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市科技局:新品種、新科技 讓農民「土裡淘金」

鄧州市科技局:新品種、新科技 讓農民“土裡淘金”


2018年9月11日,趙集鎮黑白窪村的鄧州運河農業合作社試種的黑稻穀,到了收割期,鄧州市科技局負責同志、市億金公司的技術人員和趙集鎮負責同志來到收割現場,查看收穫情況。


鄧州市科技局:新品種、新科技 讓農民“土裡淘金”


種植戶白雲清告訴記者,今年他們合作社通過億金公司引種黑水稻,試種100多畝,在科技局和億金公司的指導下,施肥、病蟲害防治、澆水等方面都嚴格按照要求作業,農作物長勢良好,收益很可觀。


鄧州市科技局:新品種、新科技 讓農民“土裡淘金”


技術人員介紹,黑米的畝產量不高,但是單價卻比普通水稻高3倍左右。黑水稻畝產量在500斤上下,按照市場上的價格,每畝收益將在5000元左右。種植普通水稻的每畝收益2000元就已經了不起了。

“我們打算走精品路線,將黑稻穀脫粒後,挑選粒大子飽的,精品包裝,銷往外地和超市,這樣下來,每斤就可以達到20—30元。待試種技術成熟,我們將在全村乃至全鎮推廣,使大家都可以增加收入。”白雲清自信地說。


鄧州市科技局:新品種、新科技 讓農民“土裡淘金”


一車車滿廂的黑稻穀,讓大家樂開了花。


鄧州市科技局:新品種、新科技 讓農民“土裡淘金”


稻穀收穫了,稻稈也有大用處:可以二次加工,用來編織精美工藝品。收割時,提前告知操作收割機的師傅,要把稻茬留短,保持稻稈的長度,給編制工藝品留足空間。


鄧州市科技局:新品種、新科技 讓農民“土裡淘金”


隨後,科技局一行又來到羅莊鎮高莊村雜交稻“武香880”示範基地和十林鎮湯河村的千畝“金斤豆”示範基地,查看了水稻和大豆的長勢。

“近年來市科技局,通過培訓科技特派員,充分利用科技特派員團隊的人才、技術優勢,按“基地+科技特派員+貧困戶(農戶)”的模式為“三農”服務。通過建立各類科技示範基地,提供全程技術服務,實施產業扶貧、科技扶貧,不斷加大新品種、新技術在農村的集成示範與推廣應用,以此帶動全市農業產業發展。”科技局負責同志表示。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的就是轉變農業發展思路,用科技改變生活,讓農民從土地裡淘金,靠勤勞來致富(鄧州頭條 李中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