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之限下的如火熱情——走進南開區檢察院偵查監督科

七日之限下的如火热情——走进南开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七日之限下的如火热情——走进南开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
七日之限下的如火热情——走进南开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七日之限下的如火热情——走进南开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

走進南開區檢察院偵查監督科的辦公室,會被這裡緊張高效的工作氛圍瞬間感染。辦公桌上堆積著厚厚的卷宗,偵監幹警們專心致志,埋頭處理著手裡的案件。

翻閱資料的聲音,敲打鍵盤的聲音,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彷彿是一段動人的旋律,在午後的陽光下,氤氳在空氣中。

偵監工作一頭連著公安機關,一頭連著審查起訴,需要嚴格、細緻地把關。可是每個案子只有七天的辦案期限,工作內容的繁雜和強度超乎想象。

就是在這間辦公室裡,每個人頂住壓力,與時間賽跑,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SEVEN七日之繁忙

加班已是常態

成就感勝於一切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後的七日以內,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決定。而這個決定,就是由偵監科來完成的。

收案、分案、閱卷、提審、彙報案情、作出是否批准逮捕決定,不管案子是否疑難複雜,這六個程序都要在七天之內完成,這七天也包括所有的法定節假日。可以說,從收案的那一刻開始,倒計時的秒針就在每個人心中滴答滴答地轉了起來。

七日之限下的如火热情——走进南开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

偵監科副科長甄君瑋總是把“習慣了”掛在嘴邊,被問起平日的辛苦程度,一臉的不以為然。實際上,整個偵監科的每個人都是如此。由於辦案時限的限制,每逢重大節日,提捕案件必達高峰,有時一天提捕案件20餘件,每位辦案人員手頭有案件四五件,基本上要求辦案人員一天結一件案件,所有人都是加班加點完成工作。而當遇到專案時,還需要大家聚在一起加班加點。

“今年5月有兩個涉眾的專案時間碰到了一起,嫌疑人一共有80多名。”甄君瑋回憶,其中一起專案,在公安機關偵查過程中,偵監科科長李鐵就提出了要提前介入的要求。

“我們提前介入,根據具體案情給出逮捕標準,為後期工作打下基礎。”儘管如此,該專案首批19個案子共有20名嫌疑人,週五收案,週末誰都沒有休息。“這沒什麼,我們加班是常態,而且越到節假日越忙。你想啊,人可以休假,公正二字可不能休假。”

甄君瑋的助理孫健送來一摞厚厚的卷宗,讓人感嘆這項工作也是個體力活兒。一本卷宗少的幾十頁,多則上百頁。整理證據、瞭解案情、梳理疑點,還要趕赴看守所提審,他們要把這些卷宗“啃”得透透的,為的就是不放過任何線索,做到不枉不縱。

七日之限下的如火热情——走进南开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

SEVEN七日之用心

高速又要高質

熱情之心不減

不枉不縱四個字說起來簡單,但要落在每一個案件中,就要十二分的用心。所以“快”只是工作需要,“準確”才是工作目的。早一日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決定,案件就可以早一日進入審判程序,由法院依法作出裁決,使嫌疑人頭上懸而未決的利劍早一日落下,更有利於保障他們的訴訟權利。

七日之限下的如火热情——走进南开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

認真、耐心接待來訪群眾

楊海雲在南開區檢察院工作已有15個年頭。在她收到的許多錦旗中,有一面是一名書畫家送來的。“他的一個朋友存了一幅畫在他那裡,可後來說是他偷了這幅畫。”楊海雲仔細研究了卷宗,發現若干疑點,最終的結論是不批准逮捕。“這個畫家當時很激動,因為他本來就很委屈,更擔心這件事會對他的事業有毀滅性的打擊。送錦旗來的時候都哭了,還要送畫給我們院,被我們婉拒了。”

楊海雲也遇到過面對如山鐵證還妄圖推翻口供的犯罪嫌疑人。所以每次去看守所提訊前,她都會一絲不苟地研讀卷宗,有針對性地製作訊問提綱,對犯罪嫌疑人有的放矢地進行訊問,以便更加全面地瞭解案情,面對各種突發狀況。很多時候,不立案的決定會讓很多當事人無法理解和接受。

甄君瑋回憶起自己經手的一個案子,當事人起訴天津市某醫院,稱其丈夫的一張X光照片在該醫院被偷,導致手術失敗,丈夫癱瘓在床。“但實際上經過調取樓道監控,根本就沒有人進入病房,X光照片不可能被偷。而且出具的鑑定報告,也已經很明確認定這不是醫療事故。”

那天下班,當事人在檢察院門口等甄君瑋。“一直在說她不服氣,不認可我們的結果。”甄君瑋笑著說,“從下午6點一直說到了晚上8點,後來她說她累了,我們就給她買了晚飯,一邊給她解釋相關法律規定,一邊安撫她的情緒。”最終,當事人接受了現實。

“雖然有時候從情感上也會同情對方,但還是要以法律為準繩。”甄君瑋表示,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當事人,“熱情接待”是他剛入行時,“師傅”教給他的工作態度。

七日之限下的如火热情——走进南开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

SEVEN

七日之傳承

精神薪火相傳

責任重於泰山

當年“師傅”教給甄君瑋的經驗,如今他也會在平日的工作中,傳給新來的年輕人。孫健和王國統是偵監科的兩名助理,雖然每天工作強度很大,但他們時刻不忘跟前輩“取經”。

七日之限下的如火热情——走进南开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

在堆積如山的案卷中查閱資料

楊海雲跟助理說得最多的就是“打鐵還需自身硬”,練就一身過硬的真功夫,多棘手的案件都能應對自如。“知識的更新變化越來越快,時效性越來越短,一個人的教育已經由過去的十幾年的學習延伸為終身學習。”楊海雲說,“特別是我們從事法律工作的檢察官,因為我們工作所依據的法律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不斷完善,這就更要求我們要不斷地、經常地學習,才能適應工作要求。要終身與學習為伴,與知識相待,生命不息、學習不止,要活到老、學到老。”

楊海雲的家就在南開區檢察院旁邊,下班後回家吃個飯再回來加班,對她來說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副科長王羽菁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高強度的工作讓她很難顧及家庭,所以她常感激自己的父母能夠一直陪伴孫輩。

每一位前輩嚴謹細緻的辦案態度,任勞任怨的奉獻精神,也令他們耳濡目染。“不管案子多多、多複雜,都來不得一點兒馬虎。因為放縱任何一名犯罪嫌疑人或錯捕任何一名無辜者,都是對法律的褻瀆,都是我們工作的失職。”孫健說道。

在七日之限中,他們“鐵肩擔道義,揮劍懲兇頑”,以正義和責任之心,成為案件的“把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