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費時代:華帝邁出的這一步是廚電行業一大步

在任何時候,任何時代,都會存在著機會與機遇。

能否抓得住很大程度取決於企業決策者的思考、思維和行事方法,以及企業決策者有多大程度革新原有經營模式的願力。

新消費時代:華帝邁出的這一步是廚電行業一大步

在許多傳統消費品中,很多人抱怨自己的生意難做,認為自己的生意很“土”。例如廚電行業, 據奧維雲網統計,2018年第一季度廚房家電市場零售額規模為128億元,同比下滑6.1%;零售量1366.9萬臺,同比下滑3.3%,整體呈量額齊跌局面。

不可否認,現今又是中國廚電行業千載難逢的一次機遇。同樣是廚電行業的華帝,據近日披露的2017年財報及2018年一季報。報告顯示,2017年華帝股份實現營收57.3億元,同比增長30%;淨利潤5.1億元,同比增長56%;基本每股收益0.88元。總體看,2017年華帝產品毛利率進一步提升至45.47%,提升2.94個百分點;淨利率達到8.89%,提升1.44個百分點。與此同時,2018年一季度,華帝股份實現營收14.24億元,同比增長23%;歸母淨利潤1.15億元, 同比增長50%。華帝股份預計2018上半年盈利3.07億—3.54億元,同比增長30%—50%。

最近幾年,我一直在持續關注華帝的轉型,以及其迎接新消費時代的種種變化。自2015年從上一代創始人手中,接棒華帝管理的華帝股份董事長潘葉江,便以年輕人的視角,開啟了企業的轉型步伐。現今消費者結構發生了轉變,80、90後正在成為消費主體。華帝與之進行的一系列新舉措,不僅是迎合年輕人的喜好,而是選擇了另一個方向。比如年輕人喜歡跨界,華帝便在營銷手段上兼容一些新內容,新媒體,聘請一些新一代明星,並與時尚集團合作,以此來貼近年輕人等。現在看,華帝的方向走對了,消費者心中的華帝已經成為時尚、高端的年輕品牌——其最優的表現,如上所述,在2017年財報及2018年一季報中,華帝已經交上了一份出色的成績單。

眾所周知,廚衛行業不是一個市場過剩的行業,還是一個高速增長的行業。有行業專家預測,廚電行業未來5年之內仍將保持高速增長。須知,2017年整個中國廚電行業規模尚不足1000億元,而廚電行業的理想規模是多少呢?應該是2500—3000億元。

但是,在2017年廚電行業,有企業在上坡也有企業同比在下坡。只有一個原因, 下坡的企業可能是在這一輪新消費升級時代來臨之際,顯得無從下手,或者沒有找到一個鏈接新消費時代的落腳點。

但是不可忽略的當下,所有傳統消費品的絕大部分生意在今天的新消費時代,都存在著徹底重構的巨大機會。

首先,在面臨著新消費時代,到底是用戶為需求的思維,還是成本導向為思維?這就顯得十分關鍵。

原有的廚電企業經營的模式,要不就是產品成本導向的層級控制;要不就是成本導向的年年固定上浮加價的定價模式,簡單又粗暴。這些都是因為他們還是傳統的渠道分銷思維,沒有看到整個社會環境,正在呈現出以社交化、分眾化、流量去中心化趨勢。如果不能理解新消費、新渠道不只是所謂觸網這麼簡單,也就永遠理解不了所謂的用戶思維。

因為在新消費時代,廚電產品所有的定價已經變成了用戶認為值,所有的價格都要讓用戶認為是值的,並且樂意買單。

據中怡康統計,2017年華帝煙機均價3385元,同比提升15.7%;灶具均價1683元,同比提升12.3%。公司產品提價水平顯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關鍵是華帝產品提價了,銷量還更好了。

華帝憑什麼?憑的就是華帝用戶思維。

華帝近幾年,進一步對用戶進行了優化與深化,並提煉聚焦了品牌的目標受眾——“知富階層”,有知識、有消費力、有品味、愛時尚、愛新鮮、願意為夢想付出。

“知富階層”的鎖定也代表了華帝因應時代發展而做出的“用戶思維”轉變,放棄傳統的以區域、年齡段、收入水平去劃分用戶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從價值觀、文化水平、興趣愛好、消費觀念的趨同性,來尋求華帝用戶的渠道與圈層,以及傳遞到用戶的方式與策略。

