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87周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記者/張帆

圖片/郭育嵩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九.一八”事變紀念碑


郭育嵩是名老兵志願者,2015年他停了大半年工作,一個人跑了全國二十幾個省市,看望了100多位老兵,陪他們聊天,為他們拍了照片。 老兵中,年齡最大的有107歲,“他們是抗戰期間的小夥子小姑娘,我們見面的時候已經是一百歲上下的老爺爺老奶奶了”。 起初,他只是想來看看他們,沒想過要拍片子。他沒有拍那些困苦的環境和身上的疤痕,只是記錄了老兵們的眼睛,“我是一個幸運的人,能遇到他們,看到他們眼中的光,有委屈,有遺憾,有憤怒,有自豪,有生死,更有想念”。 到2018年,老兵已經走了很多,他把拍攝的老兵眼神做成一個短片,為老兵籌款,其中很多人的名字被打上了白色方框。小郭記得,有位老兵志願者曾對自己說過:“老兵在風中,我們在路上,我們趕也趕不及”。
在“九.一八”事變87週年之際,我們節選了郭育嵩鏡頭下11位老兵的故事。烽煙燃起時,他們正是青春年少,他們即將奔赴沙場。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宋春梅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宋梅春,1927年生人,現住在南京。老人打過抗日戰爭,曾擔任民兵隊長,老人說:“我沒打過一槍,但是我轉移過老百姓”。2015年,老人對前來探望的小郭說,自己認識的40個抗戰老兵,在揚州這裡的,現在只剩下8個了。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唐正熹,98歲 ,曾任第三十四集團軍第一軍第七師上尉連指導員,在河南與日軍作戰。老人現住在安徽合肥肥西鎮,家中後牆為當地志願者出錢出資幫忙修補。老人展示了一本筆記,他曾在本上默寫岳飛的《滿江紅》。老人現在身體還算硬朗。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張明仁,97歲 ,住在雲南昆明,曾是國民黨第五軍第二〇〇師戴安瀾的部下。不久前,老人和失散77年的戰友重逢、合影留念。這兩位中國遠征軍在1941年同在第五軍第二佰師第598團,張明仁(左)當時在三營當通迅兵,王章文(右)當時在師司令部當駕駛兵。回憶當年作戰經歷,張明仁講過一句話,“士兵不士兵,先背六十斤”。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柏務林,已過世,生前住在湖北武漢,曾任黃埔軍校本部二十一期上尉區隊長,作為曾經的黃埔教官,他回憶,“當時軍紀很嚴,教官訓兵就是揍得狠”。柏務林說,“我特別後悔我沒有去前線打過鬼子”。小郭曾安慰老人,“您別遺憾,您培養的兵沒有一個是孬的”。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李頌卓,99歲,現住在湖北武漢,1938年入伍,曾任中央防空學校照測第八隊第三分隊學兵。他形容當時武漢防空學校裡學生的狀態:“生活艱苦,沒人叫苦”。他有一把佩劍,上面寫著“成功成仁”,軍帽裡有一個‘死’字”。晚年,老人在家讀書、看報、寫字,見到小郭來訪,他寫下一首詩:“喜配金章入暮年,熱淚滾滾落席前,國恩家慶今朝醉,富強康樂祭先賢”。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程鵬,生前居湖北荊州,江西上饒市黃埔學員班第10期畢業,因刺槍術全校第一名,留校當刺槍教官。後任新四軍新五師地下工作者。晚年的程鵬頭腦清楚,能寫五千多字的文章。2015年9月3日,當地志願者和小郭陪程鵬在荊州家中觀看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程鵬看時流淚。半年後,老人遺憾離世。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袁影中,93歲,祖籍湖南,1944年入伍,曾任政工隊戰士。袁影中1955年前往新疆,此後在那裡生活了40年,生兩男兩女,兒子當兵,女兒做老師,如今她一個人生活在深圳。老人的丈夫曾任抗日遊擊隊總指揮,她跟小郭說起已經離世的丈夫:“他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人,我們不是做媒認識的”。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張劍西,已過世,1925年生於湖北恩施,1941年參加遠征軍,1944年參加“鴻翔部隊”,這是中國軍隊史上第一支傘兵部隊。“Stand up(起立)、Hold on (等待)、Standing the door(靠門站立)、 Go(跳)”,小郭來訪時,張劍西用英文寫出跳傘的這4個口令。“我的兵大部分都扔在戰場上了”。老人說,他的兒媳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癱瘓在床,孫女也患上同樣的病行動不便。兒子和兒媳已離婚,但老人直到去世前,照顧了母女倆20多年。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史定坤,95歲,居河南平頂山 ,曾任新六軍十四師四十團第一營三連一排三班上等兵,參加過中國遠征軍。1945年9月9日,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日本政府向中國政府投降簽字時,史定坤站在何應欽的左後側,成為日軍投降儀式的見證者。史定坤曾是北京老兵趙振英的勤務兵,趙老管他叫“小饅頭”。小郭拜訪時,老人用兩碗小米粥和兩個饅頭招待這個他。老人的兒子是當地最早的老兵志願者之一。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李韡棠,92歲,河南人,現居臺灣台北。曾任第一戰區長官部副研究員。小郭到訪時,老人要給他煮餃子吃,開玩笑說,“給你煮餃子,不吃不中”。小郭想給老人拍張敬禮的照片,拍完後老人說,“我當時其實不想敬禮,也不打仗了,我也退役了,敬禮得軍人敬”。老人後來給小郭寫了一句話:“生在兩個時代,人生感受不同,誠以待人,忠厚以為本,人性最重要,共勉之”。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九一八”事變87週年:11位老兵的戰後人生


劉成龍,95歲,生前住在天津,曾任新一軍野戰醫院准尉軍醫。2015年11月,老人右臂突發骨折摔倒,當地志願者朵兒和志願者組織為老人籌了錢。2018年3月,劉老的老伴過92歲生日,大家去給老人過了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