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家有五套房》毒雞湯比貧富攀比更毀孩子!

《同學家有五套房》毒雞湯比貧富攀比更毀孩子!

前段時間用摩拜單車15億身家的創始人成功的販賣了一波焦慮,這幾天又在用同學家五套房來告訴孩子

覺得別人家富有就是愛慕虛榮和攀比?

1.

文章開頭的交代很清楚,孩子小學三年,參加了富二代小朋友的生日,回來覺得自己家比較窮就問媽媽

辰辰家的電視比我們家大,房子也比我們家的漂亮。

今天他生日,他媽媽送了一雙特別酷的運動鞋,他跟我們說這雙鞋是限量版的耐克要3000多塊錢,可我還在穿哥哥的鞋。

難道是我們家很窮嗎?

這是一個小孩子非常正常的思想,來看看媽媽的回答

“小寶,媽媽很高興你把心裡的疑問說給媽媽聽。那好,媽媽也想問你幾個問題,可以嗎?“

作為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對嗎,那電視大不大重要嗎?

他搖搖頭;

辰辰家的房子比我們家漂亮,但是有我們家溫馨嗎?

他搖搖頭;

你現在穿的鞋舒服合腳嗎?

他點點頭。

“小寶,我們家並不窮,但是家裡的錢是要用在刀刃上的。

媽媽不換大電視,是因為,媽媽希望你不要迷上看電視,而要專心學習;

媽媽不換大房子,是因為我們一家四口住在這裡真的好溫馨,等你以後成家了,我們的家庭成員增加了,那時候就要換大房子了;

媽媽不給你買耐克的鞋,是因為鞋子的重點在於穿得合不合腳,舒不舒服,而不在於它是哪個品牌,我們何不把買那麼貴的鞋的錢存起來以後作為以後上大學的學費呢。”

首先反駁媽媽的三個回答:

作為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大電視確實補主要但是孩子的關注點是有和沒有,而不是重要不重要。

辰辰家的房子比你們家的漂亮,但是沒有你們家的溫馨?

為什麼你們家的房子就溫馨了,別人家的房子因為漂亮就不溫馨了?

不買耐克鞋,是因為合腳不合腳,舒不不舒服,對不起,小孩子不懂,但是作為媽媽你應該懂,耐克的舒適度是高於舊鞋子的嗎,所以你在跟孩子說性價比!

《同學家有五套房》毒雞湯比貧富攀比更毀孩子!

2.

全文中完全沒有對一個小孩子起到應該有的經濟觀啟蒙和教育,反倒不停的灌雞湯。

為什麼不能承認我們家和辰辰家相比較,確實是他們家更富有一些。

貧窮和富有是小孩非常敏感也非常在意的東西,小學三年級的年齡是10歲。

10歲的小男孩能清楚的在日常和同學的接觸中知道誰更富有誰不富有。

教育孩子不愛慕虛榮和攀比,第一步是要告訴孩子什麼是愛慕虛榮什麼是攀比。

這為家長硬要孩子覺得自己不窮,難道不是另外一種愛慕虛榮?

教育孩子的正確經濟觀念,第一步,實事求是的告訴他,相比較辰辰家,確實比我們富有。但是這個社會有很多比我們還要貧窮的人,依舊生活的很好。

《同學家有五套房》毒雞湯比貧富攀比更毀孩子!

3.

講一件我自己深有體會的事情。兒子出生幾個月,帶去兒科檢查。碰到一個快滿月的新生兒,

9月份的天氣還沒有轉涼,因為奶奶心疼孫子,爸爸初為人父不懂得護理,包著嚴嚴實實的冬被來看痱子。

被兒科醫生一頓訓斥,包著這麼厚的被子怎麼能不出痱子?你自己穿著短袖為什麼要給小孩包著冬被?

然後他說了一句我在育兒的路上一直信奉的一句話 “要把小孩當初正常人來對待” 你自己覺得熱的天氣小孩子一樣會覺得熱,你自己冷了加一件外套就夠的時候,小孩一樣加一件就夠了。除了個別需要特別護理的小孩,大部分的小孩從出生後都有正常的冷熱飢飽體驗。過度餵養只會帶來病症!

回到文中,上半部分講完五套房的故事,下半部分是切忌“哭窮”

難道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除了說一些雞湯,讓他認為我們不窮,另外一種就是“哭窮”?

作為一個正常的人,我們知道除了雞湯,絕不是隻有哭窮這樣的極端教育。

讓孩子知道生活的多元化,除了貧窮和富有,還有很多他能自己掌控的可能性。

爸爸媽媽工作賺錢,除了哥哥的舊鞋子,在換季的時候一樣可以給他買舒服的鞋子,不一定非要耐克。

認真讀書的過程可以讓他收貨閱讀帶來的精神樂趣。

攀比不是完全不可取,在物質上的攀比不可取,但在學習上和尖子生的競爭,能帶來勝利的喜悅。

認真的讀書,長大好好工作,所有現在他認知裡面覺得富有的東西,通過努力自己也一樣可以得到。

《同學家有五套房》毒雞湯比貧富攀比更毀孩子!

不要覺得小孩聽不懂你的教誨,聽不懂的話會讓他記憶深刻。

在長大後某一時刻,想起來母親曾經告訴他,辰辰家在經濟更為富有,但通過自己的努力,我得到了屬於自己的富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