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衛填海,荷蘭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精衛填海,荷蘭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中國古代神話中有個“精衛填海”的故事,而在遙遠的西歐,荷蘭人也用“精衛”的精神,造就了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精衛填海,荷蘭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故事的傳說是這樣的:炎帝的女兒精衛在東海邊玩耍時,不幸溺亡。精衛死後,化作一隻神鳥,每天從附近的山上銜來山石草木,誓要把蒼茫的大海填平。精衛的故事,其實是一種鍥而不捨的勵志精神。也因為有了這種精神,荷蘭人也創造了一項世紀奇蹟。

精衛填海,荷蘭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荷蘭,地處歐洲的西偏北部,其國土總面積為41864平方公里。從荷蘭南到北,最遠端僅相距約300公里,東西最遠端距離約200公里,基本上一腳油門可以跑遍整個荷蘭。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小國度,卻只有四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其海拔平均高度不超過1米,還有四分之一的土地低於海平面,可以說,荷蘭是個低地國家。

精衛填海,荷蘭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荷蘭人自己常說:“上帝創造陸地的時候遺忘了荷蘭,所以荷蘭人自己創造了荷蘭。”從荷蘭立國後,數世紀來,海澇洪水一直是荷蘭人的噩夢。1916年,荷蘭北部曾發生過一場嚴重的洪澇災害,海水倒灌進入荷蘭的內地,甚至波及到了阿姆斯特丹。洪水所經之地,一片狼藉,莊稼和家畜悉遭毀滅。而當時還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糧食供應極端匱乏:人即使沒有被洪水淹死,也會被活活餓死。

精衛填海,荷蘭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這次洪災之後,關於在荷蘭北部修建防洪堤壩的議題,再次被提上議事日程,雖說這個話題荷蘭人爭論了有近一百年,但正是這場嚴重的洪澇災害,使得荷蘭的阿夫魯戴克攔海大壩成為開工建設的直接原因。

精衛填海,荷蘭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康奈利斯·萊利,荷蘭著名的水利工程師,一說他曾擔任當時的內閣部長職務。在他的領導下,阿夫魯戴克攔海大壩開始興建了。興建的地點位於荷蘭北部的須得海的入海口,這裡也是海水直接侵犯荷蘭內陸的地方。據說康奈利斯·萊利經常深入這個地方調查研究,制訂大壩建設方案。1927年,攔海大壩開始動工興建。

精衛填海,荷蘭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真要在遼闊的海上建造一座大壩,其困難的程度可想而知。當時的年代,還沒有那麼多的大型機械設備,大多是依靠人工建設。加上荷蘭這個國度內,基本沒有可用來填海的巨石,於是建設方只得徵用550艘船隻,從北歐、葡萄牙、法國等地運來石頭填海。在大壩建造的五年多時間裡,這些船隻沒日沒夜往返於海上,給大壩運送土石方。

精衛填海,荷蘭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1933年5月28日的13:02時,阿夫魯戴克大壩正式合攏。在五年的時間裡,為建造這座舉世無雙的攔海大壩,荷蘭人平均每年要耗費人力5000餘名,建設總花費超過1.2億荷蘭盾。然而,大壩建設的組織者康奈利斯·萊利,還沒能等到大壩合攏的這一天,他於1929年逝世了。現在人們去遊阿夫魯戴克大壩時,可以目睹一座他的雕像。

精衛填海,荷蘭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阿夫魯戴克攔海大壩全長32.5公里,大壩的寬度為90米,大壩的平均高度為海拔7.25米。它連接北荷蘭省的登烏弗和弗里斯蘭省的蘇黎世村,現在是荷蘭A7高速公路和歐洲E22高速公路的一部分。高速公路的設計時速達130公里,雙向四車道,各外加一個應急車道。在大壩的中央,還建有一處休息觀光區域。

精衛填海,荷蘭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在阿夫魯戴克攔海大壩建成後,原先的內海“須得海”的海水被抽乾,變成一個名叫“艾瑟爾湖”的淡水湖,湖邊露出來的溼地,成為荷蘭一個最年輕的省弗萊福蘭省,這個省會的首府城市,就是以大壩設計者康奈利斯·萊利的名字來命名的,名叫“萊利斯塔德”。

精衛填海,荷蘭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從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沿A7高速公路,驅車約60公里,就能到達阿夫魯戴克攔海大壩,這個大壩是全天免費開放的,遊客可以在大壩的中間休息區停車下來參觀。休息區建在大壩的左右兩側,一側臨湖的休息區還建有觀景塔、咖啡館,遊客還能進入湖中的親水平臺遊玩。

精衛填海,荷蘭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高速公路的上方,還建有一座天橋,遊客可以從橋的左右兩側穿越公路,隨處走動。臨海一側的休息區內,除了立有大壩設計者康奈利斯·萊利的雕像外,還有一座搬運石料的工人雕像,這座雕像,也展現了當年修建攔海大壩的艱難歲月。

精衛填海,荷蘭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站在阿夫魯戴克攔海大壩上,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淡水,筆直的大壩就從水中伸展開來,組成一幅壯觀的景象。據說登上月球的宇航員,能在月球上看到這條水中的大壩。可以說,荷蘭人用精衛填海的精神,造就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蹟。

精衛填海,荷蘭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阿夫魯戴克攔海大堤,不僅改善了荷蘭的生態環境,它還承載著重要的運輸使命,雙向四車道的高速路上,平均每天往返的車輛超過15000輛。驅車從大壩經過時,兩邊還有約60座水閘的大門聳立,這些水閘,如同一座座豐碑,向路過的人致禮。

精衛填海,荷蘭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據說這些水閘上安裝了不少反光鏡,當夜間汽車駛過時,車燈照在反光鏡上,亮光會被投射在水閘高大的外表上,60座閘門就如同60座發光的時光隧道之門。這個也是荷蘭人的創舉,大壩上不使用光能源,節電環保。

精衛填海,荷蘭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攔海大堤上不通火車,由阿爾克馬爾和呂伐登開來的公交巴士Arriva350會經過大堤,並在大堤上設有3個停靠站,這3個停靠站是:西面的登烏弗,中間的Breezanddijk,東面的科倫沃德灘。遊人可以在這三個站下車看大壩的風景。

精衛填海,荷蘭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阿夫魯戴克攔海大堤,荷蘭的奇蹟,也是人類與大自然奮鬥的一項壯舉。

精衛填海,荷蘭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長的防洪堤壩

小貼士:

地址:Afsluitdijk 1 1779 GR Den Oever 荷蘭

到達方式:自駕或乘坐350路公交車

建議遊玩時間:1小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