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發物」呢?

甜寶愛學習


“發物”是特有的一個概念,容易誘發某些舊病或加重現有疾病的食物統稱為“發物”。原本有慢性疾病的人,體內存有伏邪,如果吃了“發物”,就可能誘發原有的慢性病,導致疾病反覆發作。而如果體內沒有伏邪,身體健康,根據自己的體質適量吃些“發物”則是無害的。

辨證論忌 避開“發物”致病

對“發物”是否需要忌口的問題是大多數人比較關心的,很多容易患病或者病了的人對一些常見的“發物”往往會選擇絕對忌口,這其實是不必要的。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ICU副主任中醫師喬志強解釋,中醫素來有辨證論治的防治疾病方法,對於“發物”是否忌口也可以按中醫的方法“辨證論忌”。如果你形體虛寒、大便溏薄、胃痛喜溫、四肢發冷,那麼西瓜、雪梨、香蕉等涼性食物當忌;如果你近來面目紅赤、發熱口渴、失眠心煩、痔瘡下血,則生薑、胡椒、白酒、大蒜等熱性食物當忌。

當然,有些特殊疾病的人在需要特別注意忌口的問題。患有蕁麻疹、各種皮炎、溼疹、酒渣鼻、痤瘡的人,一切具有刺激性食物都可能成為“發物”,需當忌口。有的哮喘病人,平時可以無所顧忌地隨便吃、隨便喝,而在哮喘發作期間,蛋、牛奶、魚蝦等高蛋白食物卻成了加重病情的“發物”,理當忌口。所以患者在看病時可以適當地向醫生諮詢這方面的問題,可更好地防病治病。

“發物”有時也治病

那麼,“發物”是不是百害而無一利呢?喬志強表示,其實“發物”能誘發或加重某些疾病,但另一方面由於發物具有的催發或誘發作用,食療上會用於治療某些疾病。如麻疹初期,疹透不暢,使用蘑菇、竹筍等發物,可起到助其透發、縮短病程的作用。所以,“發物”在某些疾病中還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疾病作用。

“發物”非特定食物

專家提醒

很多人病了之後都會講究忌口,比如感冒了忌諱吃雞肉,溼熱體質的人不能吃甜食等,這些東西有時就會被稱為“發物”。辣椒、蝦、蟹、雞蛋等食物往往會被視為絕對“發物”,很多人都會盡量避開。那麼,“發物”是不是真的那麼可怕呢?哪些人不能吃“發物”呢?

平時我們會覺得“發物”就是海鮮、雞蛋、辣椒、肥肉等這些食物,好像“發物”就是固定的那幾類食物。喬志強解釋,“發物”具有激盪人體氣血的作用,容易導致人體氣血失常,使疾病惡化或反覆發作,通常泛指辛辣、燥熱、生冷、肥甘厚味的食物,因此會讓人覺得“發物”就是特定的幾類食物。

1.食用菌類 主要有蘑菇、香菇等,過食這類食物易致動風生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眩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

2.海腥類 主要有帶魚、黃魚、鯧魚、蚌肉、蝦、螃蟹等水產品,這類食品大多鹹寒而腥,對於體質過敏者,易誘發過敏性疾病發作如哮喘、蕁麻疹症。同時,也易催發瘡瘍腫毒等皮膚疾病;

3.蔬菜類 主要有竹筍、芥菜、南瓜、菠菜等,這類食物易誘發皮膚瘡瘍腫毒;

4.果品類 主要有桃子、杏、銀杏、芒果、楊梅、櫻桃、荔枝、甜瓜等。前人曾指出,多食桃易生熱,發癰、瘡、疽、癤、蟲疳諸患,多食杏生癰癤,傷筋骨;

5.禽畜類 主要有公雞、雞頭、豬頭肉、鵝肉、雞翅、雞爪、驢肉、獐肉、牛肉、羊肉、狗肉、鵝蛋、鴨蛋等,這類食物主動而性升浮,食之易動風昇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腦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雞蛋雖不屬發物,但也不宜多吃,一般一天不宜超過2個,尤其是肝炎、過敏、高血脂、高熱、腎臟病、腹瀉病人,更不宜多吃。原因是雞蛋內含大量蛋白,但它們屬於異性蛋白,有相當一部分人吃了異性蛋白質後出現病態反應。


大洋網


生病的時候,老一輩的人常常會告誡我們一定不要吃發物,無論是在現代醫學和中國傳統醫學中,都沒有發物的說法。發物更多還是來自民間定義。那究竟什麼是“發物”呢?