與之而匹配的是, 從2015年華帝卻大膽聘請了黃曉明、楊穎夫婦作為形象代言人,品牌形象向年輕、時尚和輕奢的方向轉型。2016年,華帝一反以往“高冷”的形象,投放了《歡樂喜劇人》、《王牌對王牌》、《最強大腦》、《幻城》等熱門視頻節目的廣告,大幅強化了年輕用戶對華帝品牌的認知。

2017以來,華帝在跨界營銷方面走得更遠。從年初與新世相聯合推出的《你的味道》、聯合網易跨界胡社光的華帝食尚節、合作開心麻花推出爆笑蒸水洗功能片,再如《變形金剛5》、《軍師聯盟》、《楚喬傳》、《人間至味是清歡》等大製作與“霸屏”熱劇的品牌合作植入,在泛娛樂化這張考卷上,華帝顯然是整個廚電行業成績最為亮眼的一個。

同時,華帝還與中國時尚第一媒體《時尚芭莎》及時尚集團達成深度戰略合作,聯手打造“智尚生活”。並與時尚集團簽署了“智尚生活戰略合作白皮書”,共同打造“智尚生活新標準”。

其次,企業在推動產品營銷時,到底是以精神需求為出發點還是以功能為出發點的思維?

新消費時代重構新機會的法則,需要具備的第二層思維,是理解所有的物質消費在市場過剩時代之後,都已經通通變成了精神消費的需求。

今天的年輕用戶,在社交媒體的放大之下,越來越在乎自身的標籤。可以說,廚衛行業卻相反,

原來廚電產品的兩種賣法:一是性價比,二是貴得只剩下面子。而缺少的是品牌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以及這個品牌所擁有的清晰標籤。消費產品不再是為了滿足功能屬性的需求(但是基本功能必須做足)。消費產品實際上成為了一種表達自我的需求。

例如用戶去網紅店消費,在網紅店打卡,是想表達精緻的中產生活;用戶願意買知識付費,買各種課程,是為了證明自己很努力;用戶各種早起,各種群打卡,是為了表達自己很上進。總之,無論是消費任何物質的產品,都越來越需要表達標籤和自我價值的主張。

廣大用戶需要通過物質消費,來顯示他就是與眾不同的。如果新一代消費,還在動輒跟他們談基礎的功能,多半沒戲概率很大。新一代消費,誰不理解這個時代的文化內涵,誰不理解這一代人到底在追求什麼,就很難做出新一代的好產品。

華帝近幾年,敏銳探測到新消費升級的變化,不斷在產品與用戶的精神需求上下功夫。例如,華帝創造的“不止美食”知識廚房的發佈會,特別邀請了包括《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導在內的13位重量級大咖,進入“大腦袋”內部,深刻探討人類美食與生活的奧秘。席間,許多用戶試聽了內置於魔鏡V2中的華帝X新世相“不止美食”欄目音頻,並欣賞了深挖美食學問,信息量滿載的全息大片。與其說這是發佈會,不如說是一場聽覺與視覺的“饕餮盛宴”。  

同時,購買華帝智能煙機的用戶將每天獲得一本免費的新世相讀書會推送的書。知識不斷,營養豐富,相當於購買一臺煙機,就可以免費享受一年價值360元的增值服務。 這是手機以外,第一次有知識付費產品和其他硬件相結合。讓廚房這一場景滿足更多的“知識需求”。正如同華帝談到的那樣:“在過去很多年,中國廚電品牌領域的品牌競爭,要麼主打性價比,要麼主打新增功能點,比如更智能,都是圍繞著如何滿足都市人味蕾這一訴求展開。華帝希望在下一個中國人消費升級階段佔住先機,讓廚房除了可以滿足你的胃和味蕾,同時也可以給你的大腦加個雞腿”。

新消費時代,體現的正是人們對生活品質需求的提升。如果說客廳是娛樂中心,臥室是健康中心的話,華帝想把廚房定義成中國家庭的創造中心。用戶在廚房觸發靈感,生產樂趣,促進分享,體驗創造與收穫的過程。華帝將通過更有智慧的技術,更加時尚的理念去全面打造具有人工智能的高端智慧廚房,讓這一創造的體驗變得更有品質。而滿足用戶對品質生活的渴望,是華帝的夢想,華帝致力於成為全球高端品質廚房空間的引領者,這將是華帝下一個發展階段最重要的奮鬥目標。正如華帝董事長潘葉江所言,對於華帝而言,這是最好的時代。

而筆者認為:華帝在新消費時代邁出的這一步,將會是推動中國廚電行業發展的一大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