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新區30年|趙新良:服務創業30載

本報記者 鄧淑華報道

國家高新區30年|趙新良:服務創業30載

趙新良: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創業服務中心主任,科技部“中國火炬創業導師”,中國留學人員創業園聯盟理事長,中關村海外人才創業園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北京(海淀)留學人員創業園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會長。全國恢復高考後第二批大學生,在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工作30年。

趙新良是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中關村高聚工程創新創業服務業領軍人才”入選者,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委員,北京市海淀區“海英人才”入選者。海淀創業園率先構建“提供專門場地、專門優惠政策、專門管理機構與人員,以及專業化優質服務”的“三專一優”的框架體系,率先在全國孵化器內首創孵化企業科學評測與跟蹤管理的模式與機制,率先探索孵化器與企業共建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的運作模式。海淀創業園是全國留學人員創業數量最多的留學人員創業園,通過優質的創業服務,培養出了眾多優秀的創業企業家、上市公司和明星企業。

踏上科技園區的時光之旅,人們會看到創新與探索的歷史座標,追溯改革與發展的時代動力。

1951年,世界上第一個科技園區——由斯坦福大學創辦的斯坦福研究園在美國西部一條長約48公里、寬約14公里的狹長山谷中崛地而起。此後,美國128公路、英國劍橋科技園、新加坡科學園、日本筑波科學城、中國臺灣新竹科學園區等科技園區應運而生。至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全球200多個智力密集區已建成科學工業園區或高技術產業區。

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腳步與科技體制改革的推進,1988年,50名躊躇滿志的拓疆者,從1584名應聘者中脫穎而出,成為我國第一個國家高新區——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的第一批工作人員。30年時光飛逝,伴隨著科技力量與社會資源的有效整合,高科技的商品化和產業化,北京中關村得到飛速發展。1988年,剛成立的試驗區只有148家企業,總收入9億元;而截至2017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已有高新技術企業21746家,總收入高達51157.9億元。

在中關村創業大廈咖啡廳,記者見到了30年前應聘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工作崗位的 50位員工中,唯一一位至今仍然工作在中關村創新創業一線的踐行者——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創業服務中心主任趙新良,聆聽他在我國第一家國家高新區的發展成長,感受他與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鐘情結緣。

國家高新區30年|趙新良:服務創業30載

邂逅第一個國家高新區

1988年3月12日,《人民日報》一版頭條發表文章《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調查報告》,這是由國家科委、國家教委、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協、北京市科委、海淀區政府、中央辦公廳調研室7單位組成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聯合調查組,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對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地區幾年來湧現的新型科技企業進行調查的結果。

這也是30年前,年僅25歲,時任北京市一家科研機構部門負責人的趙新良,第一次在官方媒體上了解到中關村電子一條街。

何謂中關村電子一條街?文中提到,1980年,發生了一件建國30年以來史無前例的事情: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春先為首的一批科技人員,組建了一個“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其目標是探索在中國當時條件下構建類似美國硅谷和128號公路的“技術擴散”模式,而這正是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科技企業最早的雛型。幾年後,中關村地區各種類型的科技企業如雨後春筍,越來越多,越滾越大,1983年只有11家,1984年發展到40家,1985年達到90家,到1987年年底,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科技企業共148家,它們集中在白石橋路、海淀路和中關村路的“F”形地帶內,形成後來的所謂“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在電子一條街的發展中,民辦科技企業起了帶頭作用,科學院所屬的公司緊隨其後,高等學校也不甘落後,形成了百舸爭流、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局面。

國家高新區30年|趙新良:服務創業30載

報告指出,全世界200多個智力密集區建成了科學工業園區或高技術產業區,形成了強大的高技術優勢。在這種形勢下,開發中關村的智力庫勢在必行。為了使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的科技企業繼續向前發展,需要有一套支持科技企業和高技術產業的政策系統。考慮到產生這樣一套政策系統需要時間,報告建議,可以考慮把中關村地區作為我國科學工業園區(或新技術開發區)的試點,同時制定一個支持科技企業的地方性法規,在中關村地區試行,然後向全國推廣。

這則報道在當時的趙新良心中激起了千層波瀾。緊接著,另一件事促使他做出人生重要的抉擇——1988年5月10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暫行條例》,支持以中關村地區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區劃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區域,建立外向型、開放型的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正式誕生,開始向社會招募人才。

國家高新區30年|趙新良:服務創業30載

“當時,我在《北京日報》看到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剛設立辦公室,併發了一個招聘廣告,很激動。” 趙新良回憶,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這也是改革開放強烈的信號。當時我以為中關村將和深圳一樣,也會是一個特區,所以就特別感興趣地應聘來了。但其實中關村和深圳還是不一樣的。深圳以外向型經濟、製造業為主,而中關村是鼓勵科技創新,鼓勵科技人員辦企業,發展高科技產業。”

