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用戶減少、IP衍生不順,網絡文學如何進入2.0時代?

文 | 林不二子

20年間,中國網絡文學產業從當初的千字付費到如今的IP化改編,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內容孵化體系,這使網絡文學這一當代通俗文學得到了良好發展,網文特色品類的玄幻小說甚至走出國門,讓眾多海外讀者追捧、催更。

不過,從幾家上市公司的財報中不難發現,網絡文學整體市場出現付費閱讀人群人數下降的趨勢,過去20年網絡文學的商業模式面臨挑戰。同時,不少大IP的衍生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這也讓行業不禁開始產生焦躁的觀望情緒。處在弱冠之年的網絡文學急需要新的模式和故事。

在這樣的背景下,網絡文學產業要朝著怎樣的方向繼續發展?在第二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上,閱文、阿里文學、掌閱、中文在線等平臺分別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其中,阿里文學提出以內容升級和服務升級推動文學產業的再次升級,這區別於出海、衍生等IP後端市場,而是要將精力放在內容源頭,以多元化的好內容拉回用戶,或者說讓用戶重新愛上文字。從阿里文學制定的方向來看,作為網絡文學領域的後來者,正在通過加強文學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助推整個文學產業的全面升級。

付費用戶減少、IP衍生不順,網絡文學如何進入2.0時代?

網絡文學從1.0到2.0,變化的內核不止是形式

當下的泛文娛市場,網絡文學已經成為了重要的IP源頭。影視劇、漫畫、動漫、手遊等多種娛樂形式皆有從網絡文學改編、開發的案例,很多作品影響力巨大。這也是網絡文學厚積薄發的體現。

在本次大會上,阿里文娛CFO、阿里文學CEO宇乾認為,當下網絡文學已經從1.0走向了2.0時代,網絡文學不再只是一個載體,字數不再是核心,更重要的是一個能夠具有巨大傳播力、影響力的內容核心。宇乾之所以有這樣的結論,源於他在不到2年的時間裡,帶領阿里文學不斷前進過程中的思考,也跟他是一個十幾年的資深網文讀者有關。這樣的雙重身份讓他的戰略佈局更縝密,也更能擊中行業的痛點。

付費用戶減少、IP衍生不順,網絡文學如何進入2.0時代?

在宇乾的劃分中,網絡文學的1.0時代,以榕樹下、起點等為代表的網絡文學平臺,建立人工推薦機制選出好作品吸引了廣大網文愛好者,隨後,走向千字付費模式,並進階到簡繁體出版;2007年,網絡文學向移動端進發,行業全面進行vip付費模式,並打開了文字到影遊的初期開發階段。

長達十多年的時間,因為千字付費這一變現模式的形成,刺激了更多的網文創作。無數熱愛文學的普通人藉助網絡和文字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作力,為中國人的通俗閱讀提供了大量的內容,也孵化出了我吃西紅柿、酒徒、唐家三少、何常在、天蠶土豆等知名網文作家。

不過,儘管大量的內容儲備為網文發展進行了很好的鋪墊,但由於內容過多,網絡文學的整體質量也產生了參差不齊的現象。好內容往往集中在頭部作者上,金字塔中、低端存在著大量水文、偽原創。這也預示著網絡文學急需新的評價體系和變現模式。

在宇乾心中,網絡文學2.0不僅僅是文字作品向影視劇、動漫、遊戲等多領域的IP開發,同時內容的品質在這一時期也應該得到整體提升,向作品質量更高更好、精品化方向靠攏。簽約頭部作者,為作品量身定製孵化計劃都是阿里文學朝向這一目標的實際行動。

宇乾表示好內容需要具備三個原則:正能量、好的世界觀、喜聞樂見。因為文字作品的傳承性和想象空間是巨大的,所以需要平臺上的作品對讀者能夠有積極的價值觀引導,具有想象力、正能量的文學作品,才是符合當下及未來大眾的精神食糧,有內核的作品才是IP開發能夠成功的基礎條件。

付費用戶減少、IP衍生不順,網絡文學如何進入2.0時代?

每一個內容行業,都會經歷從大量內容出現到精品內容集中的晉升階段,影視劇行業也正處於良幣驅逐劣幣的時期,大投資、大製作不再是收視率、票房的保障,能講出好的故事才能打動觀眾,大眾對文化內容的審美標準日漸提升,促使行業進行自我調整與進化,網絡文學也由此進入2.0時代。

內容、服務兩手抓,阿里文學進擊新姿勢

網絡文學進入2.0時代,隨著多元化的衍生開發與融合,其的邊界也變得模糊。在宇乾看來,可能幾年以後我們不會談論網絡文學,只會說文學或者中國當代文學,由此阿里文學的業務範疇就在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上都有佈局。

不過相比幾年後的事情,阿里文學還是講短期核心目標放在如何快速搭建文學行業的基礎設施上,通過內容升級和服務升級兩個測了,服務好作者和讀者,推動網絡文學行業整體邁向下一個臺階。

具體來說,在服務作者上,阿里文學依託互聯網手段,加速傳統作家和網絡作家的融合發展,借鑑傳統文學的創作規律,提升網絡文學的創作標準。此前阿里文學就簽約了張小嫻、林特特、陳汗等傳統作家,豐富了內容生產源頭,讓網文作家和傳統作家,有機會在同一個平臺中相互借鑑,相互學習提升。

同時,阿里文學也通過數字化營銷為傳統作家創造更多元化的收入,比如推出天貓讀書,加速紙質書電子化進程,讓嚴肅文學在新時代找到合適的傳播方式。這就是阿里文學實現內容升級的具體方式。

付費用戶減少、IP衍生不順,網絡文學如何進入2.0時代?

