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疫苗的「罪」與「罰」

宮頸癌疫苗的“罪”與“罰”

疫苗接種

宮頸癌疫苗又稱為HPV疫苗,是種預防宮頸癌發病的疫苗。現在市場上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四價疫苗和九價疫苗。

宮頸癌是我國女性第二大常見惡性腫瘤,臨床研究證實,“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特別是高危型HPV持續性感染,是宮頸上皮內瘤變及宮頸癌發生的元兇。

宮頸癌疫苗的“罪”與“罰”

宮頸癌

近日一則華商報的新聞報道《四價宮頸癌疫苗供貨緊張 省疾控中心暫停預約》引起筆者關注。

從近期宮頸癌疫苗的火爆,反映出廣大女性朋友對預防宮頸癌的迫切需求。但是並不是所有成年女性都需要接種此疫苗。甚至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筆者並不建議盲目接種該疫苗。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建議呢?

還請大家一起認識下宮頸癌疫苗。

四價宮頸癌疫苗是在HPV 16 和 HPV 18二價苗的基礎上,增加了HPV 6和HPV 11二種HPV低危型亞型。而九價宮頸癌疫苗,則是在四價苗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屬於高風險組的31、33、45、52和58五種HPV亞型,是迄今為止預防作用最強的宮頸癌疫苗。

人乳頭瘤病毒(HPV)是種什麼病毒呢?哪些人群容易感染呢?看完下面的內容,再決定是否接種疫苗也不晚!

人乳頭瘤病毒屬於乳頭瘤空泡病毒,為一種小DNA病毒,至今已發現100多種基因型,其中HPV-16、18具有高度致癌性;HPV-31、33、35具有中毒致癌性;HPV-6、11致癌性較小,是引起尖銳溼疣最多的基因型,其他基因型也可以引起尖銳溼疣的發病。

宮頸癌疫苗的“罪”與“罰”

感染途徑

HPV病毒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約佔總髮病率的95%以上,

其他途徑感染較少,因此是一種性傳播疾病。大家不言自明,對於有多個性伴,或者有異常性行為的人群,為HPV感染的高危人群。

性傳播疾病,曾在建國初期經過多方努力而滅絕,但是隨著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以及西方性解放思潮的湧入,我國性病的發病率已出現高發態勢,並且開始出現向普通人群蔓延的傾向。

所以潔身自好才是預防宮頸癌的關鍵。

毛醫生在線,專業關注大眾健康,如果您有任何疑問,都可以給我留言,我會在第一時間答覆您!如果此文對您有益,請點贊或者轉發給您的朋友。感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