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是否已經無力回天?

勝在自我


“強利好”難經推敲,樂視困局背後是無法下注的投資“風口”

9月13日,復牌交易的樂視跌停,收報3.74元。14日,早盤跌停後,樂視午後股價出現異動拉昇,上演了5分鐘成交4.29億的驚人交易,全天振幅達19.52%,收報3.94元。

從8月21日開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這隻面臨退市風險的垃圾股變身“妖股”,上演教科書式的逆天瘋長,拉出六個漲停板,每股單價從2元增至4.15元,漲幅超過100%——走勢果斷兇悍,刺激了在漫長築底過程中的二級市場。

短線博弈市場深深的惡意中,樂視坐實了市場“話題妖股”的名號。

為遏制垃圾股的炒作,深交所發動特停製度,樂視於9月6日上午開市起停牌核查。一週後,樂視發佈停牌核查結果公告,在公告中披露公司存在“股票被暫停上市、部分關聯方應收款項無法回收、部分金融機構到期借款無法按時兌付、失去對控股子公司控制權”等七條經營風險及“下半年持續虧損的可能性”,並提示投資者“理性投資”。

復牌後首日,樂視股票總成交額11.48億,5000手以上大單交易頻頻出現,大單總成交額5.47億,股價經歷反覆蹦極後跌停。次日收盤收漲5.35%,總成交額16.46億,5000手以上大單總成交額8.53億。從兩天的交易情況結合盤後龍虎榜數據來看,遊資仍是買進賣出的最大力量,頂級遊資深圳歡樂海岸、國泰君安證券上海江蘇路營業部均參與到本輪樂視股票的炒作之中,並帶領了大量聞風而動的投機散戶入場。

樂視股價近一個月的走勢,是市場上所謂“利好”信息釋放後,遊資駐場博弈、散戶跟風買進、投機者入局賭命的市場狂歡。事實上,14日樂視股價寬幅震盪,上演了類似地天板,恰恰說明市場中資金分歧加大,這輪炒作很可能進入了最後的瘋狂。

儘管資產遭“賤價”拍賣,核心業務可能改名換姓,未來面對著難以為繼的經營窘境和“空殼化”風險,但無論是賈躍亭本人、還是立志構建高品質家庭運營生態的樂視,仍是資本市場用來講故事炒概念的發力點,是萎靡市場環境中活躍資金的聚焦處。

資產遭“賤價”拍賣,“強利好”難經推敲

據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公告,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將於9月21日至22日對樂視控股持有的樂視影業21.8122%的股權、樂視控股持有的新樂視智家電子科技26,183,537元出資額的股權、新樂視智家電子科技31,245,271.2元出資額的股權進行拍賣。拍賣標的評估價分別為7.59億元、1.57億元、1.87億元。

三個拍賣標的涉及了樂視兩塊變現能力最強的核心資產:新樂視智家和樂視影業。

新樂視智家即樂融致新,也是此前的樂視電視業務運營主體,隸屬樂視生態中的“終端”部分,是孫宏斌當初帶著150億救樂視時最看重的一塊資產,估值曾高達270億。就在今年5月,樂視還曾發佈公告,樂融致新將按90億估值增資不超過30億人民幣。騰訊旗下林芝利創、京東旗下江蘇京東邦能、世嘉控股等多個投資方都按這一市值標準簽訂增資協議。而基於此次拍賣所使用的資產基礎法,對樂融致新的總體估值僅約18億元,不足最高值時的一折。

在不足一折的拍賣價下,截至9月17日下午五點,拍賣報名人數依然為0。

當然,刺激此番樂視上漲行情的“強利好”信號亦均不能構成樂視基本面上的強利好。

騰訊旗下林芝利創、江蘇京東邦能在樂融致新股東名單中的出現,並分別持股2.78%,確實振奮了市場一把。樂融致新目前已經取得了新營業執照,正推進達成增資協議所涉交割條款要求。本輪增資完成後,樂視網持有樂融致新註冊資本比例將會有所降低,但由於樂視將持有的樂融致新部分註冊資本已經質押給天津嘉睿匯鑫和融創集團,樂視控股持有的樂融致新出資額的股權將遭拍賣,樂視存在失去樂融致新控股權的風險,可能致使樂融致新無法計入上市公司合併報表範圍。

