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車業務或將迎來最嚴監管,慌忙「補課」的滴滴還來得及嗎?

快车业务或将迎来最严监管,慌忙“补课”的滴滴还来得及吗?

來源:新浪科技(ID:techsina)

時隔三個月的兩起命案,讓滴滴站上風口浪尖。

這家只成立6年卻融資超過20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融資輪數最多的未上市科技公司。背後站著阿里巴巴、騰訊、蘋果、螞蟻金服、軟銀、淡馬錫等明星股東。

不過先後打敗快的和優步中國、一路狂奔的滴滴還是迎來了不得不剎車的時刻。

洶湧的輿論中,滴滴創始人程維和總裁柳青聯名發佈道歉信,“我們的好勝心蓋過了初心。在短短几年裡,我們靠著激進的業務策略和資本的力量一路狂奔,來證明自己。但在逝去的生命面前,這一切虛名都失去了意義。”

資本催熟下的滴滴無疑需要在管理和價值觀上補課。可這遠遠不是滴滴至暗時刻的結束,在連續數十個地方監管部門的約談之後,不止順風車,承擔主力角色的快車業務也將面臨著強監管。而對於乘客來說,怒氣發洩過後,面臨著的會是安全與效率的撕扯。

快车业务或将迎来最严监管,慌忙“补课”的滴滴还来得及吗?

程維、柳青聯名發佈道歉信:對不起 我們辜負了大家

走偏的滴滴順風車

在監管層面,順風車一般被認定為公益屬性。

早在2014年初,北京市交通委就發佈了《關於小客車合乘出行的意見》。意見指出,小客車合乘應當遵循公益合乘優先、嚴禁非法運營的基本原則。該意見一定程度上明確了拼車和順風車的合規地位,但在是否非法運營上的標準不夠清晰。

2016年,北京市交通委聯合多個部門發佈《北京市私人小客車合乘出行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在強調公益合乘優先的同時,在司機和車輛方面提出了更清晰的標準,要求司機應有1年以上駕齡,提供合乘的車輛須是司機本人所有的、具有本市號牌且經檢驗合格的7座以下小客車;並明確指出每車每日派單不超過2次。

滴滴的順風車業務誕生於拼車和順風車已經取得合規地位的2015年。不過滴滴切入順風車業務顯然不是出於公益目的,2014年中,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同時宣佈停止補貼,滴滴的訂單量也從補貼高峰時的530萬日訂單回落至300萬單。

而這時,拼車和順風車的潛力被程維看到。“在北京,有7萬名司機使用滴滴打車,但在很多時候,用戶用打車應用也打不到車,整體運力仍然不足。而我們的第一步,就是將相同的需求合併。”程維當時說。

2015年4月,滴滴正式開始順風車車主招募計劃,並給予車主高額補貼。滴滴當時公佈的補貼計劃是:對於入駐滴滴順風車的車主,滴滴給予新註冊用戶50元補貼,完成首單後再送100元,如果推薦其他人還可以再獲得20元。

不過,高額補貼註定無法持續。在順風車業務提升了滴滴運力的同時,一位早期滴滴順風車主向新浪科技透露,滴滴對順風車訂單也從起初的不抽成到抽成5%,而現在的抽成則達到10%。

快车业务或将迎来最严监管,慌忙“补课”的滴滴还来得及吗?

根據滴滴方面公佈的數據,截至2017年末,滴滴順風車註冊車主3000萬人,註冊乘客1.6億人,日均訂單200萬單。而滴滴總裁柳青曾在2017年底透露,滴滴每天日訂單量為2500萬單。這意味著2017年順風車業務訂單量佔滴滴總訂單量8%左右。

實際上,被監管定位成公益的順風車業務不僅被滴滴做出了盈利性,更是成了快車業務裡不合規的司機和車輛的一個轉換出口。

在2016年10月發佈的北京網約車細則中,要求京人京車,網約車駕駛證,並在車輛的軸距、排量等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

