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事」咋能提前十天報告呢?你若懶政不爲,那就請趁早自己騰位

為官不為就得騰位

文|歐陽德祥

“白事”咋能提前十天報告呢?你若懶政不為,那就請趁早自己騰位

“白事”咋能提前十天報告呢?你若懶政不為,那就請趁早自己騰位

“黨員辦紅白喜事必須提前十天向所在單位紀委報告備案”。

“這次活動時間從1月30日至2月30日”

這兩段文字,粗讀沒有什麼不對,細看問題來了:第一段中的“白事”怎麼能做到提前十天報告?第二段中2月哪來30日?可它就躲過了“層層把關”堂而皇之出現在機關的文件裡。往淺裡說,這是粗枝大葉;往深裡說,這是責任心差。責任心差其實就是為官不為。

為官不為,廣義上講是指官員不履行或不認真履行應盡的職責與義務。主要表現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敷衍塞責、推諉扯皮;不思進取、對工作放任自流;不敢擔當、規避個人決策責任;漠視群眾、對群眾合理合法訴求長期不解決;自由散漫、違反工作紀律和規矩;作風疲沓、對突發事件處置不及時;消極怠工、對任務分工落實不到位;迴避矛盾、不主動履行監管責任;還有其他造成工作貽誤、損失或產生不良影響的行為。集中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消極懈怠,不想作為。沒把心思和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看攤子、守位子,不思進取,拖拉懶散,效率低下,上推下卸,當甩手掌櫃。

信奉“少幹就是多得”,能不幹就不幹、能少幹不多幹。

二是怕擔責任,不敢作為。怕工作失誤、冒風險,不敢面對矛盾,不敢果斷決策。寧肯不幹事,但求不出事。怕差評、怕丟票,怕得罪人,怕成焦點。對工作中的缺點和瑕疵被曝光,遮遮掩掩。

三是花拳繡腿,不真作為。表裡不一、見風使舵,說一套、做一套。抓工作浮在面上,習慣於派任務、要結果,不檢查指導、不破解難題。熱衷於政績工程、面子工程,實際成績經不起問、經不起看、經不起查。工作標準低,糊弄過關、交差了事。

四是能力不足,不善作為。缺乏創新意識,缺乏大局視野和戰略思維。抓工作“撒胡椒麵”,分不清輕重緩急,抓不住主要矛盾。政策不熟、業務不精,混日子,得過且過。

“白事”咋能提前十天報告呢?你若懶政不為,那就請趁早自己騰位

群眾將其歸納為“六子”:求穩怕亂,規避風險“做樣子”;空喊口號,不見行動“唱調子”;安於現狀,庸碌無為“混日子”;迴避矛盾,遇到問題“繞彎子”;不能擔當,急難險重“撂挑子”;掩蓋問題,欺上瞞下“捂蓋子”。

這些為官不為的官,是非面前不表態,矛盾面前不敢上,風險面前不敢闖,失誤面前不擔責,歪風面前不敢鬥。是隻想當官不想做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就出現了換個身份證歷時8個月;改正一下性別拖了5個月;法院傳票“開庭”寫成“開房”;一起簡單的傷人案件3年得不到處理等等現象。

“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這種為官不為的行為,其危害是導致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失去信任,惡化黨群關係。也造成為官不為的官員得利、積極幹事的官員吃虧,這就會讓願意幹事的官員受到傷害,久而久之就可能產生“逆淘汰”現象,損害整個官員隊伍的健康。

“白事”咋能提前十天報告呢?你若懶政不為,那就請趁早自己騰位

解決為官不為的頑疾,除了嚴格教育、加強考核等等制度外,特別要建立開放式、全方位的監督機制,張開執紀監督與輿論監督、社會監督、群眾監督檢查這張大網,充分利用各方面力量,對官員的工作狀態加強動態管理和日常監督,讓為官不為者隨時會被發現和問責。這樣,形成一套讓“為官盡責者得到升遷、讓為官不為者受到追責”的良好的長效機制。

古人曰:“為官避事平生恥”。我們的官員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每個官員都必須盡職盡責、勇於擔當、勤奮工作。別人可以懶,可以“梭邊邊”,可以當“甩手掌櫃”,但官員不能。因為你頭上戴著的是官帽,嘴裡吃著的是俸祿,肩上扛著的是擔當。你若想懶,想梭,那就請你趁早自己騰位吧,等到“紅頭文件”要你騰位,那真乃“平生恥”、太沒面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