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爲(何)「樂」?

每個人都無法拒絕翩然而至的善意和幫助,也會在施助他人的時候心中湧起美好和溫暖。也許這種善意是完全無私的行為,被內心深處的愛激發出來,也許它只是人們為增加別人好感和獲利的狡猾手段。兩種可能看起來都過於極端,所以研究人員進行了探究。


研究結果顯示,幫助他人的行為能使人發自內心地快樂,而快樂的途徑有多種多樣,也不盡相同。做出慷慨的決定或者與他人合作會激發大腦的某個區域,這一區域被稱為“紋狀體”。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區域與人們對有回報性或獎勵性事物做出的反應有關,比如可口的食物,或者甚至是成癮的毒品。助人的行為會使人感覺良好,它被學者定義為“溫情效應”——根據經濟學家詹姆斯•安德雷奧尼(James Andreoni)在1990年提出的術語,即由利他主義行為所產生的良好的感覺或者滿足感。這種行為是純粹利他主義和非純粹利他主義區別的體現。研究者觀察到的“紋狀體”的活動很可能構成了這種美好感覺的生物學基礎。

心理學研究發現在人的生命中善良與健康是有聯繫的。從青少年時期開始,研究人員就進行研究。這樣,我們無需掃描大腦也能發現助人的益處。實際上,僅僅回想自己曾經的善意,便足以改善青少年的情緒。研究還發現,如果把寬裕的金錢花在他人身上比花在自己身上更有作用,帶來的快樂要遠多得多。

這種善意使人感到快樂的原因和原理是什麼呢?其中自然牽涉很多不同的機制。而至於人們感到快樂的程度,可能就取決於個人性格了。

微笑會傳染下去

對他人表現出善意,對方可能會還之微笑,而如果你當時恰巧也看到了笑容,這會很動人。有一項重要的神經科學理論,探究了人們如何理解他人的過程:人們在看到他人表現出一種情緒後,會自動激活自身大腦相同的區域,就好像我們也經歷了這種情緒一樣,在漢語語境中,通常就是所謂的“感同身受”了。

助人為(何)“樂”?

小編常常在隨人傻笑後捫心自問,你剛剛在笑啥來著?

也有很多時候,是因為別人在笑,你在跟著笑。然眾樂樂也,何樂而不為?

同快樂,亦同悲傷

對快樂感同身受的機制也同樣會在他人悲傷或有負面的情緒時起作用,尤其是我們的摯友或家人情緒低落時,我們也會情緒不振,因為摯友或家人在我們大腦中的映照很大程度上與我們自身在大腦中的映照在物理表現形式上是重合的。如果你可以使一個沮喪的人心情好些,你自己也會感覺更好,一方面我們感同身受地體會到了別人痛苦的緩解,另一方面我們使這件事情得到改善或修正。這種影響不但會對我們親近的人發揮顯著的作用,也會在更大的層面上發揮效用,比如人道主義問題,飢餓或氣候變化等。參與到慈善中,去解決問題,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它反過來也會使參與的人情緒得到改善和提升。

與世界暖心擁抱

與人為善會在社交中為你打開很多可能性的契機。無論是饋贈一份精心準備的禮物,甚至只是請人喝一杯咖啡,都能加深友誼的聯結,這件事情本身也提升了個人的情緒,之間的關聯也不可分。

助人為(何)“樂”?

同樣地,慈善事業創造了與世界另一端聯結的機會,通過慈善,改善了那裡人們的生活。參與志願活動也為人們建立了新的圈子,不但結識了同道中人,也與你幫助的人建立了關係。

向善而行

大多數人都會自我定位為善良的人,所以善良的行為更有助於建立這個積極的身份,而使自己感到自豪。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甚至中學一年級的少年都會認識到,樂善助人能使他們感到“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人格更健全”,幸福的感覺因此而生。如果善良的行為與我們性格其他方面也能聯繫起來,會有更深的影響。比如,喜愛動物的人救下一隻鳥,熱愛藝術的人為藝術館捐贈,或是退休教師在課後小組志願教書。研究顯示,一個人對其志願的組織認同感越深,就越能感到愉悅和滿足。

世界願報以微笑

研究人員對善良的心理學進行分析,發現其中一個動機可能是互助心理,即回饋幫助。它可以直接進行,也可間接進行。可能某個人記得你上次施以援手,未來便更可能幫你一把。也可能是團體裡的一個成員做出友善的行為而使得整個團體變得更好,大家的精神進而愈發得到鼓舞。試想,如果你為辦公室同事烘焙了點心,可能接下來每個月其他人也會效仿。於是,在未來的日子裡,你收穫的點心比你付出的還要多。

我們的故事到這裡還沒有完結。樂善助人會愉悅你的心情,但研究人員也發現心情愉悅會使你更加善良。這樣一種雙向互動的關係真是相當妙,不斷地施予,也不斷地獲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