另外,在服務讀者上,書旗小說、天貓讀書、妙讀三款數字閱讀產品形成的內容矩陣,涵蓋通俗文學、嚴肅文學及高效知識服務等領域,助力紙質書電子化,電子書語音化。截至2018年6月,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已經達到4.06億,紙電一體是未來文學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而圍繞電子化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用戶體驗問題,阿里文學通過不同的產品服務各垂直領域受眾,也能夠讓好作品找到對應的讀者,實現影響力的最大化。

在合作伙伴方面,阿里文學宣佈已經與全產業鏈超百家深度合作伙伴,在過去300天,完成或正在改編原創作品超過100部,包括漫畫、網絡電影、劇集、院線電影、遊戲、衍生品等種類。同時,以阿里文學IP作為主要內容源頭的HAO計劃和A計劃,也已經成為網絡電影領域和培養青年電影人中的標杆性項目。

在談到如何在短短三年內實現快速突破時,宇乾分析了兩個層面的原因。首先,阿里文學雖然起步得晚,但沒有歷史包袱,能夠很快地根據現在的市場環境確定作品培育及衍生的方向。其次就是生態型打法,通過與阿里大生態其他兄弟公司的聯動,幫助網絡文學發揮更大的價值和影響力。

可以說,阿里文學通過建設文學產業的基礎設施,在內容生產、渠道建設、版權交易、IP衍生及商業變現等不同環節,都形成了自有的體系,以期為網絡文學2.0時代的進擊打下良好基礎。

為什麼是阿里文學?

阿里文學之所以提出、踐行網絡文學2.0的概念,與其自身小生態和背後阿里大生態的構架與聯動有著巨大的關係。宇乾坦言,在確定阿里文娛整體戰略時,內部的共識就是文學特別重要,因為文學是所有IP的重要源頭,它具備生產內容便捷、傳播輻射廣泛,用戶獲取內容最簡單等三大特點,文字戰場是文娛必須要有的。而阿里文學在這場戰爭中,正在通過自身的生態型打法優勢,實現“彎道超車”,利用阿里生態的能量來為網絡文學行業賦能。

付費用戶減少、IP衍生不順,網絡文學如何進入2.0時代?

我們都知道,跨行業的合作往往都因為不同的行業思維導致最後成品的不如意,只說從網絡文學到影視劇的開發就有很多障礙,寫小說的可能不知道改編成影視要經過多少環節,而有的編劇可能沒有看過原著就動手改編,這些情況可能讓改編作品既不能讓原著粉滿意也不能吸引新觀眾。

而阿里文學通過與阿里影視、優酷、阿里遊戲等兄弟公司的合作,讓衍生作品創作者能夠與小說作者有更順暢的溝通。宇乾介紹,阿里文學極具優勢的一點就在於,一個好故事出來時,從一開始包括阿里文學、優酷就都會介入,編劇、導演、製片人、IP選擇的同學都會跟作者有聯繫,確保作品能不能成長、怎麼快速成長,並且這個機制到現在還是有效的。

在這個基礎上,今年6月,阿里文學也聯手敦淇、王平、袁玉梅等知名製片人、導演成立IP影視顧問團,希望全面提升IP衍生速度與質量,以滿足用戶、產業對優秀IP的訴求。也是進一步希望發揮自身能夠集合多領域專家的優勢,來為網絡文學的衍生開發保駕護航。

同時,阿里文學與阿里生態內部的聯動,在服務作者方面也有極大的優勢。宇乾在會上也提到過,“作者簽約阿里文學就等於簽約了阿里大文娛生態”,由於阿里文娛生態涵蓋了影視、動漫、遊戲等多個領域,網絡文學作品的開發也就有了更多選擇,無論是適合後續怎樣的衍生作品形式,一部網文作品都能發揮更大的價值,帶來更多的商業回報。

當然,除了將網絡文學改編成其他內容形式作品之外,能夠與淘寶、天貓等電商順暢溝通的阿里文學,未來在商品衍生也擁有著良好的基礎。雖然現階段中國的衍生品售賣不理想,但是從海外比如迪士尼、日本動漫周邊來看,中國的衍生品市場也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阿里文學圍繞網絡文學作品的開發仍有多重想象力。

整體來說,阿里文學利用自身生態的優勢,從內容升級和服務升級兩個維度,來提升網絡文學在當下文娛市場大環境中的適應度,促進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融合,為整個網絡文學行業的發展探索全新的方向,這樣的努力,也會為其未來在網絡文學領域的爭奪戰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