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需要一篇什麼樣的圖文?

文字是什麼?是用來記錄思想,交流信息的工具。中國漢字從甲骨文到現在的簡體字,也進行過一次又一次的改變。這也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那就是對效率的追求。但是不管形式如何改變,文字的作用始終沒變。

我們到底需要一篇什麼樣的圖文?

今天是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的偉大在於它提供給每個個體展現自己的機會。無論是建立自己的網站,還是開店,還是做自媒體,還是拍短視頻,都是在給萬千大眾展現出自己的風采。而這,在傳統媒體時代是不可能的。傳統媒體時代你想說寫一篇文章可以上報紙或者想上電視去表演自己,那是需要經過層層篩選的。

由於技術的進步,互聯網本身也在進行著自己的歷程。家用網絡從開始的撥號上網到現在的100M帶寬甚至更高,這些基礎設施的發展帶動了互聯網從最開始的文字展現到後來的圖片、視頻。互聯網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那我們到底該怎麼去構造互聯網商業圖文呢?

我們到底需要一篇什麼樣的圖文?

作為軟文的經營者,我為什麼用經營而不是編寫或者代寫?因為軟文真的不只是寫。當我們用字數來衡量一篇軟文的時候,就已說明我們還是停留在傳統媒體時代,並非用互聯網的思維去考慮這篇文章。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互聯網的特性是效率。作為一個工具或者說一種居間服務平臺的存在,互聯網的最大作用是提高了整體效率。這點是上面說的基礎設施的完善造就的。撥號上網時代,一個頁面(而且是沒有太多內容的頁面)的呈現往往需要等待幾秒甚至幾十秒,現在一個非常複雜的頁面(比如淘寶首頁)幾乎是瞬間就展現出來了。這就是效率提升的體現。

其次,互聯網的效率提升導致了個人也要跟隨效率提升,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大家對於一篇長文章往往都沒有那麼大興趣去完整讀完,而是一掃而過。所以我們需要加入一定的圖片來加以修飾,從而引起更多的閱讀慾望。這就是圖文結合的作用。

那麼,是不是說文字就不重要了呢?當然不是,作為商業軟文,當然需要文字,而且文字一樣也是重點。只是需要多少文字,需要用什麼文字不是用寫作的思維去考慮的,至少要用商業文案策劃思維去考慮。

我們到底需要一篇什麼樣的圖文?

我們要面向的用戶群是誰?我們要給他們看什麼?我們要怎麼給他們看?這些才是考慮重點。而不是盯著有多少字,這裡的修飾詞好像不夠,字數好像少了點等來衡量。我們不是要美文,我們要的是能夠讓用戶願意看的圖文,這才是互聯網軟文。

改變看法需要先改變思維,其實無論你是否從事互聯網,都需要用互聯網思維去考慮問題,以用戶為主導的思維。當我們要寫一篇軟文的時候,不需要去限定到底要多少字數,字數到底要多少是根據整個圖文架構來決定的。有的當你要求200個字的時候,也許一句話的效果更好。有的當你要求100個字的時候,也許需要300個字才能完整表達。

我們到底需要一篇什麼樣的圖文?

不僅僅是寫手是互聯網時代對圖文的要求,我們需要的更多是策劃思維。用大家都能聽懂的話,而不是作家式的語言是互聯網寫手的基礎要求,脫離純粹的寫手是互聯網圖文更高的要求,也是需要達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