當時,1584人報名應聘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辦公室的50個崗位。“我應聘的是調研的崗位,當時我的主考官是試驗區副主任趙鳳桐。”趙新良介紹。

最終,中國科學院畢業的趙新良脫穎而出,成為其中一員,並開始了在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30年的邂逅成長。

國家高新區30年|趙新良:服務創業30載

發展成長三十載

1988年7月19日,趙新良來到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委辦公大樓的試驗區辦公室報到。試驗區辦公室剛成立時機構精簡,只有“兩部三所”五個部門。“試驗區辦公室剛成立時,工作不像現在這麼程序化。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擁有比較多嘗試的自主權,不管你做什麼事兒,只要是為園區服務、為產業服務、為企業服務,人們都會盡量去做,不用顧及那麼多級別、層次和程序。比如你涉及到為企業辦事時,可以直接到中央各個部門以及北京市和海淀區各個部門,大家會比較努力,儘量去做。”趙新良回憶。

在負責寫調研報告的工作兩年後,趙新良來到企業管理部。當時,通信手段很缺乏,甚至連有線電話都還沒有普及。試驗區給企業發通知時,主要靠寄信。“把信封摞一摞,露出封口,一次糊很多個信封。”趙新良介紹,“後來,尋呼機出現了,我想到了一個新辦法,和企業用BP機聯繫,通知企業開會或者其他,一群呼就全解決了,這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國家高新區30年|趙新良:服務創業30載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極大激發了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帶來我國第二次創業浪潮。“當時的創業非常活躍,想要在中關村成立公司的創業者越來越多。我看到這種情況,更強烈地感受到要順應企業需要,為它們服務。”趙新良回憶,當時一切都是在摸索著前進,《公司法》尚未誕生,受限於當時條件,註冊企業依然有諸多限制,需要有主辦單位。他便借鑑孵化器的“服務模式”,參與了為企業提供認定的服務——通過掛靠的方式,為科技人員註冊公司。伴隨著1994年《公司法》頒佈,他們為很多留學人員創業企業包括百度、中星微電子等一批企業提供了服務。

伴隨著互聯網在中國興起,中關村海淀園成為全國第一個把電子政務應用在政府管理服務上的政府機構,企業可以直接在網上申報有關審批事項。“以前,我們要騎自行車跑到企業,和企業溝通交流。用互聯網辦公,效率高多了。”趙新良表示,“隨著時代發展,政府對企業的支持越來越多,政策支持覆蓋知識產權到政府股權投資、支持重大企業科技創新等諸多資助,進一步激發企業創新創業活力。”

國家高新區30年|趙新良:服務創業30載

鍾情結緣海淀創業園

2011年,趙新良出任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創業服務中心主任。作為北京市第二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北京市第一家留學人員創業園,海淀創業園率先構建“提供專門場地、專門優惠政策、專門管理機構與人員,以及專業化優質服務”的“三專一優”的框架體系,這是日後全國留學人員創業園建設的一個重要參照標準;率先在全國孵化器內首創孵化企業科學評測與跟蹤管理的模式與機制;率先探索孵化器與企業共建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的運作模式,為國內專業孵化器的發展、科技條件平臺的建設提供思路和範例;培養了一系列優秀海歸創業者,湧現了一批上市公司。

趙新良來這裡後做的第一件事,是實行聘用制跟編制內員工同工同酬。員工的發展機會取決於能力貢獻,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工作人員積極性。如今,海淀創業園的骨幹都比較年輕,都是近幾年培養出來的。

就在趙新良來到海淀創業園的同一年,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於2011年7月認定創新工場為首家創新型孵化器。此後兩年時間,又有車庫咖啡、36氪、清華x-lab等16家創業服務機構分別授予“創新型孵化器”的稱號。2013年年底,科技部火炬中心及經過認真研究,將創新工場、亞傑商會等17家中關村創新型孵化器納入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管理體系及相關科技計劃項目的支持範圍。

國家高新區30年|趙新良:服務創業30載

科技部在多次調研創新型孵化器、創客空間的基礎上,在2014年12月提煉出“眾創空間”概念。2015年1月28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順應網絡時代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形勢,構建面向人人的“眾創空間”等創業服務平臺,確定支持發展“眾創空間”的政策措施。

