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改多出的150元,竟是我工作10年來的首次漲薪!

稅改多出的150元,竟是我工作10年來的首次漲薪!

文|趙曉璃

寫在前面的話:

前幾天,個稅改革的消息塵埃落定,就有讀者在後臺給我們發來一段長長的留言,大意如下:

“曉璃老師,我今年快35歲了,畢業後一直呆在一家單位做了十年,在一線城市拿著一萬元左右的工資。

個稅改革後,我算了下,自己每個月多了150塊,竟然心生一絲悲涼。

如今我才意識到,自己竟然不溫不火地在這裡呆了10多年;和剛來那會兒不同的是,我結了婚也生了娃,精力沒有之前好了,各種牽絆更多了。

明知道最近單位效益不景氣,但畢竟是個大公司,人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我也一直沒捨得離開。

現在想來,我該是有多失敗啊!

每天做著畢業一兩年的新人足以勝任的工作,我的工資多年來幾乎沒有漲過。現在因為個稅改革多出這150塊,竟然成為我這麼多年來的首次漲薪,我真覺得自己的職業生涯就是一場諷刺!

曉璃老師,你說我該怎麼辦呢?”

今天這篇文章,試圖分析以下幾個問題:

  • 在職場初期,如何衡量一份工作的好與壞?

  • 如何尋求更多的機會和可能?

  • 如何立足現實,成就一份不可替代?
稅改多出的150元,竟是我工作10年來的首次漲薪!

80%以上的中年淒涼,

源於低水平的重複勞動

從我經手的職業案例來看,人到中年倍感淒涼的,絕大多數源於年輕時不曾意識到,自己開始的這份工作究竟意味著什麼?

很多人選擇聽從了家人的安排,或者迷信所謂的穩定,抑或被一些單位表面的光鮮所吸引,就這樣倉皇而懵懂地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在這份職業生涯中,你也曾察覺到些許不對勁,但很快,這種念頭就被“穩定壓倒一切”的觀念鎮壓下去了;以及那句“離開了這裡又能到哪裡找到更好的工作呢?”瞬間讓你陷入到巨大的自我懷疑中,離開的念頭一次又一次作罷......

生活就像一趟急速行駛的列車,戀愛、結婚、生子等人生大事隨之一件件壓來,你還來不及喘氣,就這樣被日子推向了中年。

等到了中年,生活開始露出它猙獰的一面,之前偷過的懶、被浪費的時光以及你曾經跳過的彎路隨著“年齡紅利”的消逝變成了前進路上一座座看不見的大山,它像巨石一般就壓在你的胸口,在你午夜夢迴的時候,死死扼住你的喉嚨,讓你連掙扎的氣力都沒有了。

很多人共同的懊惱就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如果當時,我能夠堅定自己的想法,選擇一份喜歡的工作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

如果後來,我能夠精進努力,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發掘自己的優勢;

甚至,我當時真的一走了之,放下這份安穩,逼自己一把......

也許,就不會像今天這樣被動而無力了。

如果此刻看這篇文章的你正值20多歲的絕好年華,請耐心看完,不要重蹈覆轍。

稅改多出的150元,竟是我工作10年來的首次漲薪!

一開始的懵懂再正常不過,

拉開差距的主要源於三點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的第一份職業起步,往往是伴隨著懵懂而開始的,我們沒有什麼選擇,不論是出於現實,還是出於其他原因,選擇的職業並不理想。

但即便同樣懵懂的開始,有人就能做到別開生面,有人只能困守其中。

這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 1、你可曾留意過工作的“外延”?

什麼是“外延”?

通俗說來,就是在工作中,凡事比別人多想一點點,做事比別人多做一點點。

絕大多數工作覆蓋了不止一項工作內容,有人真的能把一份工作做到80分以上,就很可能觸及其他領域,甚至向其他領域拓展。

現實中,很多人的第一份工作都不盡如己意,但有人會沉下心來,把本職工作儘量做好,同時儘可能站在客戶角度提供更多的服務,這樣會迎來越來越多的機會,從而發現自己的擅長或興趣,為後面的發展奠定基礎。

關於這一點,下一段會有真實職場故事分享。

  • 2、艱難的環境下,你可曾積累自己的資源?