樂融致新無法並表的後果,是樂視財報數據的進一步惡化,2018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資產為負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加。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如樂視網2018年全年淨資產為負,深交所可以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此外,因上一年度樂視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若樂視網本年度財務報告仍被出具否定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同樣存在退市風險。

另則“利好”消息,是8月21日樂視債務處理小組確認樂視上市體系與非上市體系達成認定債務規模為67億元左右。從已經公示的信息看,已達成的與非上市體系關聯方債務問題解決意向中,基本以債權轉讓、資產處置等方式來抵消非上市體系對上市公司的現有債務。而債務處理進展,很大程度上依賴大股東的處理意願。也就是說,本次債務解決方案,並沒有給債臺高築急需資本輸血的樂視帶來現金流層面的改善,方案未來的推動和執行也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樂視面臨的嚴峻債務問題,其上市體系和非上市體系間難以釐清的混亂結構和資金來往,依舊無法得到全面有效的解決。

償債方案外,仍有十幾億元的缺口,賈躍亭本人給出了兜底承諾。法律層面上看,賈躍亭早就債務纏身信用破產,即使FF91實現量產、法拉第未來造車成功並佔領未來5-10年內的電動汽車市場,賈躍亭也很難提取“未來收益”,紓解樂視目前的經營窘境。

2018年7月13日、20日、27日、8月3日、10日、17日、24日、30日、9月6日、13日,共計兩個余月的時間裡,樂視共發出10次公告,提示投資者注意樂視股票存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

樂視,很可能等不了賈躍亭太久了。


基本面持續惡化,困境中的樂視喪失“底牌優勢”

樂視困局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基本面的經營困境。

2018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樂視“關聯欠款導致公司現金流極度緊張,同時市場品牌受到極大影響,危及公司信用體系,公司經營嚴重受阻,業務大幅下滑”。債務問題,成為樂視恢復業務經營的嚴重障礙。

合併資產負債表中,截至6月底,樂視網總資產170.08億,總負債達190.63億,資產負債比112.08%。其中,流動負債高達136.24億元。

財報披露,“貨幣資金餘額中凍結款項117,852,358.55元;應收賬款中84,387,819.00元有追索權的保理業務金額受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價值35,445,500.76元的股權已被司法凍結;長期股權投資中子公司股權價值1,908,800,123.88元的股權已被司法凍結。”也就是說,樂視已進入受限使用、司法凍結、處置程序的資金規模高達21.47億。

此外,除非上市公司體系確認的67億元債務規模外,由於對樂視體育、樂視雲股權融資時的違規回購擔保、對樂融致新為樂視移動應付貨款承擔連帶責任的違規擔保,樂視更面臨近60億的或有負債。

債務困境中的樂視,主營業務經營能力持續惡化。

賈躍亭走後,樂視高層對樂視資產該拆的拆、該賣的賣、該融的融,以應付居高不下的資產負債率和在樂視大廈外拉橫幅催債的供應商。曾經在賈躍亭時期囊括了手機、內容、大屏、體育、汽車、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雲七大體系的樂視生態圈,在孫宏斌入主後,演化為對內容、大屏、互聯網及雲生態、新樂視文娛的重點打造。

近兩年來,樂視廣告、終端、付費、會員及發行等業務的體量和規模均遭遇滑鐵盧式的大幅下降。2018年1-6月,樂視實現營業收入9.84億元,同比下降82.25%;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1億,同比降低73.36%。

營收困難、現金流捉襟見肘、供銷信任體系崩塌……隨著核心業務樂融致新未來歸屬的不明朗,樂視很可能變成一張“乾淨的殼”,失去所有底牌。


野心家之痛是捉摸不定的創投“風口”

