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巴兔赴港上市,家裝萬億級市場受關注

土巴兔赴港上市,家裝萬億級市場受關注

虎嗅注:2018年8月28日,土巴兔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一腳邁入上市的門檻。在這份招股書中,土巴兔以“中國最大線上家居裝修平臺”定位自己。從王國彬最初創辦公司到擁有如今規模,土巴兔已經走過了10年。

遙想當年,趁流量紅利期而起,從內容社區到撮合交易,再到涉足自營,到如今S2B2C“線上家居裝修”平臺模式成型,土巴兔這一路,可算是造就了一個垂類平臺的典型發展樣本。

如今,全品類平臺市場已被瓜分殆盡,與傳統線下生意緊密結合的垂類平臺成為傳統企業、互聯網企業步入深水區後的必經之路。此時,家裝平臺土巴兔作為在互聯網浸淫10年的“老”公司,其走過的路、跳過的坑,對於想要在垂類跑出來的公司來說,仍可堪借鑑。

在招股書中,土巴兔公佈了最近3年的業績:營收分別為2.03億元、5.7億元、8.81億元,其中,在線平臺業務收入分別為1.90億元、2.98億元、4.02億元。2017年經調整後盈利6350萬元。

從營收上看,土巴兔做的是個現金流生意,且盤子不大,而作為一個平臺,資本市場顯然更看中其輻射能量和長尾規模。

從商業邏輯來講,每一個平臺都是諸多因素聚合後,自然形成的結果。平臺誕生之後如何鞏固核心壁壘,不斷迭代保證持續增長,也更是一樁需要時間考驗的重活兒。那麼,這個“中國最大線上家居裝修平臺”禁得起推敲嗎?

虎嗅精選在土巴兔正式提交招股說明書前月餘,就曾採訪過創始人王國彬,回顧了土巴兔創辦10年來的歷程,覆盤那些年互聯網家裝曾經趕上過的紅利、遇到的瓶頸和突圍的辦法,撰寫成專供虎嗅黑卡會員付費訂閱的“深案例”專欄。本文為案例內容精編,原文大約8000字,欲知更多細節,即刻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虎嗅黑卡會員,解鎖全文,看看土巴兔做垂類平臺的這幾步棋,到底怎麼走的。


通過內容撬動B端

2015年,被稱為“互聯網裝修元年”,這一年,約有4.58億美元的風險資本湧入這一賽道,是資本擁抱互聯網家裝最為瘋狂的一年。以土巴兔、齊家網、構家網、愛空間為代表的互聯網家裝公司成功吸引了資本的關注,獲得了不同階段的融資,風頭正盛之時,粗粗統計,一時間玩家竟多達200餘家。互聯網家裝賽道妥妥成為當年熱門賽道之一。

但準確地說,2015年應該被稱為互聯網家裝“爆發”的一年,而不是“元年”,因為此時冒頭的互聯網家裝企業中,佼佼者都是近十年前在流量紅利期時就早早入場的那批,包括成立於2005年的齊家網,成立於2008年的土巴兔等。

早期玩家們最開始都沒從“裝修”這件事本身切入。比如,齊家網最早的定位是建材團購網站(其前身為2005年成立的“上海團購網”),而土巴兔最早則是從內容起家的。

最早,王國彬辦的是一家室內設計師交流社區,就著早年創辦設計師培訓學校的資源,網站很快獲得了大量種子用戶。早年間的流量紅利,加上王國彬運營有方,社區很快壯大。2009年,土巴兔的註冊設計師已經突破了10萬人,在行業內開始受到關注。

有了流量,接下來怎麼變現呢?最開始,王國彬嘗試做一個付費尋找設計師的中介平臺。

這一模式在國外已有成功先例,例如美國設計師在線平臺Houzz,就靠內容起家,如今已估值40億美金。然而一段時間過後,王國彬發現,這一模式在國內難成氣候。因為在國內,互聯網滲透家裝領域最重要的連接點,並不是設計師和用戶,而是家裝服務提供者與用戶。王國彬覺得,真正的突破口可能在這裡。

