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化學」氧氣有許多用途,那麼我們如何製取氧氣呢?

我們知道氧氣有許多用途,那麼我們如何製取氧氣呢?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方法

1、分解過氧化氫溶液;

2、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固體;

3、加熱高錳酸鉀固體。

實驗室製氧氣(要重點掌握):

1.如何選擇發生裝置?根據藥品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

凡是藥品的狀態是固體與固體(或固體),反應條件是需加熱的選A 裝置,如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或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

凡是藥品的狀態是固體與液體,反應條件是不需加熱的選B裝置,如實驗室用雙氧水與二氧化錳製取氧氣選B裝置。

「中學化學」氧氣有許多用途,那麼我們如何製取氧氣呢?

A固固加熱型發生裝置 B固液不加熱型發生裝置

2.如何選擇收集裝置?根據收集氣體的密度、水溶性、能不能與空氣中的成分發生反應、能否與水發生反應選擇收集裝置。

凡是收集氣體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能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的可用向上排空氣法(如下圖A),如氧氣O2、二氧化碳CO2等;

凡是收集氣體密度比空氣小且不能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的可用向下排空氣法(如下圖B)如氫氣H2等;

凡是收集氣體不易溶於水且不與水發生反應的可用排水法(如下圖C),如氧氣O2等(二氧化碳C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中學化學」氧氣有許多用途,那麼我們如何製取氧氣呢?

A向上排空氣法 B向下排空氣法 C排水法

拓展:用洗氣瓶收集氣體方法變通應用:

①如右圖:瓶內裝滿空氣,若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則___進___出(選填“a”或“b”)

②如右圖:瓶內裝滿空氣,若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則___進___出(選填“a”或“b”)

③如右圖:瓶內裝滿水,若用排水收集該氣體(不用考慮密度比空氣大還是比空氣小),則____進____出(選填“a”或“b”)

若把洗氣瓶倒放,則相反,即:

①如右圖:瓶內裝滿空氣,若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則____進___出(選填“a”或“b”)

②如右圖:瓶內裝滿空氣,若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則 進___出(選填“a”或“b”)

「中學化學」氧氣有許多用途,那麼我們如何製取氧氣呢?

「中學化學」氧氣有許多用途,那麼我們如何製取氧氣呢?

3、實驗室製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以高錳酸鉀製取氧氣並用排水法收集為例,如圖)

「中學化學」氧氣有許多用途,那麼我們如何製取氧氣呢?

⑴操作步驟:查—裝—定—點—收—移—熄(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莊(裝藥)

定(固定試管)點(加熱)收(收集氣體)利(移出導管)息(熄滅酒精燈)。

⑵注意事項: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

②藥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均勻受熱;

③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不能漏了“口”字);

④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剛剛露出頭):便於氣體排出;

⑤用高錳酸鉀製氧氣時在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⑥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是為了收集到較純淨的氧氣。

⑦實驗結束時,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破裂;

⑧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

4、氧氣的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已集滿。(包括操作、現象、結論)

5、氧氣的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若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注意驗滿與檢驗的不同!)

6、催化劑(也叫觸媒):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都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即要符合“一變兩不變”才是催化劑)。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7、常見氣體的檢驗方法:

①氧氣: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包括操作、現象、結論)

②二氧化碳:將CO2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是二氧化碳。(包括操作、現象、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