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股東減持不走大宗交易而是在二級市場集合競價交易?

森qwerty


首先,股東減持在法律方面是有規定的,具體規定如下:

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新規,上交所、深交所也分別發佈了相關實施細則。對於股東減持規定是,在任意連續90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受讓方在受讓後6個月內,不得轉讓所受讓的股份。而在二級市場上,大股東減持或者特定股東採取集中競價減持的,在任意連續90日內減持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

明白了嗎?大宗一年半隻能賣2%,而二級市場只能賣1%!

其次,有買賣就有傷害,基本上大宗交易有專門的市值管理團隊接手減持,而二級市場上直接接貨的是散戶,無論是大宗還是二級市場,最後貨物都是散戶接手,所以大家儘量迴避有減持預披露公告的股票,特別是集中套現的。不過大家也要有一種認識,就是越是量大的,越是會精心準備市值管理方案,所以也不要每次自己先嚇壞了!


抄底狂人松果


其實是有很多股東減持是走大宗交易的,而非在二級市場上。京東方的應該是大宗交易和二級市場都在賣。

大宗交易又稱為大宗買賣,顧名思義就是金額很大的一批交易,大宗交易不會直接衝擊股價,而且交易目的相對隱蔽。走大宗交易平臺,不走競價交易,對於大股東來說,主要就是能防範對二級市場的衝擊。譬如某個大股東要減持,賣出勢必對市場形成拋壓,同時也會打擊投資者購買意願,導致股價下跌,這樣呢,不僅大股東不一定能完全減持,也影響到公司市值。

2017年5月,大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滬深交易所同時出臺完善減持制度的專門規則。之前證監會在2015年7月、2016年1月兩次發佈股東減持規定,本次算第三次規範了,也是面對越來越兇的減持需要,其中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方式轉讓股份,再由受讓方通過二級市場集中賣出。對於這種以“過橋減持”的方式規避監管的問題,成為這一次規範的重點。

《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新規明確,控股股東及持股5%以上股東進行減持,或者對特定股份進行減持,譬如減持IPO前所獲股份、定增股份,在任意連續90日內,集中競價交易減持不得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大宗交易減持不得超過2%。這是一個量的規定。

也就是說,股東要想進行大宗交易或集中競價減持,得滿足以下量的規定,3個月內合計不得超過3%、半年不得超過6%、一年不得超過12%。最重要的是,大宗交易的受讓方在受讓後6個月內不得轉讓。這一招很狠,這就導致上述的過橋減持無法得到實施,沒有人會去接盤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大宗交易能轉就轉一部分,更多是二級市場上賣了。


牛熊交易室


大宗交易顧名思義就是交易的數量較大。因此股東減持的數量較大的話。一般會選擇大宗交易。避免大量減持衝擊二級市場股價。減持的量不大的話。就直接在二級市場賣出。但是一些股東為了儘快減持落袋為安。兩者並用。既在二級市場競價賣出又會在大宗交易賣出。

大宗交易減持比二級市場競價交易麻煩很多。一個是減持股東要找到一個大宗交易減持接盤者。因為不是太公開的交易。找到理想接盤者並不容易。即使找到。還要談妥折價率。也就是說費心勞力找到接盤者。還需要打折出售。而不是溢價出售。由於股東本身找不到接盤者。需要通過中間人才能找到接盤者。因此還有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

因此只要減持規模不大 一般選擇二級市場競價交易出售股票更為便捷實惠。


杜坤維


  我認為上市公司的原始股東是創辦公司的核心,公司辦得好與不好與他們有直接的關係,他們所持股份決定了他們與公司的利益關係,為此,他們所持的股份不能減持.大家不妨試想一下,當原始股東都不看好企業的時候,這樣的企業還能搞好嗎(這就是大家所說的套現)?但如果他們要出售企業該怎樣處理呢,那就是用轉讓的方法,轉讓給下一個股東,不衝擊二級市埸,以此循環.上市公司發行的二級市場的流通股就是我們大家投資的股票,才能在二級市場上流通,才能確保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利益.


巡撫大人2


大宗交易平臺是監管支持的方式,優點就是當天不直接影響二級市場股價,成本可以操作。但流動性較弱,需要下家,一般都是折價交易。

而直接在二級市場減持,優點就是流動性強,仍性,想賣就賣。而且價格隨行就市。但缺點就是要受到監管,並且直接打壓股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