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影業這三年:攜手30+戰略合作夥伴,讓網際網路爲影視打工

作者 / 曹樂溪

9月17日是並不平淡的一天,阿里投資者大會在杭州如火如荼舉行,《涼生》和《橙紅年代》當晚開播;颱風山竹終於退場,但恐怕也捲走了本應屬於《反貪風暴3》在南方影院的上千萬票房。

但對於影視文娛行業,當天最重要的活動可能是騰訊影業年度發佈會。也許是大學時擔任過藝術團話劇隊隊長一職,讓頗具文藝情懷的騰訊影業CEO程武選擇了917,來完成每年與近千名業內人士的一期一會。

騰訊影業這三年:攜手30+戰略合作伙伴,讓互聯網為影視打工


一口氣發佈6大系列文化產品、40+個影視項目,與北京文化、橫店集團等30多家平臺和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推出古龍新影像計劃......不出意料在活動後,程武被媒體記者團團圍住,走出採訪間的路步履維艱。


騰訊影業這三年:攜手30+戰略合作伙伴,讓互聯網為影視打工


騰訊影業如何看待過去三年的成績與試錯?背靠BAT生態的互聯網影業,是否在通過綁定內容方完成跑馬圈地?項目合作伙伴中出現愛奇藝和阿里影業,是戰略發展使然,還是資本寒冬下的抱團取暖?從泛娛樂到新文創,互聯網到底給影視行業帶來了什麼?太多的問題大家想知道答案。


騰訊影業這三年:攜手30+戰略合作伙伴,讓互聯網為影視打工


三年“扎馬步”

成立大夢、黑體、進化娛樂和漫宇工作室,擁有創制、宣發、IP版權打造、IP授權衍生四大業務板塊,還成立了騰影發行,這讓從互聯網跨入影視三年後的騰訊影業,業務架構上看起來越來越像是正統的影視公司(點擊複習今年騰訊UP大會文章)。


騰訊影業這三年:攜手30+戰略合作伙伴,讓互聯網為影視打工



但一路成長伴隨的爭議並未消泯,其中既有手握上百個大IP、但改編成績不如預期的外界質疑,也有面對騰訊這樣的平臺型大公司強勢入局、“所有影視公司都要為BAT打工”的業界恐慌。

程武看得很冷靜。他認為對騰訊而言,頭三年就是用來扎馬步的,通過主控與參投結合,在探索IP全產業鏈開發的模式上不斷摸索。審視過去三年,騰訊影業在長線內容佈局、影視人才孵化、連接優秀夥伴、創新探索機制等方面運籌帷幄,不孤立做影視的理念發展至今,已經讓騰訊影業成為了基於新文創文化生態的影視內容平臺。


騰訊影業這三年:攜手30+戰略合作伙伴,讓互聯網為影視打工


反觀騰訊互娛旗下其他業務同樣如此,騰訊2003年涉足網遊,花了6年時間做到行業第一;騰訊動漫2012年成立,剛開始完全不以盈利為目的,5年後才從盜版氾濫的市場中為原創國漫拼出一條路,讓中國觀眾養成了付費觀看動漫的習慣;網絡文學行業的龍頭公司閱文集團,成功上市前更是經歷了數年起伏。

2018年算是騰訊影業成績初步進入驗收期的轉折點,一個明顯的感覺是今年騰訊影業的項目變多,從年初的《熊出沒·變形記》、《頭號玩家》到近期的《西行紀》、《反貪風暴3》,在未來一年多,還有《影》《面向大海》《慶餘年》《古董局中局》《終結者》《毒液》等33部影視作品上線,主投主控的項目佔據了更高比例。


騰訊影業這三年:攜手30+戰略合作伙伴,讓互聯網為影視打工


另一個感受是劇集數量進一步增多,甚至超過了電影項目。是不是因為電影市場風險過高,增加B端變現的劇集項目一定程度上規避風險?騰訊影業副總裁兼黑體工作室總經理陳英傑認為,這其實是騰訊影業劇影聯動戰略的結果,“未來我們工作室的作品,當你看到一部劇兩三個月以後,它的電影就會跟你見面”。

他也坦言,最開始騰訊影業在劇集佈局上並沒有那麼多:“這兩年隨著互聯網的崛起,對劇集的整體需求量要比3年前更多。電視臺一年能播的就是10-15部,如果加上週播劇,可能就是在60部左右的作品。但今天的新媒體平臺觀眾的需求量會更大,騰訊影業是一家與時俱進的影視公司,它必須要在這塊面對今天的觀眾需求提供不同產品,所以劇集在產量上有提速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比起三年前零基礎切入影視行業的青澀,以及業內人士的普遍觀望遲疑,今年以戰略合作伙伴身份為騰訊影業站臺的影視公司,已經多到碩大的舞臺都擠不下的地步。大合影之後,程武目送每位合夥人下臺,“謝謝,”他拍著他們的肩膀鄭重說道。