通俗的解釋“發物”就當患者患了某種疾病以後,患者在治療期間不能吃的那些食物,也可以理解成可能會誘發疾病的發生或者加重疾病的食物。因為發物禁忌在飲食養生和飲食治療中都具有重要意義,通常情況下發物是食物,適量食用對大多數人不會產生副作用,只是對某些特殊體質以及與其相關的某些疾病才會誘導發病。

一般按發物的性能分為六類: 一是發熱之物,薤、姜、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 二是發風之物,如蝦、蟹、香蕈、鵝、雞蛋、椿芽等; 三三發溼熱之物,如飴糖、糯米、豬肉等;四是發冷積之物,如西瓜、梨、柿等各種生冷之品;五是發動血之物,如海椒、慈菇、胡椒等;六是發滯氣之物,如羊肉、蓮子、芡實等。最後,還有菜油、黃大豆、豆腐、豆腐乳、糟、酒釀、白酒、豌豆、蠶蛹等,有時還將葷腥擅臊之類食品一概視為發物。

雖然發物能誘發或加重某些疾病,但另一方面由於發物具有的催發或誘發作用,食療上還用於治療某些疾病,如麻疹初期,疹透不暢,使用蘑菇、竹筍等發物,可起到助其透發、縮短病程的作用。

擅長:中西結合方法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支擴咯血等呼吸系統常見病、急、危重病。擅長治未病,調體質,糾正體質偏頗,調氣血。


醫聯媒體


什麼是發物?好像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而且”發物”這個名詞,現在現代醫學中是不存在的。它應該和現代醫學中所說的食物不耐受或是易過敏性食物相仿。

發物一詞主要是出自於一些中醫老大夫之口,當病人生病的時候,老大夫都會告訴你,不能吃一些諸如魚、蝦、蟹、牛羊肉啊,辣椒什麼的,會促使誘發疾病或致使疾病嚴重的食物。但是這些食物對於一般人來說,都是可以吃的。



而無論是在中醫大典還是現代醫學重都沒有”發物”這個詞,更多的是出自於人們總結性的,和自發的定義。

其實,也不難看出,在以前人們對食物、營養的知識較匱乏,也沒有什麼深入的研究,只是憑著經驗來確定針對某一些特定的疾病而不能吃那一類的食物的一種說法。

其實,就如現代營養學中所說的易過敏性食物是一樣的,有些食物,大家吃了都沒事,而有人吃了就會產生過敏現象,比如出現皮膚瘙癢、肚子疼等。


李愛琴營養師


生活中,你碰到過的發物都有什麼?

老百姓口中,總會提到“發物”一詞。雖然誰也不能說出發物的指代,但也總能說出幾種常見的“發物”,他們多屬於葷腥羶臊之類的食品。

發物一詞,已經被許多臨床醫生頻繁使用。比如病人正在生病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過程中,醫生有時囑咐一句,少吃發物!但多數醫生也是模模糊糊的說出那麼一兩種常見的。那麼這個發物到底是個什麼鬼?小編今天就來討論一下:

小編個人認為發物就是能引起人過敏反應之物,大家也可以理解成過敏原。發物除了能引起過敏反應,小編並沒查到其他較為科學的理論。

那麼基於過敏反應,就相對好理解一些。

不同的人對不同的過敏原有不同的表現,所以是因人而異的。通常情況下,“發物”適量食用,是不會產生強烈副作用的,只是對某些特殊體質或者正處於某種疾病的人才會誘發過敏反應。