於是,土巴兔順勢引入裝修公司這個新角色,為他們和業主提供裝修交易撮合,從設計社區轉向了家裝交易撮合平臺。

來自C端的倒逼

轉眼到了2012年,土巴兔在流量上已經領跑行業,僅靠做流量生意,就能活得很舒服了。平臺上很多裝修公司在流量的澆灌下,也變得不思進取、坐享其成,基本靠平臺分發客戶訂單過日子。

然而拐點就在這一年到來,互聯網殺入傳統行業的矛盾和水土不服逐漸顯露。無論何種互聯網裝修商業模型,都逃不開交付這一終極考驗——裝修,說到底是個異常重服務、重體驗的生意。

果然,一旦面臨線下交付,以土巴兔為代表的大部分互聯網家裝平臺,普遍遭遇困境:

1、因裝修極低頻,加之客單價高、利潤豐厚,裝修公司歷來不太在乎口碑,會故意做低報價搶下訂單,隨後在施工過程中再故意增加價格高的項目或者偷工減料以牟利。許多互聯網家裝平臺監管和約束無法做到嚴控,一來二去,口碑做差,甚至連“互聯網家裝”這一概念也被汙名化。

2、裝修流程複雜,且高度依賴人力,項目溝通成本極高,環節銜接還極易出錯。這也是長久以來行業最大的難點,即難以標準化。

3、客戶個性化需求日益增加,給裝修公司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流量帶來大量訂單的同時,投訴也是鋪天蓋地,土巴兔作為第三方平臺,經常會因此背鍋。在互聯網家裝的第一個階段,整個行業魚龍混雜的局面其實並未產生實質性改觀,互聯網的介入並沒有真正起到規範、重塑整個行業的作用,只能算掀開了家裝行業的冰山一角。

土巴兔赴港上市,家裝萬億級市場受關注

怎麼才能有效解決監管問題呢?

嘗試過各種方法收效甚微之後,2012年6月,土巴兔上線“裝修保”,用第三方支付託管解決最基本的交易信任問題。其實,一直有著強烈危機意識的王國彬深知,單純的信息撮合一定會遇到天花板,如何不斷找到用戶真實需求,挖掘新的增長點才是出路。他發現,真正倒逼裝修公司提升服務的,可能不在於溝通和監督,而在於錢款。

但當時,裝修保的推行一度遭到公司內部和行業夥伴的強烈抵制。負責B端推廣的員工認為這根本不可取,裝修公司多年的老規矩不可能輕易改變,多年積累的裝修公司資源可能毀於一旦。

然而王國彬卻很堅持,他深知如果不從自身開始革命,行業遲早玩兒完。經過同入駐的裝修公司進行了艱苦卓絕的談判,甚至不惜為此開除了兩名阻撓最強烈的公司元老,“裝修保”最終得以落地執行。

王國彬的眼光是沒錯的,半年過後,土巴兔的簽約裝修公司數量不降反增,增長至200多家,土巴兔也順勢將企業版圖迅速擴張到全國28個城市。隨著影響力和話語權的增強,土巴兔也逐步提高了裝修保的託管比例,在2014年達到40%,至今已已實現全額託管。

今天回過頭來看,推出“裝修款託管”模式,是當時產業發展下的必然。“互聯網+”在做垂直的過程中,必然面對由輕到重,不斷下沉和觸摸產業鏈最核心的利益,等到真正傷筋動骨的時候,才是互聯網直面傳統行業的巷戰時刻。

試水自營

流量和用戶獲得了繼續增長,行業的積弊也得到了暫時的扼制,然而裝修行業長期以來缺乏行業規範、標準的短板卻是短時間無法改變的。王國彬發現,行業中高質量的裝修公司依然非常緊缺。要想真正推動行業變革,就必須俯下身子,把裝修這件事真正摸清、吃透。於是,土巴兔決定自己掄起袖子自己幹。

