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兒童散光問題匯總(二)!

許多家長在諮詢孩子弱視的時候,經常會問到一個問題——“我的孩子弱視治好了,散光會沒有嗎?” 其實,散光作為眼屈光的一部分, 度數增減與弱視是否治癒並無直接關係。散光,更多反映的是眼屈光的聚焦問題,而弱視更多是視網膜成像或視路傳輸問題。

今天,北京康欣悅目的小編把多年來家長常見的一些散光問題彙總起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常見的兒童散光問題彙總(二)!

四、高遠的孩子,適度有點散光是好的,怎麼講?

I、遠視過大的孩子,本來眼球前後徑和上下徑的比值小於1,即各子午線上的半徑是有差值的,所以散光是客觀存在的;

II、高度遠視的孩子,散光的存在有益於正視化,也就是降低遠視度數;

III 從生物遺傳和光學角度來講,這種遠散造成的光學傳導反應給大腦的信息是:眼睛要長得圓溜些,會促進眼球前後徑的增長(遠視+遠視散光形成的焦點和焦線都是在視網膜後,而眼球的發育,就像向日葵,是跟著太陽--眼球是跟著焦點方向發育的)。

五、通常,什麼情況下會出現較大的散光波動?

I 檢測條件,孩子的調節力比較強,比如有無散瞳,晶體等散光是否中和或疊加角膜散光影響最後的綜合散光度數差異;

II儀器誤差,一般25-50度都有可能,或檢測的所在散光軸位出現變化;

III 孩子檢測時狀態,比如距離,是否眨眼過於頻繁等也會影響結果;

IV客觀驗光各屈光介質散光度數不變,但同等視力條件下配鏡大夫散光度數低配、高配或等效球鏡轉換;

常見的兒童散光問題彙總(二)!

六、散光會不會出現確切變化?

會的,幾種情況如下:

I)手術、外傷或遺傳發育:飛秒激光光爆破形成波前象差或手術角膜切削及外傷眼部磕碰會導致部分散光增加或減少狀況,發育遺傳如圓錐角膜等;

II)視頻終端:視頻化對於弱視,是有所幫助;但是對於不同的屈光狀態(近視、遠視、散光等)影響不同。總體來講,人的眼睛一分鐘要眨眼15次左右,如長期過度專注小視頻,眨眼次數會有所減少,角膜易乾燥,加劇散光,同時,很可能因距離過近加劇近視或過快消耗遠視儲備。總體來說,視頻終端要注意頻率和強度,尤其是無弱視的孩子,能減則減,能免則免;對於有弱視的孩子,遠視過量的20-30分鐘可以適度考慮,近視、散光或遠視儲備不足的孩子如有弱視,最好選擇中醫方法調理弱視,如按摩、貼耳豆、王氏梅花針等,如果要用,也儘量控制在15分鐘以內。

常見的兒童散光問題彙總(二)!

七、多少度散光算重度?

根據散光的程度可以把散光分成4種類型:

輕度: 低於100度

中度: 100--200度

高度: 200-- 300度

重度: 大於300度

也有部分視光培訓學校把100度以下劃為微度,低度100-150,175-250度屬中度,275度以上是高度。總體來講125度以下好些,但也要看散光性質(一般學齡前孩子有正常的遠視儲備和100度左右遠視散光也屬正常,部分是生理性的),但每個人所能容納和中和的程度有時有很大差別。即使成人其實絕大部分人也都或多或少存在散光,但個體對於散光的容納度實在差異很大,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50度散光不加上柱鏡,視力就差異很大,有些上百度散光加了柱鏡,反而視力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