常見到的就是皮膚病,包括皮膚瘙癢症,皮炎等。

凡是所吃的食物能夠直接引起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速等,就能加重皮膚病的病情。這類食物我們可以統稱為“發物”。例如,酒類、蔥蒜等辛辣刺激性食品都可以算。所以有皮膚瘙癢史的朋友,就要少吃這類發物。

另外,魚蝦蟹等往往也是起皮膚病發作的重要發物。因為魚、蝦、蟹類本身就含組胺,而組胺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擴張、充血、血漿滲出、水腫,從而導致過敏反應,加重皮膚病。

雖本身不含組胺,但是能引起人體組胺升高的也算。比如豆腐乳,豆腐乳滴在手背上,皮膚敏感人群會迅速引起紅腫,瘙癢等症狀,若正處於皮膚病發病期,則更會加重,所以也算作是“發物”。豆腐乳也是哮喘病的“發物”。

當然不僅包括皮膚病,哮喘,還包括髮熱,溼疹,腸炎等,都有相應的“發物”。

簡單總結一下,常見的發物:

蘑菇類,魚蝦蟹等水產品類,桃芒果等果品類,竹筍韭菜等蔬菜類,羊肉狗肉等辛溫燥熱的肉類,豌豆、黃豆、腐乳等豆製品類,白酒、蔥、蒜、胡椒等辛辣食物類,所以民間百姓將葷腥羶臊之類得食品一概視為發物也是不無道理的。

發物一定都是壞的嗎?

也不一定,舉個例子:比如病人處在麻疹初期,疹子還在不斷的生長,這時候,如果使用一些所謂的“發物”,就能起到縮短病程的作用,比如食用蘑菇、竹筍等食物。

生活中,你碰到過哪些發物?歡迎留言談論!


不藥不藥


發物,中國人從小聽到大的神秘物質。而發物指的是食物中含有的的一些成分會誘發或者加重疾病情況。

發物有哪些?

海鮮,海螺、螃蟹、魚蝦;蘑菇、香菇、菠菜、薺菜;牛羊肉、鵝肉、豬頭肉、公雞肉;海草海藻等。

其實所謂的發物

往往是這個食物中的某種成分引起了身體的過敏症狀,比如哮喘、過敏等。或者脂肪含量過高,膽固醇含量高,加重心腦血管的問題。或者關節有問題,嘌呤的攝入過高,像是海鮮、肉湯等,誘發關節痛風。而真正的發物是不存在的,在生病的時候要聽從醫生的建議,好好吃藥,好好吃飯,避免影響恢復和藥效的食物。

以我所學解您所惑,如果有什麼疑問歡迎您下方留言。歡迎轉發,造福更多朋友。


茄子營養師


雖然“發物”的觀點遠不會造成世界範圍的影響,卻深遠的影響著我們的民間大眾的認識。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有關“發物”的一些認識分析如下。

第一, 經典書籍上沒有“發物”的概念,而是民間誤傳。

絕大部分聽到“發物”一詞來源於病友及家屬口中。查閱《黃帝內經》、《辭海》、《中華字典》等經典書籍和工具書,並未找到“發物”的解釋。也就是說,祖國經典文書中是沒有“發物”一說。《黃帝內經》和《辭海》中有發散之物和發表之物等描述,卻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發物”,特別是《辭海》所羅列的字、詞應是最為\n廣泛的,無論查哪一個字、哪一個詞都沒有發現。這就是說祖國經典中並無此記錄。這驗證了“發物”是民間誤傳的詞語。

第二, 百度上的“發物”概念,相對符合現代科學理念的觀點,與民間所傳的“發物”概念不同,但應澄清醫學上沒有“發物”的概念。

通過強大的網絡,我在百度上找到的“發物”這一詞條,並得到了解釋如下:發物是指富於營養或有刺激性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舊病宿疾)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

