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環保限產影響持續 蘭花科創今年或減收4.5億元

2018年環保限產的影響,比2017年來得更猛一些。近日,山西地區上市公司相繼公告限產對公司2018年度銷售收入預計帶來的影響,而7、8月份快速上漲的黑色大宗商品價格,似乎也折射出了市場對今年限產力度的預期。

上市公司公告受限產影響

9月18日蘭花科創(600123)公告稱,公司近期收到晉城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組辦公室《關於全市重點工業汙染行業實施錯峰生產的通知》,要求“全市重點工業汙染行業實施常態化錯峰生產,從文件下發之日起到2018年“冬防”期開始(冬防期執行“秋冬季”錯峰生產方案),煤化工行業限產30%,巴公區域合成氨生產企業限產50%以上”。同時,根據晉城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晉城市環保局《關於做好2018-2019年“秋冬季”工業企業錯峰生產工作的通知》,要求“煤化工行業採暖季(2018年11月15日-2019年3月15日)限產30%,建議以整廠停產或整條生產線停產的方式執行。”

收到上述通知後,公司根據實際情況研究制訂了具體的限產方案,具體為常態化錯峰生產期間,陽化分公司和化工分公司全面停產,煤化工公司和清潔能源公司限產25%,田悅分公司和丹峰化工公司限產30%,新材料分公司正常生產。採暖季期間,陽化分公司和化工分公司全面停產,煤化工公司限產25%,丹峰化工限產30%,田悅分公司、清潔能源公司和新材料分公司正常生產。

採取上述臨時性限產措施後,預計將減少公司尿素產量約4.75萬噸/月,二甲醚產量0.7萬噸/月,按目前尿素和二甲醚產品市場價格測算,預計影響公司2018年銷售收入4.5億元左右,預計影響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銷售收入2億元左右。

近期公告受限產影響的上市公司,還有同在山西省的山西焦化。

9月14日山西焦化(600740)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臨汾市大氣汙染防治行動指揮部辦公室下發的《關於印發〈臨汾市重點工業企業差異化生產管控方案〉的通知》,要求從文件下發之日起,到2018年“秋冬防”期開始止(即2018年9月初至11月中旬,下稱“非採暖季”),焦化企業結焦時間延長至48小時。

山西焦化表示,按照結焦時間延長到48小時的要求執行,期間焦化廠、化產品回收廠、甲醇廠降低負荷運行,苯精製廠正常生產,焦油加工廠、炭黑廠短期停車維護保養。公司焦炭和其他化工產品產量將會減少,與高負荷相比,預計影響焦炭產量15萬噸/月左右、其他化工產品產量5.48萬噸/月左右,按照目前焦炭和其他化工產品的市場價格測算,非採暖季限產預計影響銷售收入10億元左右。

公告稱,臨汾地區焦化企業限產後,焦炭供應減少,預計焦炭價格呈上漲趨勢,山西焦化將按照焦炭市場價格走勢及時調價。同時,公司將根據“差異化生產”的實際情況加大力度做好生產管控,優化工藝流程,壓縮生產成本,以減少限產對公司的影響。

限產力度或不及預期

今年以來,環保限產不再侷限於採暖季。各地環保督察風聲四起,監察範圍也越來越廣。

卓創分析師朱金枝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曾稱,“藍天保衛戰”高排放產業限制區域不再僅限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增加了長三角一市三省、汾渭平原等區域,涉及城市數量從此前的“2+26”個增加至80個。此外,近期山西臨汾當地也出了系列環保管控措施。作為焦化重點區域,臨汾地區多數焦化企業限產在30%左右,小型企業環保達標情況不好的,限產可達40%。

對比2017年公告的限產措施,蘭花科創2018年受到的影響似乎更加明顯。

此前公司在2017年10月曾公告稱,公司依照《關於印發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做好“秋冬季”工業企業錯峰生產和運輸工作的通知》要求的“全市煤化工企業採暖季限產30%,錯峰生產時間從2017年11月1日00時至2018年3月15日24時”,研究制訂了具體的秋冬季錯峰生產和錯峰運輸實施方案,具體為錯峰生產期間,公司所屬陽化分公司、化工分公司全面實施停產。採取上述臨時性限產措施後,預計將減少公司四季度尿素產量約6.7萬噸,減少公司2018年一季度尿素產量約8萬噸,按目前尿素市場價格測算,預計影響公司2017年第四季度銷售收入1億元左右,預計影響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銷售收入1.2億元左右。

“從上市公司財報來看,受環保限產影響,鋼鐵、煤炭等企業雖然開工率有所下降,但利潤是增長的。”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政策主導行情還是今年的主線。從基本面上看,大宗商品下游包括汽車、家電等今年的銷售都是下滑的,消費指標也在下滑。需求從上半年預期下滑,轉為下半年下滑的兌現,需求端的疲軟已經形成共識。同時,上半年貿易摩擦對出口還沒有形成影響,但下半年如果出口影響表現出來,那麼需求端表現會更差。接下來就看供應端有沒有預期的下跌了。

他認為,對於黑色系商品而言,環保問題是4月份價格企穩以來供應端的強勁推動力。而前段時間傳言環保不再“一刀切”,使得國內期貨市場黑色系受到重挫。雖然官方闢謠說這個消息不實,但目前市場對於環保“一刀切”的觀點已經出現分化。最近很多市場聲音都關注到經濟增速下行,包括國進民退等一些情況,環保對於中小企業衝擊很大,都反映出後期環保政策或有放鬆的趨勢。整體來看環保因素對於黑色大宗商品的利多,後續或將呈現衰減。

程小勇認為,最近下游上市公司財務數據可以看到,利潤增速回落是非常快的。但煤炭、鋼鐵、挖掘等板塊上市公司利潤還是較高的,這種結構性失衡後期會有調整。目前部分商品受到供應的影響,價格還處於高位,但近期一些前期增長較快的商品,目前已出現下跌,比如PTA。今年7、8月份淡季不淡,大宗商品已經持續上漲,如果冬季限產不及預期,或限產力度沒有形成進一步刺激,商品價格將呈現高位震盪狀態,沒有太大的上漲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