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炮兒——UFC康納·麥格雷戈渾身是料


嘴炮兒——UFC康納·麥格雷戈渾身是料

嘴炮兒——UFC康納·麥格雷戈渾身是料


稜角分明的面龐,挺拔修長的身材,霸氣囂張的言論,迅猛如閃電的K O……如果要問誰是U F C 當今最閃耀的明星, 所有人都會說出康納. 麥格雷戈(C o n o rMcGregor)的名字。這個身高1.75米的愛爾蘭人在美國ESPR電視臺評選出的本年度的50位最健壯男運動員中排在3 9 位, 比NBA球星布雷克·格里芬高出11名,而康納·麥格雷戈的比賽體重只有66公斤。如果按平均體重磅數換算,康納·麥格雷戈或許是地球上最強壯的運動員。

嘴炮兒——UFC康納·麥格雷戈渾身是料

8年吃軟飯,一夜成明星

這位曾經在發佈會上“搶奪”金腰帶,將同級別明星拳手描述成“老弱病殘”,通過一系列譁眾取寵行為讓人們注意到自己的28歲愛爾蘭人,閉上嘴走進八角籠後,僅用一拳就KO了統治羽量級10年之久的“疤面煞星”阿爾多,拿到了UFC 羽量級(66公斤)冠軍金腰帶。13秒的比賽時長更創下了UFC歷史最快的冠軍爭奪戰記錄。康納此戰每秒入賬62.2萬美元。2016年《福布斯運動員排行榜》上,康納以2200萬美元收入排在第85位,成為歷史上第一位進入前100位的男子MMA 選手,愛爾蘭中央銀行甚至因此而發行了他的紀念幣。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2016年11月12日,UFC 205首次登陸紐約,在這場註定載入史冊的比賽中,康納升級到70公斤,2回合3分04秒KO了輕量級冠軍艾迪·阿爾瓦瑞茲,同時將羽量級金腰帶和輕量級金腰帶披在了身上,成為UFC歷史上首個雙冠王。加入UFC短短3年時間裡,康納就用大嘴巴和硬拳頭一舉成為了UFC 歷史上最閃耀的明星,而他身上的故事又如同好萊塢電影版般傳奇。

康納小時候從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在鐵籠裡踢人。他最早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足球運動員,但他被足球教練譏諷身材太瘦弱。於是,為了增強身體素質,他走進了拳館。16歲時他徹底迷上了格鬥,雖然為了餬口他做過管道工學徒,但那顯然不是他要的生活。19歲那年,康納放棄了一切,決心成為一名職業綜合格鬥拳手,他甚至因為沒有收入而去領失業救濟金。2008年他遇到了女友狄·戴芙琳,兩人迅速相愛了,女友支持康納追求夢想,省吃儉用供康納吃住訓練。4年之後康納帶著CWFC羽量級和輕量級冠軍金腰帶簽約UFC,開啟了自己的巨星之路。8年時間內,康納在女友的幫助下,完成了從窮小子到世界冠軍的轉變,而他也用成堆的金錢回報狄·戴芙琳。戲劇性的人生經歷,刻骨銘心的愛情,擋不住的金錢與榮耀,這一切是康納用拳頭打出來的。人們迫不及待想知道,康納為何會如此之強?