在通常情況下“發物”也是食物,適量食用對大多數人不會產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適,只是對某些特殊體質以及與其相關的某些疾病才會誘使發病。我認為,百度對“發物”的解釋還是比較中肯的,但有必要澄清楚的是,醫學上沒有民間傳言的所謂“發物”。

百度按照食物的性能分為七大類:一為發熱之物,如薤、姜、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二為發風之物,如蝦、蟹、鵝、雞蛋、椿芽等;三是發溼熱之物,如飴糖、\n糯米、豬肉等;四是發冷積之物,如西瓜、梨、柿等各種生冷之品;五是發動血之物,如海椒、胡椒等;六是發滯氣之物,如羊肉、蓮子、芡實等;七是民間長期實\n用結論性發物,如魔芋,芋頭,泡菜,香菜,韭菜等。而這些分法則在《黃帝內經》上是有描述的,但不是民間流傳的普遍意義的所謂“發物”。第三, 醫學上有針對某一疾病或某一手術後的“飲食禁忌”,而無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物”一說。

醫學上,有針對性很強的飲食禁忌,也就是說,在得了某些疾病或做了某些手術後,會有相應的飲食禁忌。譬如,乳腺癌患者,絕大部分應避免使用性激素產品,包括\n食品、藥品和保健品,如胎盤、避孕藥等。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所有安全的豆類產品都是乳腺疾病患者的福音,而非禁忌。又如,得了痛風的人或者單純高尿酸血癥者,則所有豆類產品是禁忌,當然還有肥肉等也是禁忌。再如,某些人對海產品或豆製品等食品過敏,則無論這個人是否得了某些疾病或者做了什麼樣的手術,都不應吃這些過敏的食品。但這些食品對其他人卻並非禁忌。所以,醫學上的食品禁忌不是簡單用“發物”一詞就能解釋的。

而這與民間所廣泛使用的“某某食品是發物,所有人都不能食用的原則”是不符合的。舉個最為普遍和貽笑大方的民間“發物”說,南方人常說,對於患病或手術的人說,麵粉是“發物”,他們不能吃。試想一下,那在缺乏水稻的北方地區的人們如果生病了,他們豈不餓死麼?!難道北方人會把南方的水稻視為“發物”嗎?由此可見,某些“發物”的概念是多麼的可笑。

第四, 經典書籍倡導“飲食平衡,辯證用膳”,並無所謂“發物”一說。

“米麥相扶,幹稀兩便”,這是我國流傳千古的飲食格言。《黃帝內經》上描述的“南米北面”,南方視作小麥為雜糧,北方反之。卻非小麥是“發物”,要不然,北方\n人如何生存?實際上,米類總體偏寒涼,小麥總體偏溫熱。故南方多食辣椒與熱菜,北方多清淡與涼菜、鹹菜,根源就是講究平衡。以前,南方人常常要搭配麵食,\n北方人也要吃些米類。現在還是如此講究。《素問·髒氣法時論》:“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此五者,有辛、\n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軟,四時五臟,病隨五味所宜也”。這是辯證用膳的最好解釋。《素問·骨空論》:“調其陰陽,\n不足則補,有餘則洩”。即補虛,洩實。《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譬如寒性食物魚蝦蟹水族烹調時,佐以姜蔥酒\n醋類溫性調料。這是調理陰陽營養觀的解釋。

第五, 藥物、食物、水果、茶的使用有一定的學問,把握搭配,注意四氣五味是關鍵。

把握搭配:譬如維生素C或富含維生素C的辣椒、番茄、柑橘等儘量不吃蝦蟹等甲殼類食物,又如柿子、石榴、山楂、酸梅、杏等避免與海鮮同時——鈣與鞣酸合成不易消化食物,造成腹痛、嘔吐等。

注意四氣五味:也就是根據自身體質決定哪些食物是否適宜。譬如西瓜是盛夏佳品,有解暑除煩、止渴醒酒之功,能治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病,如西瓜霜。但其性甘寒,產後、病後及腹瀉之人不吃。健康人吃太多,可能積寒、助溼而發病。

