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57個老舊廠房升級爲特色文化園區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3日訊 記者從2018北京CBD創新發展年會獲悉,近年來,朝陽區基本形成了以國際化為特徵,以商務服務業、金融業、文化創意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總部經濟為核心的產業體系,此外,傳統行業也在不斷融入創新元素,2014年以來,朝陽區共有57個老舊廠房升級為特色文化園區。

數據顯示,上半年,商務服務、金融、科技服務、信息服務、文化體育娛樂五大高端行業增加值佔全區GDP的49.3%,已逐漸成為朝陽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而文化創意和高技術兩大創新產業也實現了較快增長,今年1-5月,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分別達到了1322.2億元、1058.5億元。與此同時,總部經濟優勢進一步鞏固,截至目前,朝陽區共聚集了888家總部企業,約佔全市22.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佔比達到33.8%。朝陽區以國際化為特徵,以商務服務業、金融業、文化創意產業、高技術產業和總部經濟為核心的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十三五”以來,朝陽區圍繞高精尖產業引進培育,吸引了特斯拉、中信百信銀行、愛貝克思、未來論壇等70餘個重點企業和項目落地發展,今年以來,又吸引了國壽投資、藍色光標、集奧聚合、大疆研發等17個項目入駐或明確了落戶意向。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為了進一步促進高精尖產業發展,朝陽區出臺了“一攬子”產業政策,去年底,支持商務樓宇和農村產業空間利用的專項政策以及高精尖企業人才獎勵辦法等政策正式出臺,同時,總部經濟及服務業、金融、高新技術、文化創意、上市和併購,中小企業等重點產業政策也得到調整完善。與此同時,朝陽區還設立了規模各100億元的科技創新創業、文化創意產業引導基金,積極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支持高精尖產業發展。

“下一步,朝陽區將加快提升在全球化經濟結構中關鍵功能環節的‘領跑’能力”,朝陽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據該負責人介紹,一方面,朝陽區將充分發揮國際要素的集聚效應和乘數效應,支持國際研發機構、國家技術轉移機構、國際知識產權機構、國際投資機構和國際高端人才的發展。同時,將進一步優化高精尖產業空間佈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為國際創新資源提供優質承載空間。

發展高精尖產業的同時,在朝陽區這個曾經的老工業基地上,一批傳統產業也隨之升級轉型。

一方面,朝陽區盤活存量資源,通過工業廠房改造利用、傳統商業設施升級、有形市場騰退轉型三種方式,新轉型升級了北齒、塞隆、萊錦等57個特色文化產業園區,總規模達到了281.7萬平米。

另一方面,朝陽區全面疏解改造非首都功能產業和低效空間,累計拆除違法建設2435萬平米,疏解升級商品交易市場264家、區域性物流中心及再生資源場站186個,關停一般製造業企業305家,清理整治出租大院和出租公寓960個。同時,清理整治無證無照經營單位34506家、開牆打洞8408處、群租房12909戶、佔道經營行為60707起、完成背街小巷環境治理提升409條,區域環境面貌得到了明顯改善。

同時,朝陽區大尺度留白增綠,新增、改造綠化面積1333公頃,完成平原造林1.3萬畝,新增改造瞭望和公園、將府郊野公園等50餘塊大中小微型公園綠地,百姓實現“推窗見綠,出門賞景”。

此外,朝陽區也在利用騰退空間,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為生活、工作在這裡的市民創造更加便利的生活。截至目前,朝陽區累計新建改造各類便民服務網點1270個,其中蔬菜零售終端約200個,建成“一刻鐘社區服務圈”201個,實現城市社區全覆蓋。建成社區(村)圖書室388家,養老照料中心44個、停車位1.64萬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