工作的意義到底是怎樣的?

很顯然,工作本來就不是用來享受的,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工作是受罪的,是需要修滿“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守的雲開見月明”。

在我剛大學畢業那會兒,不少同學紛紛湧向北上廣,因為他們說,北上廣的機會多。

但也有少數同學沒有如此選擇,有一個就考回了老家的一所學校讀研,當時在很多同學眼裡,這個人腦子一定進水了吧。

就是這位當年考回老家高校讀研的同學,在讀研期間考過了註冊會計師,畢業後留在那所高校當輔導員,同時繼續考博。

十多年後的今天,這位同學已經成為該校的副教授,在積累了十多年的會計教學經驗之後,被某知名網校聘為會計講師,人生更是開掛了一般,不僅有著一份安穩和不錯的職位,更擁有令人豔羨的頭銜以及其他收入來源。

我漸漸明白,任何一份工作更像是一場修行,關鍵在於,你是否在這場修行中積累到了必要的資源,不論是能力也好,人脈也罷,甚至業內的威望等等,

只有想辦法去成為有影響力的人,你才能真正擺脫“職業危機”的困擾,才不至於在人到中年,徒留悽慘與無奈。

  • 3、你可曾殫精竭慮地真正去做好一件事?

在我工作的第八年,蔡大姐的故事讓我震撼了不止一點點。

當時的蔡大姐是一名40歲上下的中年女性,微胖,在孩子上高中的時候,她就積極探索其他的門路,不想再坐班了,她希望未來自己既能賺錢、又能顧得上孩子。

和其他公司會計不同的是,蔡大姐特別有“眼力見兒”,做事也肯動腦子。

有那麼一個下午,她在稅務局窗口辦事,眼瞅著面前這位剛來的工作人員似乎被一個問題弄的焦頭爛額,排隊的人多有怨氣,蔡大姐主動了解了情況,並迅速找到了問題根源,成功地幫這名工作人員解了圍。

蔡大姐說,當年自己在工作的時候,就曾經遇到過差不多的問題,當時自己死磕了幾天,總算把問題給解決了,沒想到那天還能派上用場,幫工作人員解了圍。

就是這位工作人員,後來給蔡大姐介紹了不少代賬客戶;而蔡大姐幫這位工作人員處理問題的功底,就是在工作中磨練出來的。

那麼你呢?

面對每天煩亂不堪的工作,你是想辦法去解決它,還是隨它去呢?

稅改多出的150元,竟是我工作10年來的首次漲薪!

如何衡量一份工作的好與壞?

對於很多人而言,我們都是懵懵懂懂開始了第一份職業。

但問題是,從第一份職業開始,每個人在工作中不同的表現,註定了未來的命運。

如果一份工作不具有延展性,同時晉升空間狹窄或者關係至上,不以能力為導向,等級森嚴,遏制各種工作創意,工作氛圍壓抑,員工普遍死氣沉沉,這樣的工作,還是儘早離開為妙。

如果不是,並且你並不反感現在的工作,渴望有所突破,不妨好好思索關於職業目標、工作外延等問題,從你當前可以做的切實的努力出發。

稅改多出的150元,竟是我工作10年來的首次漲薪!

個人發展路徑固然要規劃,

但更重要的是做!

事實上,每個人的職業之路,與其說是提前“規劃”好的,不如說是一邊積累,一邊拓展起來的。

這裡有重要的兩點需要申明。

  • 每個人只能在自己的能力延展線上發展。

因此,萃取能力才是你我在職場走一遭的重中之重;

  • 能力不是憑空而來。

你可以通過工作本身的延展性拓展能力的延展線,同時通過帶領新人、提升管理能力打造自己的影響力、並整合一切資源讓他人獲利等方法,提升自己的格局和視野,從而獲得更快速的成長與提升。

稅改多出的150元,竟是我工作10年來的首次漲薪!