這意味滴滴快車業務中很大一定比例的司機和車輛是不合規的,而對司機和車輛要求更低的順風車則成了一部分快車司機的新去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滴滴平臺的運力。

在滴滴的內部架構中,拼車事業部與快車事業部同屬快捷出行事業群。一位面試過滴滴順風車產品運營的應聘者向新浪科技表示,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的考核並不會侷限於順風車業務,而是將順風車、快車等看做類似業務,考核比如有一筆資金,怎麼使用把訂單量提升,不同的時間應該採取怎樣的策略。

在滴滴順風車變得更具盈利性、而司機和車輛審核並不嚴格的情況下,基於該業務的巨大用戶量和單量,出現安全問題的概率毫無疑問會增加。

快车业务或将迎来最严监管,慌忙“补课”的滴滴还来得及吗?

滴滴順風車事件之後網友對滴滴的調侃

急需補課的管理模式

在程維和柳青的道歉信中,兩人反思不應該在過去短短几年靠著激進的業務策略和資本的力量一路狂奔,來證明自己。並稱未來滴滴不再以規模和增長作為公司發展的衡量尺度,而是以安全作為核心的考核指標,組織和資源全力向安全和客服體系傾斜。

成立6年來,滴滴依靠資本的力量打敗了快的、優步中國等眾多競爭對手,成為了集多個業務為一體的全球出行巨頭。

在2017年1月的滴滴年會上,程維為2017年定了5個關鍵詞,第一個就是修煉內功。程維表示,滴滴成立五年來一直超常規發展,這也為身為創業公司的滴滴帶來了管理、效率等方面的問題,因此2017年滴滴主要聚焦在關注效率和用戶體驗。

服務方面,滴滴一方面提升專車和快車的服務,同時上線豪華車,促進服務的差異化、多元化;還通過建立客服中心、投入智能客服提升客服體驗。

不過在修煉內功的同時,滴滴的戰爭從來沒有停止。程維此前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曾表示,“我們是一家很有危機感的公司,滴滴一路走來九死一生,到今天也不覺得有所謂的安全,沒有企業是安全的,在這麼快速變化的時代。”

就在2017年2月,滴滴成立了國際業務事業部,並在今年2月將戰略部、國際業務事業部和金融業務事業部合併為戰略事業群。

在此前已經投資東南亞的GrabTaxi、印度的Ola、美國的Lyft、巴西的99、南非和歐洲的Taxify、以及中東的Careem這6大全球出行企業後,剛剛強調修煉內功滿一年的滴滴在今年又開始進一步大規模推動國際化戰略。

新的國際化征程不再以投資的方式,而是滴滴派出自己的精銳部隊與Uber在全球正面競爭。

今年1月,滴滴收購了巴西99;2月,滴滴宣佈與軟銀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進軍日本網約出租車市場;4月,滴滴正式進入墨西哥;5月,滴滴進入澳大利亞。

同時,現在的滴滴也不再像以前那麼補貼和燒錢了,程維曾透露,2017年滴滴幾乎可以收支平衡。而根據媒體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今年3月初,滴滴預計2018年其主營業務將實現盈利,淨利潤有希望接近10億美元。

就在今年的國際化和盈利計劃如火如荼的同時,滴滴似乎也迎來了負面和矛盾的集中爆發時期。大數據殺熟、打車難打車貴再現、投資人打車被打、空姐遇害和此次的女大學生遇害。

快车业务或将迎来最严监管,慌忙“补课”的滴滴还来得及吗?

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的空姐

實際上,此次女大學生遇害事件中被詬病的滴滴客服也只是滴滴管理問題中的一個縮影。在追求盈利的目標之下,大量的客服人員被外包出去以節省人力成本。同時,整個客服體系也存在著嚴重的管理問題。

一位曾在多個互聯網企業從事產品運營的人士向新浪科技分析稱,在互聯網企業中,一線客服團隊確實沒有重要權限,需要投訴觸發某些關鍵詞才能上報給安全專家或者部門經理;

但上報達到了一定數量或者上報錯了,客服人員是要被罰款的。因此很多一線客服寧願自己將投訴消化掉,而且一線客服有時自己也不能判斷究竟哪些是否應該上報,哪些有可能帶來重大的安全問題。

但他認為滴滴的客服團隊可能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客服流程設計不合理,沒有應急預案,或者完善的上報機制;二是客服人員的培訓不到位,能力達不到要求。

快车业务或将迎来最严监管,慌忙“补课”的滴滴还来得及吗?