賈躍亭一直在找錢、燒錢。為了實現他的“生態化反”夢想,賈躍亭矇眼狂奔,不惜將個人資產、股本、第三方資金、商業信譽,全數投入到樂視生態圈的建造中。賈躍亭後,孫宏斌帶著150億融創資本入股樂視,想救樂視於水火之中,隨後發現樂視資金鍊斷裂情況比想象中嚴重得多,這筆投資最終計提了165.6億的虧損。

就在樂視股票隨時面臨退市風險、樂視很可能失去對樂融致新控股權的現在,騰訊、京東、TCL等投資方依舊願意輸血30億。

孫宏斌(融創中國董事長、樂視網原董事長)

互聯網時代,創投“風口”之多,資本沐血而來,帶來一輪又一輪密集而殘酷的行業洗牌。樂視岌岌可危,美團、京東、亞馬遜、滴滴等互聯網企業連年虧損,即便“風口”市場潛力巨大,野心家們也應該好好思考下,在商業創新和企業可持續發展間,需要怎樣的運作和平衡。

毋庸置疑的是,數起數落後,無論是野心家賈躍亭,還是如今淪為遊資玩物的樂視股票,都曾站上過中國創投市場的“風口”,如今也都在“風口”消散。


鋒芒智庫同相


樂視是否已經無力迴天了?

事到如今這個問題已經不取決於賈躍亭了,而是樂視現在真正的實權人物孫宏斌。假如現在賈躍亭帶著自己已經成熟的法拉第未來回來,那還有多少投資人願意相信他,而且新能源汽車製造前期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流,請問哪位大佬願意頂著巨大的風險用大量的資金去投資一個信用上已經連續上“黑榜”的商人,我敢說國內幾乎沒有,就連馬雲和馬化騰估計都做不到。

所以說,現在樂視的生存已經是賈躍亭回不回來都無法挽回的,而是孫宏斌可以決定的。

和賈躍亭不同,孫宏斌這位房地產商人,熟悉他的經歷的人都知道,從商期間可謂是坎坷至極,但是這個人也比較有大局觀,比如之前投資樂視,買萬達的13個文旅包還倒貼了100個億,現在又戰投萬達商業,從這些可以看出孫宏斌一直想把融創打造成為一個“融創+樂視+萬達”的綜合性房企,買融創的房子,逛萬達廣場,享受樂視的極致體驗,這就是孫宏斌的目標。

那麼,現在已經連續10個跌停的樂視,孫宏斌還會死死攥在手裡嘛?

以前的我堅定的認為孫宏斌會及時止損,賣掉持有的樂視股份,但是現在的我認為,孫宏斌可能會趁著樂視網股價大跌之際,一舉拿下樂視的控股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實控人。而令我改變觀點的就是近期萬達接連牽手騰訊和阿里的商業大事件,連續發生的兩次大金額的戰略投資,使我產生了一個很大膽的想法,萬達可能會向融創伸出援助之手,而一開始就看中樂視體育的阿里也有可能和孫宏斌聯手,而對於騰訊而言,騰訊視頻始終是騰訊的一個“雞肋”型的產品,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與愛奇藝、優酷等相比,騰訊視頻的優勢可以說沒有,但是樂視網就不一樣了,如果騰訊戰投樂視,樂視網可以很好的彌補騰訊在視頻這一塊的短板。這樣一來,樂視就“活”了。當然了,上述僅是我個人的看法,或者說是臆想罷了。

整體來說,孫宏斌現在止損的話未免為時已晚,這種情況下,引進“戰投”,把樂視整體“盤活”對他而言無疑是一個好的選擇。

以上就是我對於該問題的看法,個人觀點不代表君銀投顧官方觀點,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議,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關注我的頭條號進行交流。


君銀投顧



樂視是否迴天無力,我們先不討論樂視,先來看一則新聞:


融創中國以295.75億元收購了13個萬達文旅城的項目股權,並以335.95億元收購萬達旗下的76個酒店。交易的總額達到631.7億元。消息來得太突然,市場人士驚愕之餘,也紛紛各抒己見,解讀這項交易。 但大部分的解釋,要麼邏輯難以自洽,要麼在具體的小細節上打轉轉,這也難怪,首富們的心思,豈能隨意被大家看穿。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兩位富豪當前有什麼困難,或者說有什麼訴求,


