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的冬天(二)风不徐来

雾霾天气的自然成因有许多因素,有些报道甚至说是因为内蒙的防沙林和风电工程,导致近地风减少引起的。

个人看法,大环境的变化才是更主要的原因,近地风的减少不会对华东和华南有这么严重的影响。简单的说,我觉得是冬风不徐来或许是更主要的原因。


一,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

原因一:温室效应导致冬季风减弱。

  • 北风大大减弱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是全球其它地区的两倍,导致极地冷气团减弱。

    模糊的冬天(二)风不徐来

  • 西风也变小了 青藏高原冰川积雪融化,高原温度升高。同时,由于太平洋向北冰洋的热通量和淡水通量减少,西太平洋海岸的问题升高,海陆温差缩小,两者间的气压差也随之降低,导致空气流动动力不足。

模糊的冬天(二)风不徐来

模糊的冬天(二)风不徐来

简单地说,冬风减弱,污染物吹到沿海地区就不动了。

原因二: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带来暖冬,进一步使得冷空气势力减弱,空气流动动力下降,出现冬季静稳天气。同时,西北太平洋海水温度升高,冬季暖湿气流又源源不断给东亚大陆沿海地区带来水汽,湿度增加后,污染物颗粒吸湿增长,能见度降低,导致雾、霾的频率增加,程度加重。

模糊的冬天(二)风不徐来

模糊的冬天(二)风不徐来

简单的说,海面给了水汽,让雾天几率增加了,同时由于污染物的存在,污染物颗粒在雾的作用下长大了,容易形成霾的天气。


这一次的文章像挤牙膏。一来工作太忙,二来太久没写,生疏了。希望能够有时间把后续的部分完成。


对比自然的原因,环境污染的过载或许是我们人类可以采取措施的部分。以北京为例,城区面积1200平方千米,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意味着每个足球场大小的面积就有一辆汽车。


污染物不断增加,让自然环境难以负荷,才是我们城市生活环境不断恶劣的原因。我们每一个人都做一点事情,或许世界就会更好。Let's GO ZERO WAST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