樂清女孩失聯後其朋友曾嘗試聯繫滴滴客服

快車業務將迎來強監管

這次順風車事件之後,已有北京、天津、廣州、深圳、上海等十幾個城市和數個省級監管部門約談滴滴。

除了要求加強順風車管理、重視與完善投訴處理工作之外,各地還要求滴滴嚴格按照國家政策要求及地方實施細則規定,全面推進網約車合規化工作,在未取得經營許可的服務所在地城市依法依規進行整改,儘快取得經營許可。

停止接入不合規車輛、人員,並清除平臺上所有不合規車輛、駕駛員,確保平臺、車輛和人員均符合有關規定。

同時,這次的監管機構措辭也異常嚴厲,稱如滴滴公司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將聯合相關職能部門,採取對平臺聯合懲戒、撤銷經營許可證、App下架、停止互聯網服務、停止聯網或停機整頓等措施。

實際上,各地提到的不合規車輛和人員問題早已存在,滴滴與地方監管部門一直進行著拉鋸戰。

以北京為例,北京網約車細則中要求京人京車,網約車駕駛證,並在車輛的軸距、排量等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

實際上,滴滴內部和行業的一些專家認為此細則對司機和車輛的要求過高,因此滴滴在快車司機和車輛的審核上放寬了一些標準,比如有快車司機不是北京戶籍但車輛是北京車牌,仍然能夠得到派單;

而取得網約車駕駛證的司機更是少之又少,網約車駕駛證的考試也被外界認為存在一定的難度。

據媒體報道,在深圳,根據滴滴平臺向政府監管平臺傳輸的網約車數據顯示(順風車數據未傳),平臺內有近5000名駕駛員、近2000臺車輛未取得營運證件。

在東莞,具備從事網約車從業資質的駕駛員近2萬名,取得網約車運輸證的車輛僅5204輛。但滴滴在東莞提供網約車服務的駕駛員超過3萬人,車輛超過2萬輛。

而在此次各地集中約談之後,滴滴將平臺數據接入政府部門監管,並清退所有不合規車輛、駕駛員,無疑滴滴平臺的運力將會大大縮減。

一場沒有絕對贏家的結局

程維和柳青在道歉信中稱,滴滴順風車業務模式將重新評估,在安全保護措施沒有獲得用戶認可之前,無限期下線。

此前有外媒報道滴滴已和多家投行洽談IPO事宜,期望在2018年下半年上市,不過後來又有傳言稱推遲到明年。

此時正值滴滴準備IPO的關鍵時刻,而順風車業務和快車業務面臨的強監管無疑將對滴滴的業務和估值帶來不利影響。兩次順風車事件中,滴滴的品牌價值和形象也受損不少。

順風車下線對司機和用戶也並不完全是個好消息。有順風車司機在交流QQ群中吐槽稱,自己的主職業月工資為6000元,上下班40公里,油錢每月1000元,而此前上下班做順風車司機每月可以掙到800元,能夠一定程度補貼油錢。而順風車下線之後,這部分收入就完全沒有了。

新浪科技還發現,不少司機和用戶開始組建順風車互助群,直接在群裡互相發送各自的路線,以此來匹配司機和乘客。不過由於沒有明確的費用標準,在價格上也容易引發一定的糾紛。

而在後續的快車業務監管完成之後,滴滴的平臺運力會大幅度下降,打車難又會成為滴滴用戶們最直觀的感受。

安全與效率,無疑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

END

免費福利◆

快车业务或将迎来最严监管,慌忙“补课”的滴滴还来得及吗?

註冊即獲得 3 天 VIP 會員試用(含10個桔子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