一方面經過不斷的項目歷練,騰訊影業內部孵化人才與培養青年電影人的機制仍在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張藝謀、黃建新、陳國富等資深電影人的加盟則更像是信任背書,向業界印證騰訊影業的願景是與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探索協同、開放、共融共生的泛娛樂新生態。


騰訊影業這三年:攜手30+戰略合作伙伴,讓互聯網為影視打工

戰略合作伙伴:

互聯網影業的圈地運動開始了麼?

也恰是在三年前的“互聯網+中國”峰會上,騰訊創始人馬化騰說:騰訊只做兩件事,連接與內容。

騰訊影業作為新文創生態下、專注於優質影視作品打造的內容平臺,開放與鏈接是其重要的基因。成立三年來,騰訊影業已經吸納了超過30個志同道合的戰略合作伙伴,其中既有騰訊動漫、閱文集團等騰訊互娛內部體系的“兄弟們”,也有騰訊視頻、愛奇藝、橫店集團等平臺型企業,以及工夫影業、新麗傳媒、北京文化、歡娛影視等海內外的內容型創制公司。


騰訊影業這三年:攜手30+戰略合作伙伴,讓互聯網為影視打工


乍一看,這樣的嫡系+外部合作與今年愛奇藝世界·大會上,以愛奇藝平臺為核心的合作伙伴關係架構異曲同工。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明確表示,愛奇藝自制團隊屬於“親生”,愛奇藝投資的公司以及戰略合作伙伴則是“親朋好友”。“我們希望普通的合作伙伴經過合作,也逐漸地往裡圈靠攏”,大家共享資源利益,為用戶提供創新內容。(點擊複習愛奇藝世界大會內容)

但騰訊影業的做法,則是打破所謂的同行相輕,為項目尋找最適配的合作伙伴。在此次公佈的戰略合作平臺中,不難發現既有騰訊視頻也有愛奇藝,後者將與騰訊影業在《烈火軍校》《黃金瞳》等項目上進行合作。

“我們都是坦誠基於內容合作,這裡面有不同的側重點和類型選擇。”程武表示,與騰訊視頻和愛奇藝的合作,都是經過了充分溝通。“我們跟(楊)偉東、(樊)路遠他們也有合作,比如《面向大海》這個項目阿里影業參與出品,播出平臺則是愛優騰都有。我們的心態是非常開放的,只要是能打造出好作品,我們願意和所有公司合作。”


騰訊影業這三年:攜手30+戰略合作伙伴,讓互聯網為影視打工


比起三年前的虎視眈眈,如今幾家互聯網影視公司已經摸清了各自的短板與優勢,開始朝著不同方向發展:阿里影業專注做基礎設施建設,愛奇藝影業堅持做主控項目,樂創文娛確立影文、影視、影品、影遊和影旅聯營的“飛輪模式”,騰訊影業則不孤立做影視,打造以IP為核心、影文漫遊等緊密聯動的娛樂內容生態。

程武當年說過的“互聯網公司為電影打工”一語成讖。而在他看來,目前互聯網影業所做的還遠遠不夠。

“pony提出過’互聯網+’的概念,互聯網從早期相對獨立的狀態,如今變成了各行各業的水和電。但對影視行業而言,我們帶給行業的劇烈變化還沒有到來,現在發生的是大數據、用戶觸達和觀劇平臺的幫助。比如現在年齡比較大的老年人包括我媽媽,70歲了都在用IPad玩遊戲、追劇,前段時間我還跟她溝通過《延禧攻略》的感受,”他笑道。

程武以網絡文學舉例,基於互聯網的文學創作,從傳統的一次性創作、被動被用戶選擇變成了持續連載,形成了作品、作者和讀者的創作社群。“這種情況下用戶粘性、大家投入的情感力度,和對作者的創作啟發是完全不一樣的,它是一個不斷迭代碰撞,持續性地創作、分享、互動、變現的循環過程。我期待將來互聯網能夠帶給影視行業這樣的變革。”


