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出國旅遊的遊客出事時,一些國內的評論卻說出國旅遊出事活該?你怎麼看待這些言論?

燕子找家



隨著生活條件的提升,這幾年的出境旅遊非常熱門。走出國門,放眼世界,逐漸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不過,在國人大量湧出國門的同時,既來不及充分了解別人的風俗習慣和法律法規,也來不及沉澱一些自身的陳規陋習。於是,一幕幕讓人啼笑皆非的不文明現象,就會出現在境外的旅遊過程當中。

就比如這次發生在瑞典的“中國遊客被驅趕出酒店”事件,剛開始的報道,讓人瞭解到的是中國遊客被瑞典警察粗暴對待。但很快就劇情反轉,通過公佈的視頻,還原了現場的一些情況。

視頻裡遊客採用“一哭二鬧三上吊”套路的做法,頓時讓網友原本對他們的同情化為烏有,改而覺得實在讓人丟臉。

但個人覺得,事情都需要分兩面看,這三位遊客的做法顯然是過頭了,忘記了自己是身在國外,不懂得“在什麼山頭,要唱什麼歌”的道理。這一招不但沒用,還招人嫌棄。

但同時,瑞典將人扔到墓地的做法,顯然也是刻意為之。作為公務人員,怎麼可以這麼粗暴的處理外國身份的遊客呢?即使人家有錯在先,也應該採取更為剋制與合理的做法。

當然',這裡面也許誘因很複雜,比如這些年大量遊客湧往歐洲,時間久了,少部分國人的不文明行為,給當地人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成見就此形成。現在這些警擦現場看到了中國遊客的“無賴行為”,而且讓他們覺得這是違反了當地的法律規定,就一點都不客氣了。

網友們的留言,大多是批評這三位遊客的不文明舉止,丟了中國人的臉。這份心情可以理解,無非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不過,不文明出遊的一再出現,絕不是一兩個人的事情,通過這件事,大家都應該再此警醒:出門旅遊時,如何讓自己也能做到文明旅遊。

生活似旅行,有緣即同行!更多旅遊資訊或江南遊線路定製,請關注本號:【筆尖上的旅行】,一個致力於讓文字帶上趣味和態度的旅遊創作號!


筆尖上的旅行


中國有一句諺語: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

很多人有一定經濟基礎了,出去旅行,或者是吃頓好的,分享一下,有的人就會說是炫耀、得瑟等等。要是有人在國外旅行出了事,肯定也有人會說活該,國內不玩,出國玩什麼?

其實,這些是不可取的,不能因為嫉妒和羨慕,就去說同胞出了事就是活該。像普吉島的遊船沉了,這是很多人不想看到的事情,這是沒有辦法的,所以說活該的人,是很不負責任的。

不過,還有一種“活該”的說法,是恨自己的國人不爭氣。比如在威尼斯公共場合,不允許吃飯,人家還提醒不要在那兒吃飯,非但不聽,還嫌老外事多。這種耍無賴潑皮的情況,在國外屢有發生。要知道,國人出去旅行,代表的不只是自己,也是國家的形象。去體驗一下游輪,就能深刻認識到這個問題了,遊輪上搶食物、浪費食物等現象,看在眼裡,覺得特別丟人。

我一直主張,客觀地去看問題,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是什麼?但是看了樓主的說明以後,不客觀,偏向於中國遊客。

這其中的主要問題不在於老人生沒生病,而在於旅店沒有通融。從客觀上說,旅店是不允許提前辦理住宿,或者是在大廳留宿的,這個是前提。

由於旅店的人要求離開,但是一家三口拒絕離開,於是叫來了警察,帶走了一家三口,這是因由。

通常警方都會把“難民”或者“潑皮”等鬧事的人,送到墓地或者是教堂旁邊,避免打擾市裡的人,這是警察的一貫做法。這是後果。

博主兩次提到了“粗暴的”,如果是事實,這是執法過度的問題。

所以最關鍵的問題是,事情的前因後果佔不佔理。至於天氣冷不冷,老人生不生病,這是其他因素,是人情方面的因素,但不是事情的規則。要知道西方社會講究契約的,而博主的說明中淡化了契約,強調了人情,這不是西方人的思維,這是中國人的思維。


老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