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紅遍亞洲的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

來魔都舉辦大型個展,共展出60件作品

回顧了大師過去30年的建築精華設計

竹、木、紙、石頭、金屬、磚瓦、

玻璃、樹脂、膜/纖維、泥土……

10種建築材料,在大師手中變化多端

藝術性+實用性的一次完美融合,不可錯過!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隈研吾名氣大的很多非建築專業的人也知道,但是呢大家喜歡他的同時,又常常會嘲笑他是“表皮建築師”,因為他建築的特點就是建築表面材料的與眾不同,好看的,甚至是有點繁複。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這次隈研吾的上海展直接就叫做“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用材料進行分類幾乎講了所有他拿得出手的建築。一共分成十類,從他常用的木、竹,到一些獨特小眾的紙、膜,他幾乎都涉及了,看了之後覺得表皮建築師叫的一點不冤啊。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展覽位於虹橋國際展匯,建築就是隈研吾設計的。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展覽空間共有兩層,寬闊充滿設計感的樓梯可以休憩和觀看視頻。整個屋頂和牆面非常有特色——充分地體現出了大師的風格。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據說隈研吾小時候愛玩積木,現在也給孩子們設計過很多玩具。現場這個巨型的玩具,可以隨意疊成各種形狀。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隈研吾版的“木質樂高”既有建築原理藏在其中,又真的很好玩。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作為東京展的延展,本次展覽以各種材料的運用為線索回顧了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過去30年的作品。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這些作品被歸納為10個物理材料類別:竹、木、紙、石頭、金屬、磚瓦、玻璃、樹脂、膜/纖維、土。透過這些,隈研吾試圖修復在當下的建築語境裡面,人與材料的關聯。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代表作:Coeda咖啡屋、檮原木橋博物館、GC口腔科學博物館

瞭解大師的人都知道,這也是隈研吾很常用的材料。

Coeda咖啡屋(日本靜岡縣)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如同一顆大樹的主幹散出無數的分枝,隈研吾將日本柏樹的木條搭起了日本靜岡這個迷人的海邊咖啡廳。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展覽現場幾乎還原了隈研吾直達天頂的複雜木質結構,不用飛去日本,也能近距離地仔細研究大師的設計奧秘。

檮原木橋博物館(日本高知縣)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相比Coeda咖啡屋,檮原木橋博物館的超大型木構建築更加壯觀,當然難度也更大,形容它是日本傳統美學與當代建築的完美結合,一點都不過分!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本次展覽真實再現了這間獨一無二的博物館。

GC口腔科學博物館(日本愛知縣)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這座博物館建築的靈感來自傳統的木玩“刺果(cidori,在中國被稱為魯班鎖)。隈研吾用6000根檜木棍將魯班鎖徹底放大了,變成了一座9米高的木構三維格子狀晶體。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現場的模型的細部跟實物一樣震撼,甚至比實物更精細。

代表作:竹屋茶舍、宮崎花園露臺酒店

竹子的柔韌性像極了東方人的性格,因此也成為主張東方美學的隈研吾喜愛的材料之一。

竹屋茶舍(中國北京)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隈研吾在中國最為人所熟知的建築就是位於長城腳下的“竹屋”。這個作品是2003 年“長城下的公社”中12 件亞洲頂尖建築師設計的作品之一。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從屋外到屋裡,甚至推拉的門窗和衛生間的臉盆,都儘可能使用竹子。看到這個畫面,有沒有一種梅長蘇梅宗主的感覺?

宮崎花園露臺酒店(日本宮崎縣)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隈研吾從一個工廠改造而成的“竹子酒店”是大師頗具禪意的靜心之作。人們只要踏入這個空間一步,就會被延伸的竹林所包圍。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酒店庭院內竹林的綠意與水的聲響創造了寧靜的氛圍,導入自然光交織而成的情景獨具一格。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展覽現場出現了隈研吾的“晃動的竹蓬”。當有人踏上竹地板時,地板將力傳導到竹子兩端,從而形成整個空間的奇特共振。

代表作: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知美術館

隈研吾在中國的兩件作品中大面積地運用了青瓦,融入了濃濃的禪意,古樸雅緻。

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中國杭州)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這座民俗藝術博物館坐落在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場地曾經是山坡上的一片茶田。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為了讓人能夠感知到建築下面曾經是茶園的土地,隈研吾在地面上設計了上下連續的坡道。土法燒製的瓦片同時被用於屋頂和隔牆,用以抵擋陽光的直射。

知美術館(中國成都)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知美術館位於成都郊外,四周環水伴山,是國內少有的小而精的極富設計感的當代藝術館。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從館內向外望去,則有更加特別的精緻。這裡青瓦片的堆疊比民俗藝術博物館更加密集。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展覽現場你可以近距離地研究隈研吾堆疊瓦片的秘密。

代表作:ANTONICLAVÉ私人博物館、紙之繭紙,可能是很多建築師想都不敢想的材料,但這正是隈研吾2018年的新作。

ANTONICLAVÉ私人博物館(西班牙)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隈研吾使用了傳統的日本紙“和紙”,和紙具有特別的質感,質量也非常上乘。半透明的質感創造了光與影的微妙反應。活生生地美到炸!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博物館內的紙是通過在鋁網上噴紙漿而製成的,控制和調節溶液的厚度以及乾燥的方式能夠實現各種透明度。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本次展覽現場有同款!

紙之繭(米蘭設計周展廳)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米蘭設計週上隈研吾選用一毫米厚的硫化纖維紙將其扭轉進行編織,模擬為飄帶的拱形造型牆,看起來又像是一個“白繭”。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硫化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紙,這種紙被浸泡在氯化鋅溶液中,並通過氯化鋅在纖維上的溶脹作用而使紙張的強度得到提升。這個2.5米高、5米寬的不可思議的紙質結構由此誕生。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依舊有小型同款哦!

代表作:浮庵

在聚氯乙烯氣球中填充氦氣使其漂浮,並覆蓋上一種名為羽喚紗的輕質布料,一個浮動的茶室就此誕生。

浮庵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這座茶室裡沒有任何的牆壁和柱子,就像漂浮在空中。但坐在裡面,卻有一種與世隔絕的安寧,像是遺世獨立飄飄欲仙的感覺。它曾被置於一個手提箱中,從日本帶到華盛頓進行展覽。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更仙、更美的同款哦~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隈研吾建築譜系

怎麼樣?是不是很不過癮?

當然要去現場看啦,現場真的精彩!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建築大師隈研吾個展來了,60件作品集齊,力薦!

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

門票:60元

憑票可至紀念品商店領取官方紀念品一件

地址:虹橋國際展匯10-2號樓

上海市閔行區申昆路2377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