先來看王首富:

1、前期因為金融風險排查,導致股價暴跌,說明公司槓桿偏高,有較大的財務風險,估計是前期“目標定得太大”了,市場風向一變,有點HOLD 不住;

2、萬達商業在香港上市,對於香港市場估值過低一直耿耿於懷,萬達商業從港股退市,王健林又承諾將在2018年回A股上市,但從當前的市場情況看,目前房地產公司lPO發行幾乎處於停滯狀態,能否如期實現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3、從大的趨勢看,房地產,包括商業地產風光不再,即使迴歸A股也未必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再來看看孫大款:

1、前腳剛買了樂視,後腳樂視就不斷爆出負面新聞不斷,150億的投入,吉凶未卜;

2、受房地產降溫、收購樂視事項影響,近段時間融創股價一直走低;

3、近兩年來,融創中國收購動作頻頻,比如對綠城、佳兆業、中渝置地、天朗等企業的項目收購或企業股權收購,但是,綠城、佳兆業等房企自身都面臨不小的問題,杭州保姆縱火案,對綠城的後續打擊還將發酵。併購狂人孫宏斌的資產結構,急需做出一定的調整。

所以,如果說此項交易,和上述訴求無關,應該不會有人相信。

那麼,如何來實現呢,下面這個聯合公告,應該能透露不少玄機。

老王回籠了資金,可以從容去槓桿,老孫利用這個題材,推升萬達酒店股價(

萬達與融創公告後,萬達酒店發展在港股市場一度暴漲超100%,現報1.24港元),這都是大家能看得見的,還有目前看不見的,就是公告最後一句話埋下了伏筆,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老孫接了老王的盤 ,老王會不會接老孫的盤?


手握重金的老王,是否可以投桃報李,收購樂視股權?萬達商業,是否也會以某種形式變成萬達影視,那麼,好處還是很多的:


1、無論是概念還是題材,影業都較之房地產會不會更有想象力?老王心心念唸的高估值,是否更有可能?


2、同時,樂視變成了收購項目中的被收購對象,股價上升,大股東老孫、老賈資產也會上升。


3、、樂視目前最大的資產,就是豐富的土地資源,有老王的加入,肯定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4、老賈的汽車不知道會咋樣,要知道老王前不久也在格力董小姐的勸說下投資了銀隆汽車。


資產還是這些資產,大佬還是這些大佬,經過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


王健林的萬達,更健康了。


孫宏斌的融創,更宏偉了。


賈躍亭的汽車,又可以躍躍欲試了。


有錢的就更有錢了,負翁也可以變富翁。大佬們的世界,真不是一般吃瓜群眾能看得懂,也不是一般的經濟學專家能解讀出來的。


如果您覺得有意思,請點贊支持,也歡迎關-注“洋楊大觀” 。


洋楊大觀


樂視網,繼2017年虧損116億之後,2018年虧損或進一步擴大!

股價大震盪

自賈躍亭跑路、股權質押、負債累累一連串醜聞曝光後,樂視網股價連續12個一字跌停板,不僅活生生悶殺一大波散戶,國家隊以及基金公司也遭遇血洗。

然而A股總是神奇的地方,奄奄一息的樂視網,股價半個月內股價突然暴漲超50%,這還是在沒有任何利好的情況下!



隨後劇情緊急反轉:砸下超百億的孫宏斌竟然願賭服輸的辭去樂視網董事長職務,順道提醒投資人樂視網的處境遠比想想的嚴重。

孫宏斌的一席話直接將樂視網股價打回原形。

樂視大戲繼續進行,特別是騰訊、京東以及TCL入股樂視智家後,樂視網股價更是進入上躥下跳的局面。

既然摸不透,投資人索性直接等財報公佈後,再做下一步打算,然而樂視網“恰巧”延遲披露!

