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有10大珍寶迄今仍下落不明,其中一個或被日本人藏了起來

大禹九鼎

傳說,夏朝的大禹徵收九州領導獻上來的銅,造了九個大鼎。一個鼎代表一個州。按當時的規矩,天子祭祀用九個鼎,其他的等級的貴族是越來越少。這九個鼎從夏朝一直傳到周朝,被歷代中原政府當成政權的象徵、國家的寶器。

春秋時,楚莊王帶兵經過周王城。周定王連忙派大夫王孫滿前去慰勞。倆人嘮嗑時,楚莊王就問九鼎大小輕重如何。王孫滿就很不客氣地跟他說,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的輕重大小還不能問。意思是你想取代周朝,還毛嫩呢。這也就是“問鼎中原”的來歷。

古代中國有10大珍寶迄今仍下落不明,其中一個或被日本人藏了起來

(《羋月傳》裡,秦武王舉鼎的場面,不得不說,這哥們太虎了!)

到了戰國後期,秦國也開始惦記九鼎,有一回有一個秦王,也就是秦武王還因為舉鼎被砸死了。到了秦莊襄王滅周,秦國就大模大樣地直接把九鼎運回了咸陽,但據說其中一個在途經泗水時因起風落入水中。秦末天下大亂,九鼎到底去了哪,以後的歷史就沒有記載了。有說被秦始皇鑄成了12銅人,有說後來被項羽搬到了彭城,然後掉到了泗水裡。

秦始皇12金人

秦始皇在統一全國後,為了杜絕天下人反抗,就下令收繳民間兵器,集中到大都咸陽,鑄成12個銅人,也有傳說是秦皇用大禹九鼎所鑄。傳說秦始皇有一天做噩夢,非常害怕,忽然出來一個白鬍子老頭,告訴他說:造12金人,方可坐穩天下。秦始皇一聽,就高興得從夢裡醒過來了。醒過來就下令收天下兵器,做了這12個金人。

古代中國有10大珍寶迄今仍下落不明,其中一個或被日本人藏了起來

(擔心江山無人守的秦始皇)

關於12金人的下落至少有三種說法:一是項羽進咸陽後放火把金人燒燬了;二是金人被埋進秦始皇陵了;三是金人一直到南北朝時還有,但不斷地被各個掌權的軍閥一個個地毀掉了。

古代中國有10大珍寶迄今仍下落不明,其中一個或被日本人藏了起來

(後人想象中的12金人)

傳國玉璽

中學課本里有個“完璧歸趙”的故事,藺相如在裡頭表現挺猛的,但最後其實白折騰了。後來秦國還是滅了趙國,把這個和氏璧弄到了秦國。等到秦始皇稱皇帝,就叫人把這個和氏璧刻成了所謂的傳國玉璽,就是皇帝的大印,上面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幾個字。

古代中國有10大珍寶迄今仍下落不明,其中一個或被日本人藏了起來

歷史上,有好幾次玉璽失而復得:董卓之亂時,玉璽流落到孫堅、袁術之手,後來重新歸回漢帝;隋朝滅亡,隋的蕭皇后帶著玉璽逃到了突厥,後來回國時給了唐太宗;後唐皇帝李從珂自焚,玉璽失蹤,後來被老農找到給了宋朝皇帝;元朝滅亡,這個玉璽被帶到了草原,從此不知下落;清朝崛起時,皇太極從蒙古林丹汗那拿到一塊玉璽,有說就是古代的傳國玉璽,但後來乾隆爺又說這個不是真的,湊活用。到民國時期,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紫禁城,連這個所謂的贗品也下落不明。

古代中國有10大珍寶迄今仍下落不明,其中一個或被日本人藏了起來

(玉璽,其實就是皇帝的一個印章,只不過比較獨特)

漢朝黃金

在東漢以前的歷史記錄中,經常可以看到統治者動不動就給某人幾千兩、上萬兩黃金的情況,當時的黃金是中國的主要流通貨幣,可是從東漢開始,這種情況就發生了改變,很難再看到大筆黃金流通的記錄出現。

古代中國有10大珍寶迄今仍下落不明,其中一個或被日本人藏了起來

(漢朝貴族的生活)