在創新型孵化器萌芽成長,眾創空間蓬勃發展的環境下,趙新良也在探索提供適合創業環境開放化、創業服務生態化、創業者集聚化的孵化服務。

2013年9月,海淀創業園打造“零成本、零門檻、全鏈條、全生態”的公益性眾創空間——金種子創業谷,形成“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完整的孵化鏈條。“我想在學習眾多眾創空間的基礎上做出自己的特色,要真正對創業者有用。”趙新良表示,“我們在消費一杯咖啡坐一天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門檻,創業者到我們這兒來,不管是用電,還是網絡,甚至是茶葉,都全部免費。由於一次性杯子不環保,我們定做一批杯子,給來的每個創業者發一個。眾創空間也一次次地不斷改善,做得更舒適,更寬敞明亮,更適合創業者需要。並從零開始培養企業,參加海創評審會入駐眾創空間的,可免費使用工位、免費開辦企業、深入享受海淀創業園各項創業服務。達不到我們入駐標準的,我們找了一些合作的空間去註冊,在他們那裡註冊的企業也可以來我們這參加各種免費服務。”

國家高新區30年|趙新良:服務創業30載

幾年來,金種子創業谷集中辦公區每年都新註冊企業100多家,服務過的企業更多。而海淀創業園每年新註冊企業七八十家,二者加起來每年新增200多家企業,並湧現出很多前沿技術的明星企業,這和海淀創業園提供的服務密不可分。

海淀創業園先後建立了生物醫藥公共技術平臺、分子生物實驗室、移動互聯網實驗平臺、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實驗室等,無償為企業研發創造條件,節省企業創業成本;形成了獨特的海創培訓體系,六大版塊內容涵蓋創業企業的方方面面,包括從基礎的法務服務、財務培訓、知識產權、領導力培訓、創業沙龍、勞動用工、產業園區考察、政策宣講、項目路演到高端的精準定製化培訓,如海創私董會、高級總裁班和海創特訓營等;構建了“種子基金—天使投資—產業基金”的全鏈條創業融資服務體系,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高效率的投融資服務平臺和創業融資服務體系。僅2017年,海淀留創園就舉辦融資專場路演20餘場。近幾年,海淀創業園每年都能為企業融資10多億元以上。

國家高新區30年|趙新良:服務創業30載

趙新良在2013年提出“打造創業微生態圈”:創業小環境就像一個熱帶雨林的小微生態,這就叫創業微生態圈。孵化器在人才引進和孵化過程中,政府、創業服務機構、中介服務機構、金融機構、投資人、企業等之間形成了一個互利共生的創業微生態圈,孵化器的核心就是組合服務資源,建設良好的創業微生態圈。同時,他認為創業的關鍵在“人”。為幫助企業解決“人”的問題,他一直堅持舉辦應屆畢業生招聘會;出資幫助企業進行互聯網招聘,所有企業都可以免費發佈信息;為留住企業骨幹,園區內的企業都有機會拿到“畢業生分配指標”;博士生工作站做得風生水起,小公司也可以通過分站招賢納才;藉助創客公寓,幫助企業解決人才居住問題;舉辦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幫助員工舉行大齡青年找對象活動……

近年來,海淀創業園湧現出“創二代”和“孵二代”,並每年一步一個臺階發展:2015年開創網絡孵化平臺,打造“沒有圍牆的孵化器”;2016年,主動承擔起京津冀一體化,建立產業基地,品牌輻射全國;2017年,積極探尋孵化器國際化合作之路,與多個國家開展交流合作;2018年在德國設立海外代表處,篩選和引進海外優秀企業、創業者、優秀孵化項目入駐園區,加強跨境孵化服務能力和孵化器國際化建設。

國家高新區30年|趙新良:服務創業30載

截至目前,海淀創業園已經累計孵化企業2000餘家,1300餘名留學人員入園創業,培養和引進國家“千人計劃”專家46人,北京市“海聚工程”70人,中關村“高聚工程”27人,園內企業融資總額近80億元;孵化上市企業23家,板塊涵蓋NASDAQ、紐交所、深交所、主板、創業板、中小板、新三板。

在採訪快要結束時,記者見到鄰桌由來自加納、喀麥隆、肯尼亞、津巴布韋、馬裡共和國等非洲國家創業者創辦的企業——Duapa Africa創始人Musa和他的創業小夥伴們正在在討論。據悉,海淀創業園正在鼓勵在孵企業聘用外籍實習生和員工,並對外籍人才來這裡創業給與免費辦公場地和資金支持以及全程服務,已有來自歐美、非洲、亞洲的十幾名外籍人才來到海淀創業園,一家瑞典籍人才創辦的企業正在註冊。

“未來,海淀創業園將繼續佈局海外,與全球其他國家開展交流合作,加強跨境孵化服務能力和孵化器國際化建設,積極對接海外技術、人才和項目資源,吸引外國人才、海外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團隊到園區創辦企業,不斷擴大海淀創業園在海外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為海淀創業園打造‘世界一流孵化器’ 增添動力。”趙新良表示。

國家高新區30年|趙新良:服務創業30載

國家高新區30年|趙新良:服務創業30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