後果很嚴重

先來看下樂視網昨夜官網公告:



大致表述是:樂視虧損繼續擴大,但是賬面並未出現淨資產為負等導致公司不具備上市條件的情形。

至於官方說法含金量多少,自個琢磨吧。

但是虧損擴大的話,樂視網今年要虧損多少億呢?

反正財報延期披露,投資者也只能自己猜測。但是我想說的是,樂視還有什麼資本去承擔這種鉅額虧損呢?

而更加嚴重的是,按照現行制度,創業板股票不存在st,連續三年虧損則直接退市。

為了保住殼資源,連年虧損的上市公司慣用的套路是重組、賣套學區房什麼的,但樂視面對的是上百億的虧損,拿什麼保殼?

這還不計算樂視各項欠款每月所產生的數億利息!

同時,樂視網已將所持樂融致新股權質押,如若樂視網因無法按時償還債務導致質押資產被依法處置,樂視網將面臨可能失去樂融致新實際控制權的風險。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2017重倉樂視網的20只基金,也是遭遇重創。好在根據樂視網一季度報表,曾經重倉過樂視網的公募基金中,前十大重倉裡統統沒有了樂視網的身影。

基金經理早都調倉走人,最普通的投資人應該明白該如何操作吧?

特別強調一下,有退市風險的個股,通常股價波動會非常大,連續漲停也不意外,所以千萬不要被誘惑追漲,也許你入場時間,就是股價見頂之時!



懶先生理財


  一紙退市新規,令樂視退市成了“大概率事件”。

  3月9日,上交所、深交所相繼發佈了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雙方在內容上基本一致,都列出了6種上市公司重大違法應被終止上市情況,分別涉及欺詐發行、年報造假、信息披露違法等。

  具體如下:

  (一)上市公司IPO申請或披露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被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認定構成欺詐發行,或者被人民法院依據《刑法》第一百六十條作出有罪生效判決。

  (二)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構成重組上市,申請或披露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被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認定構成欺詐發行。

  (三)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根據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認定的事實,導致連續會計年度財務指標實際已觸及《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終止上市標準,其股票本應被終止上市;

  (四)上市公司在申請或披露的文件中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上市公司被人民法院依據《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條作出有罪生效判決;

  (五)上市公司最近60個月內,被證監會依據《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作出3次以上行政處罰;

  (六)交易所根據上市公司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及社會影響等因素認定的其他情形。

  退市新規出臺,令樂視網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知名財經博主“大臉貓Tom”表示,新規明確重大違法上市公司不得恢復上市,欺詐發行公司不得申請重新上市,“可以說樂視網符合這個退市新規裡面的所有特徵了,說這部新規是給樂視量身打造的都不為過”。


投資界


算是被資本裹挾和捧殺,賈老闆不吹牛逼會死,吹了牛逼也好不到哪去,樂視真沒有那麼牛逼。

果,欠銀行一屁股錢,你可能是偉大企業家;欠高利貸一屁錢債,你可能房地產開發商;欠供應商一屁股錢,你可能是資源整合的高手;欠股民一屁股錢,高位套現玩的漂亮;欠員工一屁股工資和社保,絕對的黑心老闆!

但如果,你欠所有人一屁股錢,那你就是樂視

賈老闆太缺錢了。一度被資本環繞,被吹上天了,自我感覺太良好,也學起馬雲買買買,美國買樓弄總部,國內買地蓋汽車生產基地,還順手買了易到(差點把易到給搞死)還有其他的一些公司,一通亂花錢,等投資人斷糧的時候,才發現這次牛逼吹過了。

起死回生?哼哼,我們這邊總價不過幾個億的爛尾樓放了10年都沒人接盤,為什麼,接盤要先還錢、交房、打官司等等。

所以敢於接盤樂視的資金也要先問問自己,你有本事玩的轉嗎?


烈火奶牛


賈總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專心在美國造車!