大家都說大蒜、紫薯是抗癌食品,醫學上也似乎找得到一些證據,但有些人吃了就會口臭、脹氣難受,這就說明並非人人適宜吃大蒜、紫薯。又譬如,近年來民間廣為流行的吃田七粉/三七粉現象,至少對於有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人就應慎之又慎,否則極容易出現胃出血等重大問題。

第六, 民間“發物論”,實為過敏詞;四季有調和,自古病忌口;若要偏概全,吃虧在眼前;勸君尊科學,健康永伴隨。

食物搭配是個大學問,卻也沒有必要把它看的太複雜而煩惱。不挑食,不強求,五穀雜糧、葷素搭配是飲食的基本原則。

有些人吃了狗肉、烏龜等腦袋或身體其他部位長“包包”,這和有些人吃了蝦、魚、貝類海產品引起肚子痛、拉肚子或皮膚起疹子是一個道理,就是現代醫學所說的過\n敏反應。對於已經出現這樣現象的人群而言,這些食材就是他們需要禁忌的,其他人未必不能吃,這樣的狀態就不要強行給它安排一個叫做“發物”的名詞來代代相\n傳了。

以上是我對民間流傳“發物”一詞的膚淺認識。由於工作的原因,我所看的經典書籍極其有限,我的觀點並非完全正確,如果有人找到經典發現了“發物”的解釋,敬請不吝賜教。歡迎並感謝您的交流。


好大夫在線


之前我的爺爺身上有個傷口,想讓他吃點魚肉,他堅持不吃,說魚是發物,傷口容易“發”。我就很不理解了,這個“發物”到底是啥,竟能有這麼大的威力,讓病人不吃優質蛋白?

到底何謂“發物”,經典的傳統醫學典籍上卻似乎沒有明確說明,也就是說古代的醫生們並沒這麼個概念。倒是民間傳的神乎其神,言之鑿鑿。比如,有的說法是發物有“豬頭肉、公雞、羊肉、老鵝等含有大量動物激素的食物,或者如畜禽、魚類、海鮮、蛋、奶等作為過敏原易引發變態反應性疾病的食物,以及一些如辣椒、蔥、姜、蒜、胡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從名單來看,民間所謂發物並不能讓人信服,難道處於身體恢復期不能吃優質蛋白了?難道炒個菜還不能放蔥薑蒜了?難道嘴饞了不能啃個雞腿兒了?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某百科裡面說發物中的肉蛋奶對於人體屬於異體蛋白,會導致過敏。我想說,導致過敏我不反對,請問哪些食物中的蛋白質不是異體蛋白,不吃點蛋白質怎麼促進傷口癒合?莫非我手術後要來塊自己的肉“補補”?可笑!

有人說手術後吃了魚、蝦、蟹這樣的“發物”,刀口會長不好。證據也是“海鮮類含組織胺,而組織胺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擴張、充血、血漿滲出、水腫、腺體分泌亢進及嗜酸性白細胞增高等,從而導致了機體變態反應,即過敏反應”。你看,說的多麼有理有據啊。但是我想說這不就是過敏嗎?這跟“發物”有什麼關係呢?過敏的人身上就算沒有傷口,也是不能吃海鮮的呀。就這麼一棒子打死——“術後不能吃發物”,讓那些不過敏的人情何以堪?如果把對海鮮過敏患者的飲食要求照搬到不過敏患者身上,是不合適的!而且,刀口沒長好也可能是感染了唄,為啥這些鍋都要甩到“發物”身上?我表示不服!