對這個歷史之謎一般有幾種說法:第一種,黃金被埋起來了,一部分是作為隨葬品,一部分是在戰亂的時候帶不走,有錢人挖個坑把黃金埋起來了;第二個理論,是說隨著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繁榮起來後,黃金被支付到外國去了;第三個理論,是說西漢開始佛教興起,做佛像需要很多黃金,黃金都被用光了;還有一個理論最逗,就是說東漢以前的人分不清黃金和銅的區別,說的黃金其實都是大銅塊子,但是東漢以後,民智大開,自由民主之風盛行,大家就不再受矇騙,能分清金銀銅鐵了。

古代中國有10大珍寶迄今仍下落不明,其中一個或被日本人藏了起來

(東漢朝廷給日本國王的金印)

《蘭亭集序》真跡

《蘭亭集序》真跡是書聖王羲之的真跡,是王羲之有一次跟親友在會稽山陰的吃燒烤時所寫,因為當時特別高興,所以文采飛揚,筆法縱橫,屬於神來之作。王家也是當成寶貝,後來流傳到王羲之的九世孫和尚智永手裡,再傳到智永的徒弟辯才的手裡。

古代中國有10大珍寶迄今仍下落不明,其中一個或被日本人藏了起來

(《蘭亭集序》抄本)

當時李世民非常附庸風雅,喜歡王羲之的字兒,就想從辯才那搞到這個《蘭亭集序》。但智永始終推說自己也不知道。硬來不行,世民兄就派刺史蕭翼裝成書生去見辯才,拿出不少王羲之的書法作品給辯才看。辯才經不住逗弄,就把自己的那一套也拿出來顯擺。結果被蕭翼一把藏在懷裡,然後拿出聖旨,意思是這個皇上看上了,徵用一下。辯才因為這個事一年後就被氣死了。

古代中國有10大珍寶迄今仍下落不明,其中一個或被日本人藏了起來

(蕭翼賺辯才)

李世民非常喜歡這個《蘭亭集序》,據說他死後,《蘭亭集序》被埋進了昭陵,但誰也不知道真假。

永樂大典正本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朝永樂年間,是由姚廣孝以及內閣首輔解縉總編的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初名《文獻大成》,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11095冊,約3.7億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不列顛百科全書》稱中國明代類書《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原書只有一部,現今存世的皆為嘉靖年間的抄本。明世宗十分喜歡《永樂大典》,經常隨身攜帶翻閱,後來乾脆下令抄寫了一部。

古代中國有10大珍寶迄今仍下落不明,其中一個或被日本人藏了起來

(書影)

抄本到乾隆年間存有8000冊,因此有人懷疑當時並未抄完。對於原書的去向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歷史學界有多種猜測。顧炎武《日知錄》斷定大典“全部皆佚”。另一個猜測是,原書已給嘉靖皇帝殉葬。最後嘉靖的抄本只有8,000冊,讓人懷疑可能是急於下葬而沒有抄完。若果真如此,嘉靖入葬的永陵經遙感探測已證實內部全部積水,那麼《永樂大典》的原書已經無法再讓後人看到了。

古代中國有10大珍寶迄今仍下落不明,其中一個或被日本人藏了起來

(特喜歡《永樂大典》的嘉靖皇帝)

沉沒的鄭和寶船

明朝時,太監鄭和率領龐大的遠洋艦隊曾經七下西洋,訪問了東南亞、阿拉伯半島和非洲等很多地方。根據史書記載,最大的寶船長達127米。但是也有人質疑這個記錄,他們說很難找到合用的木頭建這種大船。反正船挺大,一般出發都裝著從大陸帶來的金銀珠寶、綢緞瓷器等等,回去都裝著從海外帶回去的象牙、寶石等珍奇異寶。但時至今日,從來沒有在大路上發現過鄭和寶船的相關遺蹟。

古代中國有10大珍寶迄今仍下落不明,其中一個或被日本人藏了起來

(鄭和出海場面)