我們這裡不再討論樂視的前世今生,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從另外一個角度,即目前賈躍亭一直宣稱的在美國專心造車(法拉第)來看看,即使有了資金支持,有了100億,1000億,是否能夠讓樂視起死回生。

今年年初,有媒體獲得了一份關於賈躍亭法拉第電動車的項目報告總結,該報告首發於騰訊《深網》,接著被眾多媒體在各個平臺轉載,如下圖:

這份報告疑似與目前賈躍亭正在美國大力宣傳的法拉第FF91車型有關。

姑且不說這份被曝光報告的真假,但從裡面包含的信息來看,其“洩密”程度驚人。這裡我們僅僅以旁觀者的態度來分析一下這份報告。

這份報告叫做項目概述(Executive Summary),總共分為7個部分:

下面我們來劃重點:

市場定位

  1. 內部代號DF91

  2. 市場定位為豪華電動車

  3. 跨界CUV旗艦車

  4. 先從北美開始銷售,然後是中國,最後是歐洲

亮點

  1. 打造法拉第品牌

  2. 搭載最新的電池

  3. 強調自動駕駛

  4. 搭載車聯網

項目概覽

  1. 項目目前處於停滯狀態

  2. 項目重啟四個月後簽署最終工程合同

  3. 項目重啟七個半月後設計凍結以及樣車試製

  4. 項目重啟十二個月後在工廠生產

關鍵財務數據(重磅)

投資

銷量預測

2018年: 6,000 / 2019年: 30,000 / 2020年: 50,000 / 2021年: 50, 000

項目進度

供應商款項不到位是導致項目停滯的主要原因,整車投產時間也由這個因素決定

主要問題

  1. 因為款項未付或者晚付,得不到大部分供應商支持

  2. 財務狀況惡化,單車稅前利潤負9,445美元

  3. 存在一些技術問題需要解決

以上就是該報告主要內容,可以說是乾貨信息滿滿。

2018年的第一個工作日,身在美國的賈躍亭在微博上發佈了一則消息,主要針對此前《北京證監局責令賈躍亭回國履責通告》,結合該報告反應的數據來看,賈總回國的時間還早!

汽車圈兒的清流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關注“汽車人參考“微信公眾號(ID:auto_refer)獲取更過精彩原創文章


汽車人參考


從一下幾個方面去解讀這個有意思的問題吧

第一、樂視還是掀起了一番波瀾

當賈老師ʅ(。Ő౪Ő。)ʃ一開始懷揣著自己的夢想去創建樂視網的時候,還是非常有激情的,把前期的影視版權全部提前囤好,然後開始拿最大的阻礙快播動刀,順勢而為,樂視網就在這麼多視頻網站當中脫穎而出。這一點不得不佩服賈老師的商業眼光!隨後的樂視電視更是讓傳統電視廠商頭疼不已,佔據了大批市場,然後大屏廣告也給了樂視足夠的現金流!隨後推出的樂視手機還是讓人眼前一亮的,優美的屏幕,前衛的技術,還有低廉的價格,總讓消費者覺得這是非常物美價廉的。


第二、硬件放量保長久

這個模式還是有跡可循的,看看小米就是這樣的,樂視很有殺傷力的那時候就是小米頹廢的時候,說明樂視還是在電視上壓著小米打的,手機也有足夠讓小米頭疼的那一刻。可惜的是,賈老師只是為了商業而商業,所有的產品線都是為了他那窒息的夢想,這就很有嘲諷意味了。最後就形成了PPT造詞造句了。回到小學水平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賈老師還懂得及時變現自己的影響力。讓明星大碗自媒體紅人購買自己的股票和前期佔股投資。這樣影響力就更是空前規模了。隨後賈老師一系列的膨脹和不作為導致了樂視極不穩定的悲劇( •̅_•̅ )。


第三、樂視還能看到什麼機會?

無論是唱空也罷唱好也罷,民間資本已經不會再投資樂視了。模式雖好套現太嚴重了,虧空足以讓樂視萬劫不復了。這個好多人都沒有意識到賈老師的操刀如此的徹底,雖然一再表示樂視沒有什麼問題,可是一次次的問題和危機都是一步步的任其自然。

樂視手機都賤賣了。春風無力百花殘!