於是乎,我就大膽進行演義了一番(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不可能有雷同):“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李二狗正在田間辛勤的勞作,突然王小美跑過來喊他,說村裡有人打了幾條魚,問他要不要,他一激動摔了一跤,腿磕破了。李二狗也顧不上流著血的腿,跟著王小美回村裡買魚。過了幾天,腿上的傷口還是不見好,王小美看著也是心疼,於是就用前幾天的魚做了一頓全魚宴想要給李二狗“補一補”順便“調理一下”身體。由於是第一次吃魚,又是王小美親自為他做的,感動之餘李二狗拿出手機拍照、修圖、髮圈,想想心裡還真是有點小激動呢。誰知道,吃了魚之後,李二狗腿上的傷口不但沒好,反而紅腫潰爛。數日後,卒。於是,村裡人都傳遍了:魚是發物,病人不能吃……

好了,演義完這個故事,我想說,術後不能吃發物實在扯淡。相反,如果不過敏的話,適當補充些魚、肉、奶、蛋及豆類等優質蛋白對於恢復是有幫助的。好了,就醬!


許超醫生


磨芋,滷菜,榨菜,泡雞,鴨,鵝蛋這些對肺炎,支氣管炎,肝炎,各種癌變患者帶來危協!如坐骨神筋病,腰椎間盤脫出,痛風,等請遠離磨芋,黑豆腐!能讓你生不如死痛苦!


智多星軍師律師


什麼是發物?

從中醫學角度說,“發物”就是指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舊病宿疾)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不同的食物在性能(偏性)上有差異,儘管都有其可食性和營養功能,但在患病服用中藥時期,如果不瞭解“發物”和不重視“忌口”,飲食不當,則可能引起病變,產生不良反應和副作用,從而加重病情和引起嚴重後果。

到底什麼是“發物”

有關學者進行研究,將“發物”歸納如下:

1.刺激性比較強的食物

比如,酒類、辣椒等辛辣刺激性的食品,作用於炎性感染病灶,極易引起炎症擴散、感染。

2.某些含有的異性蛋白過敏源的食物

有些人會對特定的食物過敏,比如,豆腐乳有時會引起哮喘病復發。海魚蝦蟹往往會令皮膚過敏者出現蕁麻疹、溼疹、神經性皮炎、膿皰瘡、牛皮癬等頑固性皮膚病。這些食物別說是病後不能吃了,平常也應該避而遠之。

3.含有某些激素的食物

有些食物含有某些激素,這些激素很容易促使人體內的某些機能亢進或代謝紊亂。比如,糖皮質類固醇超過生理劑量的時候,會引起舊病復發,誘發感染擴散、潰瘍出血、癲癇發作等病症。所以,這類食物也不宜實用!


百科名醫


  我們常聽說吃某種藥尤其是中藥時不能吃發物,或是長了癤子、疔瘡等皮膚病時也不能吃發物,可什麼是發物?簡單說,發物可以把這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理解成那些富於營養或是有一定刺激性,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可能讓舊病、宿疾復發,或是加重了已經發生的疾病症狀的那些食物。

\n

  一般來說,發物對某些過敏性疾病、出疹性疾病、皮膚病和某些精神疾病、瘡瘍等有一定的誘發作用,但根據所生疾病不同,需要忌口的發物也不同,不是說長個癤子就啥也不要吃了。



\n

生髮類發物

\n

  生髮類的發物,指的是那些有生髮性的食物,比如韭菜、春筍、香椿、香菇、香菜、腐乳等食物。這類食物對於有皮膚瘙癢或是容易生皮疹的人來說,就要儘量避免了。由於比較容易誘發皮膚長瘡、騷癢或者是發疹子,在日常飲食中應該要儘量少吃。



\n

動風昇陽性發物

\n

  動風昇陽類發物,是指容易引動體內肝風,容易升氣、昇陽的發物,例如豬頭肉、公雞肉、鵝肉、羊肉等,它們都是熱性、陽性的食物,對那些患有高血壓、肝陽上亢,頭風痛及癲癇的人來說,都是不宜過多食用的,尤其是在血壓上升嚴重的時期等,否則可能導致病情復發或加重病情。



\n

風性發物

\n

  所謂的風性發物,是指風性竄動但是不升陽的一類食物,這類發物包括各種海鮮,魚、蝦、蟹以及貝殼等,容易誘發過敏性疾病。比如,對患有蕁麻疹、過敏性哮喘等疾病的人,此類發物都有誘發和加重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