馬龍鑼鼓喧囂,它自顧自地守護著這一方古老......

在沙溪的日子,沒有慌忙、生活似乎還是延續著以前祖輩們的軌跡。現在沙溪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精品度假酒店也越來越多,既下山 · 沙溪就是其中一家。

新靈魂 舊時光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旅於沙溪,居於既下山,在茶馬古道上最後一個古鎮探索舊時光,找尋新靈魂......

文化與宜居兩者兼顧,這在設計上並不簡單。但是既下山 · 沙溪做到了。既下山 · 沙溪由知名室內設計師蔡旭操刀設計,向一段樸素時光致敬,沙溪的古樸質感在這裡得到了最走心的詮釋。

沒有太多的修飾,傳統的庭院,夯黃土的房

從外觀看如同尋常百姓人家,藏在黑惠江邊的一片土屋裡。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大門處沿襲了傳統沙溪建院式構造的設計手法,將門正對遠山的最高處,取“凸為陽,凹為陰”之意。當地黃土夯牆,整木做梁和“見尺收分”的建造方式,不僅是汲取了老祖宗的智慧從功能上能更好的防風防震。夯土這種傳統的建房方式,在鋼、混泥土澆灌流行的當下,已經很少見到了,讓人無形間與大自然產生出一種親切感。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洋溢著現代感的大廳,被兩堵土牆拽回曆史裡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古樸的土牆、手工打造的傳統木楔桌臺、燈臺讓你有似居於傳統沙溪人家中的溫情,房間內的現代化簡約風格保證了入住舒適度,暖你心又舒你身。

一家好的酒店,一定是與在地的文化息息相生的。既下山 · 沙溪內部所有裝飾畫均由大理農民創作,畫作內容從大理的植物、作坊勞動場景到大理傳統祭拜活動,色彩濃烈而鮮明。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 既下山·沙溪在今年的10月份開業共有23間客房

從酒店房間的窗戶向外望去,就著餘暉依稀還能欣賞到惠江白日的光景,秋日裡的惠江真的美得像幅中世紀的油畫讓人不忍離去,不如在既下山裡宿上一晚伴潺潺流水入眠。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既下山 · 沙溪部分半開放式的客房和公區的衛生間,參天芭蕉環繞四周,可觀星賞月,設計師蔡旭表示,希望客人能在最私密的時刻與大自然相接觸。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攝影@小巴黎XIAOYU

帶有白族風情的庭院裡看似“雜草叢生”,但卻透露出設計師帶來鄉野閒趣的小心思。那些野生的馬尾草、燈芯草、蕨類植物在院中肆意生長,山林野趣瞬間瀰漫開來,風吹、草晃、葉落,陽光下樹枝的光影交錯在土坯牆上,那種怡然自得,尋酒店內一處石凳坐下享一杯咖啡,捧一本書也是一天。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充滿野趣的庭院也是孩子們的天堂,捉迷藏、玩滑滑梯或者就在陽光下追逐、奔跑,展露在孩子臉上的笑意是藏不住的......

做一日沙溪人

既下山 · 沙溪不僅會為住客提供客房服務,還會為住客提供私人定製路線,去感受在地文化,在這裡做一日沙溪人,體味下慢下來的節奏......

逛逛古鎮,與村民來一次質樸的交談;

參觀寺廟,感受佛教信仰的力量;

登上石寶山盡收沙溪美景於眼底;

七八月摘採松茸,親手做出滿滿一桌松茸宴;

或是在豐收的秋日裡去一處山頭摘一筐野梨,拾一袋板栗;

更可以于山間野餐,與親人來場親密無間的互動,抹去城市裡因繁忙而帶來的疏離。

你甚至可以將行程大膽地設定為“發呆一天做個廢柴”,隨意找個小板凳坐下,在沙溪享受風的環繞和陽光的擁抱,從日上三竿放空到夕陽西下,時間在這裡允許被浪費。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習慣了超市裡什麼都為你分類擺好,城市裡新新人類們或許連對菜市場的印象都很模糊。更不用說 “五塊,兩塊!”價格滿天飛的集市,然而這才是交易的樂趣所在,大聲的砍價和叫賣中無形間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作為雲南最後一個還未開發的秘境,這裡有的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普通生活。茶馬古道上最後一個市集你能享受原始交易砍價的樂趣,能隨處聽到趕馬人哼起的白族老調,足夠幸運的話還會撞見一隻渾圓的黑豬就那樣四仰八叉地癱倒在古城的陽光裡……

Ps:市集的時間是在每週五,所以安排到沙溪的行程可以儘量考慮將週五納入範圍內。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攝影@小巴黎XIAOYU

|寺登四方街上的古戲臺是沙溪的標誌,見證了每一次節日的狂歡,當地人流行說:“不登古戲臺,不是沙溪人。”

在古戲臺旁的老榆樹稍作停留和圍坐在那裡的老人拉拉家常,輕輕依靠樹身凝望著此刻清靜的戲臺想象著這裡曾經霸王鞭一揮的震撼和沙溪姑娘一曲白族老調的熱鬧。

ps:古戲臺是四方街上的標誌性建築,參觀完全免費。戲臺正對面就是興教寺,門票是20元一張。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黑惠江、玉溪橋:黃昏時分的火燒雲很壯觀。真正的“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的歲月靜好。

住進沙溪既下山踏橋看水,惠江和玉溪橋是值得你花上一整天停留的地方,看朝陽升起,看夕陽西下,晨曦和餘暉裡散射出的淺淺白光讓這裡顯得安靜又孤獨。

江邊的老柿子樹帶來些旅程中的小樂趣,秋日裡柿子成熟,沉甸甸掛在枝頭,你從江邊隨意找根樹杈或是身手矯健者直接順樹而上,輕晃枝椏,順手撿起一個,咬下極甜。多撿一些拿去下一次集市興許能換來一碗米粉錢。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在秋日,沙溪的附近的很多山頭上都長滿了的野梨。可以同工作人員一同前往採摘。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而如果是在七八月份,還能在管家到幫助下體會到另一項活動:從泥土到餐桌的松茸之旅。

在荒野中立起一個火塘,用土生土長的土雞加上親自採摘的松茸燉煮,能體驗到最野趣味的鮮香料理。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攝影@小巴黎XIAOYU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沙溪當地最值得推薦的美食是牛乳餅,買一塊四四方方的牛乳餅(當地人又叫它奶豆腐),就著小酒,懶懶散散一下午的光陰就這樣溜走。除了當地美食在酒店裡的餐食也是很值得享受的。

早間,酒店裡當地的阿姨可以為你來一套熱騰騰的稀豆粉配油條,你也可以選擇從新加坡學成歸來的廚師為你帶來的傳統英式早餐,晚安甜品是深夜裡的一道鎮定劑,安撫下活躍了一整天的身心將甜蜜帶到你的夢裡,在既下山 · 沙溪即使足不出戶依然可以用舌尖丈量天下。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回到20年前的大理,在茶馬古道住個精緻又粗獷的老院……

在既下山 · 沙溪看到滿天絢爛的銀河,躺在院子裡仰望星空,耳畔響起那首starry starry night 的曲調,最嚮往的生活也不過是如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