騰訊影業這三年:攜手30+戰略合作伙伴,讓互聯網為影視打工


從黑白默片到視效3D時代,影視行業的發展從來都離不開科技的進步,今年由騰訊影業參與中國區推廣,斯皮爾伯格的電影《頭號玩家》,更是讓人們感受到VR與沉浸式娛樂的魅力。

“幾年前,陳可辛導演曾經說影視的未來是遊戲,但不是狹義的遊戲。”程武認為,不止是未來影視與遊戲的互動,互聯網和新技術的加入,應該可以給影視行業帶來更多創作上的可能性,降低一次性創作的系統性風險,同時給觀影用戶更為豐富多樣的體驗感,而這也是一直定位於“科技+文化”型企業的騰訊的使命。


騰訊影業這三年:攜手30+戰略合作伙伴,讓互聯網為影視打工

互聯網為影視打工:

騰訊影業會成為滋養行業的“水”麼?

那麼目前的騰訊影業,對於影視行業的建設性意義是什麼?

時光倒流回2011年7月,在第七屆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上,程武首次提出了“泛娛樂”的概念,即以IP運營為軸心,以遊戲運營平臺和網絡平臺為基礎,跨平臺多領域的商業拓展模式。

騰訊自主開發的兒童遊戲《洛克王國》,成為他們試水的第一個項目:除了圖書繪本、衍生品授權、電視節目等,4部動畫大電影累計獲得超過2.2億票房。

如果說阿里大文娛一直在做板塊震動式的大調整,那麼騰訊做文娛的思路似乎更傾向於由內向外的平穩裂變。

背後的邏輯其實很簡單,圍繞IP核心進行開發,文學和動漫在講故事和立人設方面最有效、成本最低,適合作為IP的源頭;遊戲的商業模式成熟,可以作為IP的強力變現渠道;而影視則是IP影響力突破圈層、在大眾範圍爆發的關鍵。因此影視、遊戲、動漫、文學自然成為了騰訊互娛的幾大關鍵業務板塊。

今年的up大會上程武提出新文創概念,即以 IP 構建為核心整合影視、文學、動漫、遊戲等業務,聯動行業夥伴和資源,打造屬於中國的文化符號。開發具有長線生命力的IP,更強調對“文化價值”的考量和推動產業升級的意義,這是與以往泛娛樂開發,單純注重快速商業變現的理念最大的區別。


騰訊影業這三年:攜手30+戰略合作伙伴,讓互聯網為影視打工


用最淺白的話來講,對影視內容創作者而言,騰訊影業的優勢在於手握大量頭部優質IP,而且不以追求短期利潤回報為目的,不斷探索創新機制的構建。比如《慶餘年》5季劇集開發、影劇遊全聯動的模式;開發古龍作品版權時,通過大數據和用研系統挖掘年輕人對於經典武俠的關注點;還有《藏地密碼》製作先導集、季播劇面向全球預售,都是IP運營增值的新嘗試。

縱向拓展上,經過3年的扎馬步,騰訊影業具備了創制、宣發、IP 管理和授權等多維度的業務能力,能夠匯聚多方資源,拓寬IP的變現渠道。今年剛成立的騰影發行線下團隊已經超過60人,可以覆蓋中國內地85%的票房份額地區。騰訊影業的授權部門則積極探索商品授權、品牌跨界、渠道授權和空間授權四大模式,解決國產影視票房倒掛、後端變現單一的痛點。

確實,經過6年的泛娛樂生態佈局,騰訊影業背靠的騰訊互娛在文學、動漫、遊戲、電競等各領域也已經佔據頭部交椅,也為不孤立做影視打下了堅實基礎。

不過儘管如此,程武仍然將成立三年的騰訊影業比作“小學生”,在電影市場中摸爬滾打難免交出學費。他談到自己的幾點感受:中國電影工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電影爆款與黑馬頻現,但難掩電影模式、技術、體驗等方面的突破匱乏;市場急功近利,不惜弄虛作假。

“但我想說的是,即便如此,那又怎樣?”在影視寒冬論與中國電影市場狂飆突進的撕扯間,程武反而愈發鎮定。“很多人問我怎麼看,我想說我們看到的是泡沫正在褪去,理性正在迴歸。整個行業開始進入口碑致勝的時代,要面對日益細分的受眾群體和越來越多元的需求。”

正如昨晚發佈會“若水共生”的主題取自《道德經》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滴水穿石需要時間,而“騰訊影業最大的投資就是耐心,”程武堅定地認為。“縱觀人類歷史發展的浩瀚星空,會發現那些最璀璨的都是關於真善美的故事,而騰訊感到非常有幸,能夠成為講故事的人、成為造夢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