嘴炮兒——UFC康納·麥格雷戈渾身是料

嘴炮兒——UFC康納·麥格雷戈渾身是料

精準戰勝力量,時機戰勝速度

“他有獵豹般的敏捷,毒蛇般的速度和公牛般的力量。”這是媒體對康納的形容。人們最先關注的總是康納的誇誇其談,這種源自穆罕默德·阿里的心理戰術被他用的爐火純青,但同時他具備兌現自己話語的能量。21場勝利中18場KO,這不僅是技術的完美展現,更是康納獨特的身體訓練體系的成功。對於66公斤級別來說,康納1.75米的身高也許並不突出,但他1.88米的臂展對於所有對手來說近乎是一個噩夢。在這樣一個級別,你無法在身上堆積太多肌肉,真正重要的是如何發揮自己的力量擊中對手。除了穆罕默德·阿里之外,康納的另一位偶像是李小龍。李小龍曾說片面追求肌肉塊的話,在真正打鬥時就會“猶如被鬥牛士耍弄的一頭野牛,或者像一臺破拖拉機追趕一隻野兔。”也許是受到李小龍的啟發,康納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與眾不同的訓練方式,比起彷彿要摧毀沙袋般的千萬次擊打,他創造了全新的格鬥哲學——“精準戰勝力量,時機戰勝速度!”圍繞這兩句話,他開創了自己的訓練體系。“一開始我去拳館都會用很強硬的訓練方式,就像常見的一樣,舉重、擊打重沙袋,野獸一樣叫喊著砸東西。但我很快意識到,在實戰中要打出重擊可能不是這樣的,於是我改變了訓練的風格,更快、更流暢、更精準,最終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戰鬥風格。”康納有兩位教練,一位是約翰·卡瓦納蓋爾(John Kavanagh),都柏林拳館的技術主教練;一位是以色列軍隊教練伊杜·波特爾(Ido Portal),身體訓練大師。前者幫助康納進行格鬥技術訓練,後者則幫助康納進行身體上的改造。

嘴炮兒——UFC康納·麥格雷戈渾身是料

約翰·卡瓦納蓋爾說:“擊倒對手靠的不是蠻力,輕接觸的快速對抗是準備實戰的最好方式。我們會在週二、週四進行模擬實戰訓練,重點是速度和耐力。要求訓練者精神高度緊張,速度、時機、位置、角度、戰略優先,而擊打力量則被要求減低。我們不是要毀掉這些人,我們必須聰明地訓練。我們是打MMA,和純粹的拳擊不一樣,你很難打出一組5拳連擊的組合拳,更多是1~2連擊,沒有人會站著被你打,他們要麼逃走,要麼就過來纏抱或者摔倒你,重要的是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和作戰方式。我們會一次用上2個陪練,5分鐘一回合,打5個回合。有時康納必須同時對付2個人,比如一個人用拳擊與康納對打,而另一個人則嘗試摔倒他,他必須學會同時應對兩種不同的技術。”“我不是那種靠蠻力打實戰的傢伙,我更喜歡輕接觸的對抗。對我來說獲得戰鬥體型的最好方式就是戰鬥”康納·麥格雷戈如是說。伊杜·波特爾為康納量身定做了訓練方案:“康納給八角籠帶來了與眾不同的流暢性、節奏和更豐富的角度,一場移動的革命正在興起。擊倒來源於精準的位置和時機,而這一切都跟移動有關,如果你將所有時間放在增長肌肉或者獲得馬拉松般的體能,那是非常浪費時間的,我們把握的是格鬥的本質。” 在一次賽前公開訓練中,伊杜·波特爾公開了這種特訓的內容,只見他手持一根細長的棍子,不斷向康納揮舞擊,角度和位置遠超一般格鬥訓練的常規。康納以倒立、地面翻滾、側手翻、四肢著地的移動等流暢的近乎雜技般的動作進行閃避。這個看似和格鬥毫無關係的雜耍般的訓練公開後甚至遭遇拳迷的質疑,而隨後康納在比賽中兵不血刃KO 對手,行雲流水般的移動和精準的打擊也證明了此項訓練的有效性。在日常訓練中,伊杜·波特爾強調的是平衡、穩定和精準的動作,康納進行高空走

鋼管平衡訓練、吊環訓練、棍法躲避等練習,當走進鐵籠之後,他的移動能力、各種姿態下進攻能力和空間的感受力都遠遠強於對手,這也是他以“精準戰勝力量,時機戰勝速度”的理念擊倒對手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