大大飛老師


知名投資人李想(蔚來汽車投資人,汽車之家、車和家創始人)在雪球網發文,對樂視風波發表自己的觀點:

微博很多人私信讓我評論樂視。這個時間點很特殊,拋開債務問題不說,那和我無關。在樂視最風光的時候,我是那個特別顯眼的刺頭和壞孩子,我當時的觀點有兩個:

1、樂視虛假宣傳,比如樂視汽車北京發佈會用一個空殼子展示自動駕駛,老賈現場還感動的流淚,明顯騙人。大家可以翻我的微博和雪球。

2、在核心業務沒有成為超級現金奶牛的前提下,同時發展七個新的生態,歷史上沒有成功個案例,違反常理。那時候,被無數樂視粉絲問候家人,寫大字報批評我,說我看不得樂視好。

現在是樂視最慘的時候,尤其是賈躍亭個人。我反而沒有絲毫想要落井下石的想法,自己創辦車企已經兩年了,我們內部討論這幾年最好的產品理念,FF91幾乎都是排在大家意見裡第一位的,雖然產品存在嚴重的過度設計,但確實是少有的讓人耳目一新的產品。另外,樂視的能力層面,也是全球為數不多具備智能汽車完整的基礎研發能力的企業,具備這個能力的全球不超過五家。在樂視最風光的時候,說問題;在樂視最糟的時候,真心希望樂視可以挺過來,尤其是樂視汽車。

科技媒體虎嗅網從一位要求匿名的樂視內部人士處得知,賈躍亭去了美國,追逐他的汽車夢去了,而考慮到他目前專心撲在汽車上,他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留在美國。

在今天,仍然有不少業內人士給予賈躍亭很高的評價。一位創業者在他微信朋友圈說:我挺欣賞賈躍亭的,才華也有,勤奮也夠,樂視的大邏輯也沒問題,向死而生回來後all in的決心也足。缺了點時勢與運氣以及豬隊友一群。那些笑樂視的人可以自己掂量下,人家商業模式的起點幾乎就是你商業模式的終點。

虎嗅網的一位作者認為,樂視的命運不在賈躍亭手上。他舉例,在賈躍亭上一次遭受劫難的2014年,他在香港接受《財經》雜誌採訪,語句就透露出了這個意思。

在瞭解樂視歷史的業界人士看來,賈躍亭多年來深諳資本運作和政商關係,從山西垣曲到太原再到北京,遊走在監管和政策的紅線內外。樂視昨日成功受益於此,今日受累也源於此。隨著事態發展,樂視和賈躍亭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正在逐漸顯現。樂視的命運,已不全在賈躍亭的掌握之中。


市井財經


有一句話叫:看熱鬧不嫌事大;

還有一句話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相信經過了這段時間,大多數人都應該知道樂視網、賈躍亭、孫宏斌、跌停……但只知道這些是遠遠不夠的,看問題怎可只看表面,更別說這些連表面都沒看清的圍觀群眾了。

就比如今天,樂視漲停了,你截圖po到朋友圈,大抵會得到以下幾種評論:

怎麼還能漲呢?

樂視還沒完呢?

怎麼這麼多接盤俠?

債能還上了?

老賈何時回國?

……

你真當老賈、老孫、老柳們都傻嗎?自己幹什麼自己不知道嗎?一百多個億說不要就不要了?擱你,你幹嗎?拿概念說,影視、體育、手機、電視、汽車……沒一個不在風口,何況影視還在賺錢,還有電影沒上映,就連剛剛熱播的《戀愛先生》也都該植入植入該走完合同走完合同,還有應收……

那為神馬願賭服輸?取消重組?你看看樂視股東佔比就明白了。儘管老賈極不情願的辭去了董事長,老孫極不情願的成為董事長,但老賈依然以百分之二十好幾佔據了大股東的位置。所以新樂視要想做動作,必須先把老賈洗出去,唯一的方法就是終止復牌跌停達到平倉線。

所以,等大局穩定之後,該有的動作還是會有的,慢慢等吧。只要你熟悉A股玩法,再差的股票也有機可投,就看你能不能把握時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