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興起「大學習」熱潮 56萬人次參與「24小時馬拉松式全民學習日」

集美兴起“大学习”热潮 56万人次参与“24小时马拉松式全民学习日”

“24小時馬拉松式全民學習日”開幕式和開場講座現場座無虛席。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 記者 崔易 宗琴 通訊員 郭妮妮) 集美素來是一個有著深厚學習傳統的地方,9月14日—15日在集美新城成功舉辦的“24小時馬拉松式全民學習日”更是彰顯了集美人好學向上的精神風貌。這場長達24小時的不間斷學習,讓參與者感嘆“學習竟能如此有創意”!

中央黨校教授權威解讀新思想、管理學博士分析全球經濟、文史專家講述“嘉庚故事”、海歸人才探討人工智能、名醫現場揭秘健康生活小貼士、外教解說雙語繪本、試乘無人駕駛車……“24小時馬拉松式全民學習日”時間跨度達24小時,打造全天候、接力式、多元場景的學習模式。活動中,主辦方特邀一批知名專家開講,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體驗活動,在集美區進一步興起“大學習”熱潮,建設學習型社會。

“提升自我、不斷進步,為集美城市發展注入昂揚奮進的時代精神。”集美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學習日活動在人文氣息濃厚的集美舉辦,是對集美崇文重教、興學為本優良傳統的積極傳承,也進一步在全區興起“大學習”熱潮,推動了“大學習”活動創新形式、提升實效,在集美營造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良好社會氛圍,為集美建設新時代“五大發展”示範區提供良好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此次“24小時馬拉松式全民學習日”主題為“全民大學習、奮進新時代”,由中共廈門市委宣傳部指導,中共集美區委宣傳部、廈門日報社、廈門住宅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住宅集團廈門萬舜文化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廈門新新媒體傳播有限公司承辦。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通過網絡直播方式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學習,線上線下參與人數達56萬人次,擴大了活動的輻射範圍。

開場講座“乾貨”滿滿

集美兴起“大学习”热潮 56万人次参与“24小时马拉松式全民学习日”

市民聚精會神地聽講座。圖片由廈門日報提供

近500名機關幹部、高校學生、市民以及來自31608部隊、航天測控站的官兵齊聚一堂,現場聆聽精彩講座,大家手中的筆不停記錄下“滿滿的乾貨”。9月14日,“24小時馬拉松式全民學習日”開場講座在集美新城華誼兄弟電影中心舉行,此次講座也是“集美講堂”的第十八講。

講座中,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許耀桐教授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這一權威讀本,以生動的案例、平實而準確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解讀了這一新思想的產生背景及重大意義。

聽完講座,集美區建設局副調研員葉章旺表示,將結合建設部門的工作實際,用新思想中所貫穿的方法論指導實踐,推動城市建設、綠化管理等各項工作上臺階,為廈門建設“五大發展示範市”做貢獻。

來自華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一的蘇乘乘同學則表示,這是一次寶貴的“校外課堂”機會。

專家講堂座無虛席

集美兴起“大学习”热潮 56万人次参与“24小时马拉松式全民学习日”

林必越博士分析新時代區域經濟與貿易形勢。

活動期間,除了深夜,嘉庚劇院入口大廳總是座無虛席。六場由國內知名專家、講師擔任主講嘉賓,內容覆蓋經濟形勢、嘉庚精神、傳統文化、科技前沿、養生健康的學習活動輪番上演,不間斷的知識汲取讓聽眾和直播觀眾切實感受到知識的力量。

廈門大學管理學博士林必越分析新時代區域經濟與貿易形勢;華僑博物院名譽院長陳毅明講述不一樣的“嘉庚故事”;集美大學文學院教授夏敏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入口,解讀國家軟實力;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王玫帶來講座《陶淵明的詩與酒》;“雙百人才”郭長琛結合前沿學術和產業現狀,探討人工智能的應用;來自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的王威博士現場揭開“科學飲食”的奧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3歲的陳毅明院長全程堅持站立演講,傳神地講述著嘉庚先生的生活故事、為人處世、思想,讓臺下的年輕觀眾聽得入神。現場聽眾也積極提問,引發陳毅明院長對自己年輕往事的追憶。

古韻鐺鐺車智能“阿波龍”

集美兴起“大学习”热潮 56万人次参与“24小时马拉松式全民学习日”

市民體驗鐺鐺車。

除了一系列專家講座,此次學習日活動還開放了“記者帶你看集美新城”“試乘無人駕駛車”等創意體驗項目,讓廣大市民和觀眾充分感受體驗式學習、快樂學習的樂趣。

9月14日下午,一列由記者導覽的復古鐺鐺車從杏林灣出發,帶著市民和觀眾一路遊覽集美新城、廈門老院子、軟件園三期、誠毅科技探索中心、靈玲國際馬戲城等地標。在軟件園三期的IT企業“雲知芯”展館,能和孩子聊天的機器人、用語音就能控制的抽油煙機等產品讓集美人王惠英驚歎不已。“沒想到這麼智能的高科技產品研發企業就在我們身邊。”此次,王惠英專門帶女兒參加體驗活動,以獨特視角感受改革開放40年來的家鄉鉅變。

9月15日下午,15位市民來到軟件園三期體驗無人駕駛巴士的“黑科技”。在車輛安全員羅師傅的帶領下,大家登上了“阿波龍”。這輛“巴士”非常“迷你”,僅有8個座位、6個站位,最多能乘坐14人。車門自動關閉後,“阿波龍”啟動了。“第一次坐,感覺非常平穩!”體驗無人駕駛車輛,乘客興奮又好奇。

“車輛遇到障礙如何處理?”“無人駕駛車的最高速度能達到多少?”一路上,好奇的體驗者們拋出各種問題,羅師傅一一為大家解答,並演示瞭如何通過平板電腦規劃路線,“指揮”車輛到達指定站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