2015年9月,土巴兔上線了業主與工長/工人直接簽約的模式,以此為開端,開啟了對自營的試水。

做自營,讓王國彬徹底摸清了家裝行業的脈絡。在他看來,一家專門的互聯網家裝公司,就是一個同時具備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互聯網文明三種文化的特殊形態,“要把自營做好,最核心的就是要具備管理這三種文化的能力。”王國彬總結道。

同時,行業誕生時間短,從業人員起點普遍不高,導致整個行業的人才極度稀缺。在重管理、重運營、少人才的情況下,土巴兔開始了艱難的擴張。

好在2015年開年剛獲得58、經緯和紅杉的C輪融資,土巴兔從2015年起,擴大廣告投放,加強用戶補貼,擴招團隊,研發技術,藉資本暖春,在彈藥充足的時候,埋頭狂補了幾年短板。

截至2018年6月30日,土巴兔平臺上擁有2630萬用戶,8.45萬家裝修企業,107.3萬室內設計師;2018年上半年GMV為236億元,用戶簽約率達19.3%。去年全年GMV為572.37億元。

2015年、2016年、2017年毛利分別為1.78億元、3.25億元、4.94億元;2018年上半年毛利為2.16億元,去年同期為2.01億元;2018年上半年平臺毛利為2.01億元,去年同期為1.37億元,同比增長47%。於是,2018年8月,土巴兔開啟了上市之路。

平臺還是自營?

從內容社區到在線交易平臺,再到平臺和自營業務並重,土巴兔一路走來,遇到了不少坑,也打了不少怪。最終下沉到產業鏈之後,又面臨對供應鏈乃至行業生產方式的“倒逼”。王國彬認為,土巴兔至少對行業實現了3次轉型助推:

最早的流量獲客、信息撮合改變了傳統裝修公司的營銷方式;

之後推出裝修保,改變了傳統裝修公司的交易方式;

從嘗試自營過程中總結和制定的行業規則,倒逼整個供應鏈改革,則改變了行業的生產方式。

然而,自營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王國彬逐漸發覺,自己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做平臺,供給長期不足;做自營,逃不開“三種文明”的互搏,要一家公司同時是裝修公司、供應鏈公司、科技公司,運營極重,管理難度極大。

自營有如巷戰,一旦深陷其中,規模越大反而邊際成本越高。

猶疑了一段時間後,王國彬果斷停止了自營業務,轉而把做自營這段時間積累起來的寶貴經驗,用在強化土巴兔的平臺屬性之上。

“我們還是堅持平臺戰略。”王國彬說,“經驗摸索出來之後,我們就只在深圳大本營保留這塊業務,不再全國性複製了。”同時,當初做自營業務這塊試驗田的部門也悄然更改了名字,王國彬給它取了一個新名字——“產業標準研究院”。

“專門用它來研究標準,譬如裝修怎麼能做到最快,怎麼做最省材料、最環保,怎樣體驗好,怎樣質量好。持續做對標準的研究。”

王國彬坦言,做自營最大的收穫,就是幫產業鏈上的所有社會分工統一語言,以及不遺餘力地推進產業的數字化。談及未來,王國彬坦言,在堅持S2B2C模式的同時,希望土巴兔成為一個家裝領域的“淘寶”。

因此上線了在線家居商城、智能家居等業務,試圖撬動用戶更多家居軟裝、傢俱、家電等的購買、安裝需求,以及未來圍繞家庭、居住場景的一系列想象空間。

“裝修是個低頻行業,但是它通過這條信任的管道,打開了一個巨大的家庭消費入口。”王國彬如是說。

根據研究機構預測,2023年,國內家裝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2萬億元。縱觀近年來依託互聯網入局家裝領域的企業,大者如齊家網、土巴兔等,正前仆後繼搶跑上市;小者如2015年前後資本催生的那一批,因大部分還停留在“信息撮合”這一初始階段而倒閉過半。

面對行業大盤和同業對手,土巴兔能否做起一個萬億規模的平臺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