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空加持 油價或進入下行階段

由於受到多重利空因素的影響,週一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挫,目前市場正在考慮美國可能釋放全球原油儲備、以及原油供應出現復甦勢頭之後供需之間的關係是否會改變。

多重利空加持 油價或進入下行階段

國際原油價格大跌不已:WTI收盤跌至68.06美元/桶,跌幅為4.15%,至三週以來最低。布倫特收盤跌至71.84美元/桶,跌幅為4.63%。令油價承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據外媒報道,美國財長努欽(StevenMnuchin)表示,在對伊朗重新實施制裁問題上,美國考慮豁免一些國家進口伊朗石油,以避免對全球原油市場造成破壞。姆努欽在從墨西哥回國途中對記者表示:"我們希望都能將(從伊朗的)石油購買量降至零,但某些情況下,如果無法立即做到,我們會考慮例外情況。"

在此之前,美國意欲對伊朗進行"零容忍的制裁",並要求各國將從伊朗進口原油的數量降至零,市場擔心若這一制裁生效,伊朗的原油產出將會減少進一步可能造成原油供應的短缺,受此影響,原油價格快速上漲,但目前市場對這一問題的擔憂隨著美國政策可能的放寬而漸漸消散,油價也出現了回落的趨勢。

另一方面,有消息稱美國特朗普政府正在積極考慮動用美國戰略原油儲備,由於快速上漲的油價令共和黨的政治壓力陡增,而在中期大選前若能平復過高的油價將緩解特朗普政府的政治壓力。目前,是否釋放美國6.6億桶原油戰略儲備的決定尚未做出。據稱美國政府在考察一系列選項,包括先釋放500萬桶原油作為測試,或者進一步釋放3000萬桶原油;在有其他國家配合的情況下,也不排除釋放更多戰略儲備的可能。這一措施可能會對市場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令原油價格短線走低,從而達到特朗普"現在就降油價"的要求。

除此以外,原油供應中斷的擔憂正在逐漸消散並出現復甦的勢頭,利比亞在上週收回了港口的控制權,原油供應逐漸恢復,利比亞Waha油田稱將以2萬桶/日的速度恢復產出,沙拉拉油田也將以13萬桶/日的速度產油。外媒稱利比亞的EL-FEEL油田產量將升至7萬桶/日;而沙特也響應了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歐佩克增產以控制石油價格的呼籲,可能在8月再度進行增產;另外在"普特會"之後,有分析認為,雙方有可能在聲明中提及俄羅斯進一步增產以填補油市供應缺口的意願。市場人士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有很大的可能"承諾將俄原油增產幅度提高至高於此前歐佩克與非歐佩克國家的增產水平。

由於受到多重利空因素的影響,原油價格週一大幅走低,儘管目前供應面並不缺乏看漲的消息,但這些消息已被美國或釋放儲備原油的報道所打擊,未能對油價產生有效地支撐作用。在市場對原油供應的擔憂逐漸消散後,目前的多重利空因素可能打壓油價繼續下滑。本輪計價週期內,國際原油主線下滑。儘管受到個別產油國或因制裁、或因內政動盪導致的原油產量存在下降的風險,對油價形成提振,但隨著利比亞意外宣佈恢復原油生產及開放港口,疊加OPEC表示該組織6月原油產量高於需求預估等,給油市帶來重創,令市場一時反應過度,出現了劇烈的下滑,之後伊朗原油供應面收緊預期支撐市場溫和反彈。

受原油大幅下挫影響,本輪變化率由正轉負。變化率-1.18%參考油種均價73.97美元,對應汽柴油價格下調40元/噸。短期內國際原油走勢不排除試探性小幅走低,因此,本輪零售價下調與擱淺概率並存。

就國內市場來看,原油的意外大跌,令購銷雙方均持觀望心態,國內各地區主營多數維持穩價政策,但因前期銷售普遍欠佳,隨著出貨承壓,部分側重趕量,適度壓價促銷或暗中加大優惠力度。但消息面的動盪,加劇了下游悲觀心態,業者多看空後市,消化前期備貨為主,剛需小單為市場成交主流。

後市來看,國際原油或有震盪性小幅回落,變化率將維持負向區間波動,消息面利空發展。供應面而言,國內主營煉廠以及地方煉廠開工率均存下降趨勢,其中地方煉廠或再創年內新低,市場供應面呈收緊態勢。而需求面亦不樂觀,全國高溫多雨天氣頻繁,戶外作業開工受限,柴油市場需求疲軟;汽油雖處於傳統旺季,但市場需求不及預期,整體銷量提升有限。整體來看,成品油供需矛盾仍較為突出。各方交織下,利空佔優,且進入中下旬,主營銷售壓力漸增,出貨心態積極,故本週成品油行情或仍有下探空間,但因需求不一,汽油價格或相對穩定,主營銷售政策維持靈活,大單均存寬鬆商談空間,但下游謹慎心態難消,市場交投提量不易。原油或有震盪性小幅回落,變化率將維持負向區間波動,消息面利空發展。整體來看,成品油供需矛盾仍較為突出。各方交織下,利空佔優,且進入中下旬,主營銷售壓力漸增,出貨心態積極,故本週成品油行情或仍有下探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