最怕有心人:

33歲,從4S店銷售員到稅務師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多年前的一位諮詢者阿珍(化名)。

阿珍的職場起點並不高,大專畢業後的她在一家汽車4S店做銷售員,在即將30歲的那年,阿珍感動了切實的壓力,找我做了一次諮詢。

我當時給她的建議就是,儘量在本職工作中拓展外延,發現其他的可能。

諮詢後的阿珍記住了我的話。

她發現,很多客人買完車之後,對於如何辦理保險、繳納多少稅費一無所知,阿珍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只要有人買完車,阿珍就會迅速算好需要繳納的稅費,告知客人需要辦理的流程。

漸漸地,阿珍發現自己對數字似乎頗有感覺,對稅務這塊更是產生了興趣,便開始有計劃地進行學習積累,如今的阿珍成功轉型為稅務師,在稅務師事務所任職。

那一年,阿珍33歲。

想想看,除了在本職工作死磕和他人拉開差距外,你可曾想過主動拓展工作的“外延”,給自己提供多一種可能?

稅改多出的150元,竟是我工作10年來的首次漲薪!

打造影響力:

34歲,從技術員到銷售總監

諮詢者剛子(化名)之前是技術出身,但他覺得每天對著機器,無法獲得想要的發展,便向我尋求幫助。

我建議剛子大膽突破自己,因為剛子在諮詢前一度認為,自己性格內向,似乎無法嘗試銷售等工作。

我告訴他,銷售也可以做到“專家型或顧問型的銷售”級別,即客戶在你這裡,不僅買的是一臺機器,更有專業的解答等服務。

於是,技術出身的剛子諮詢後主動申請調到了銷售部,由於他紮實的專業功底,以及用心解決客戶問題,同時對新人頗有耐心,漸漸地做到了銷售管理的職位。

如今公司業務不斷拓展,剛子剛被提拔為某大區的銷售總監。

這一年,剛子34歲。

稅改多出的150元,竟是我工作10年來的首次漲薪!

系統思維:

遇到困難,你還可以借力

諮詢者秀秀當時在某車間做主管,她工作中最大的障礙就在於,她非技術出身,遇到技術難題,總不知如何是好。

我建議秀秀想辦法集思廣益,必要的時候可以讓出一部分利益,或能走出困境。

諮詢後的秀秀做了一個決定,她自掏腰包,託人找到一位行家裡手幫她攻克了一個技術難題,如今的秀秀被提拔為公司的生產總監,而這位行家是秀秀的“秘密武器”,成為了秀秀的私人技術顧問。

你呢?

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可曾想過讓出一部分利益,去聯結更優質的資源,博取更大的利益?

稅改多出的150元,竟是我工作10年來的首次漲薪!

回到文章最開始的那個讀者問題中來。

確實,不論從現實的牽絆還是個人精力來看,30多歲的選擇比不得剛畢業那會兒,但是,你還是有選擇的。

你可以選擇繼續渾渾噩噩過下去,你也可以選擇重新梳理自己的工作,看看自己的工作有沒有可以拓展的外延?

或者,是否可以嘗試讓出一部分利益,找到行業專家替你把把脈?

再或者去提升自己,哪怕是自費也在所不惜?

以及,如果你真的發現,現實工作已經沒有了上升空間,你依舊可以從現在開始選擇一件事情堅持下來,不論是健身還是閱讀,任何一件對自己有利且願意去做的小事,嘗試數年如一日般的堅持,你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明天的魅力要小於昨天的魅力。由於某些原因,過去不會像未來那樣閃爍出那種無邊際的單調。”——布羅茨基

稅改多出的150元,竟是我工作10年來的首次漲薪!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諮詢案例分析為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成為職業規劃領域為數不多的諮詢實戰及個人發展實用書籍。2018年職業規劃及工作方法乾貨類新書《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已在噹噹、亞馬遜、京東等平臺全面發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