第三次下西洋時,在所謂的錫蘭山國,也就是今天的斯里蘭卡島,鄭和艦隊被國王亞烈苦奈兒帶兵圍攻。鄭和帥精兵2000千,從小路攻破該國王城,擒獲國王及其家屬。但打仗哪能不死人,不受損失,當時就有寶船沉到斯里蘭卡沿海。但是時至今日,這些寶船始終沒有被發現打撈出來。

十二生肖銅獸首

古代中國有10大珍寶迄今仍下落不明,其中一個或被日本人藏了起來

(郎世寧,這老頭非常有才,又是畫家,又是天文學家,又是數學家)

圓明園裡原先有一個叫做海晏堂的建築,由西洋傳教士郎世寧設計。小樓前面有一個噴泉,噴泉裡有十二個銅獸首,每隔一個時辰有一個獸首噴水,設計非常巧妙。郎世寧起初是要在噴泉裡建具有西方特色的裸體女性雕塑,可是乾隆皇帝覺得這有背中國的倫理道德,就不同意。郎世寧眼珠一轉,想到中國的民俗文化,就用十二生肖的坐像取代了西方噴泉設計中常用的人體雕塑。

古代中國有10大珍寶迄今仍下落不明,其中一個或被日本人藏了起來

(海晏堂的照片)

古代中國有10大珍寶迄今仍下落不明,其中一個或被日本人藏了起來

(山寨版十二獸首銅像)

後來八國聯軍進北京,一陣燒殺搶掠,這些個坐像被毀,獸首就都被搶跑了。其中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銅像已迴歸中國,收藏在保利藝術博物館;馬首銅像於2007年被澳門商人何鴻燊購得後捐獻國家;鼠首與兔首由法國皮諾家族無償捐贈中國,入藏國博;截至2013年5月,據可靠消息龍首在臺灣收藏;蛇首、雞首、狗首、羊首則下落不明。

古代中國有10大珍寶迄今仍下落不明,其中一個或被日本人藏了起來

(12獸首)

北京人頭蓋骨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70萬年到20萬年的石器時代,是迄今為止已知的最早使用火的古代人類。在上個世紀初期的時候,科學家裴文中、賈蘭坡等在周口店發現了6個北京人的頭蓋骨和其他一些零碎骨頭,這些東西是人類歷史上的珍寶,意義非常重大。

古代中國有10大珍寶迄今仍下落不明,其中一個或被日本人藏了起來

1940年日本鬼子佔領了北平,這些個國寶就有點危險。裴文中就聯繫美國人想把這批國寶運到美國去藏起來。美國人開始不樂意,後來好容易同意了,在1941年由一些美國的海軍陸戰隊士兵護送到秦皇島,可沒等上船呢,就被日本兵突襲,一行所有人員都成了俘虜,北京人頭蓋骨等文物也從此不知下落。

九龍寶劍

九龍寶劍是乾隆爺生前的佩劍,劍柄上有九條金龍,象徵九九歸一,劍鞘用鯊魚皮做成,上面鑲滿各種寶石金玉,可說是價值連城。乾隆死後,該劍被陪葬埋入地宮。到1928年,軍閥孫殿英盜挖乾隆墓,九龍劍重見天日。由於當時輿論對孫盜挖清陵的做法非常不滿,孫殿英就把九龍劍送給民國政府的權勢人物戴笠,請戴笠轉交蔣介石,想用九龍劍收買蔣介石。戴笠又把九龍劍交給手下馬漢三護送到重慶,沒想到這個馬漢三見利忘義,自己把寶劍給藏起來了。後來馬漢三被日本人抓到,為求活命,把九龍劍獻給了漢奸川島芳子。抗戰結束後,馬漢三又把寶劍搶了回去。

古代中國有10大珍寶迄今仍下落不明,其中一個或被日本人藏了起來

戴笠審訊川島芳子,才知道九龍寶劍的下落,並從馬漢三處索回該劍。此後不久,戴笠帶著寶劍坐飛機前往南京,不料飛機中途失事,寶劍從此下落不明。

這把寶劍雖然名貴,但是看來也有某種邪性,凡是得到過它的人,諸如孫殿英、馬漢三、川島芳子、戴笠均不得好死。按迷信的說法,沒有那種運氣的人,是鎮不住這種寶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