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種植的分株法管理技法

分株法是芍藥最常用的繁殖方法,芍藥產區的苗木生產,基本採用此法繁殖。其優點有三:一是比播種法提早開花,播種苗4~5年開花,而分株苗隔年即可開花;二是分株操作簡便易行,管理省工,利於廣泛應用;三是可以保持原品種的優良性狀。缺點是繁殖係數低,三年生的母株,只能分3~5個子株,很難適應和滿足現代化大生產及不斷飛速增長的國內外花卉市場的需要。


芍藥種植的分株法管理技法


2018年觀賞芍藥種苗、根熱銷中,數量有限,

預購從速13305308007

1.分株時間

芍藥的分株,理論上講,從越冬芽充實時到土地封凍前均可進行。但適時分株栽植,地溫尚高,有利於根系傷口的癒合,並可萌發新根,增強耐寒和耐旱的能力,為次年的萌芽生長奠定基礎。不可過早分株,以免發生秋髮現象,影響翌年的生長髮育;亦不宜過遲分株,其時地溫已不能滿足芍藥髮根的需要,以致次年新株生長不良;若遲至春天分株栽植,芽萌發出土,因春季氣溫漸高、空氣溫度小,蒸騰量大,分株後根系受傷,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養分,造成斷株生長十分衰弱,甚至死亡,所以中國農諺有“春分分芍藥,到老不開花”之說。芍藥分株適期一般較牡丹為早,荷澤的農諺“七月芍藥,八月牡丹(指農曆月份)”,是說在菏澤,從8月底芍藥就可以分株了,直至9月下旬(處暑至秋分)。而揚州在9月下旬到11月上旬分株。分株苗經三四年生長又可再次分株。年久不分,會因根系老朽,植株生長衰弱,開花不良。

2.分株方法

分株時細心挖起肉質根,儘量減少傷根,挖起後,去除宿土,削去老硬腐朽處,用手或利刀順自然縫隙處劈分一般每株可分3~5個子株,每子株帶3~5個或2~3個芽;母株少而栽植任務大時,每子株也可帶1~2芽,不過恢復生長要慢些,分株時粗根要予以保留。若土壤潮溼,芍藥根脆易折,可先晾一天再分,分後稍加陰乾,蘸以含有養分的泥漿即可栽植。 在園林綠地中,芍藥栽植多年,長勢漸弱急待分栽,又不能因繁殖影響花期時遊人觀賞,可用就地分株的方法,用鍬在芍藥株旁挖一深穴,露出部分芍藥根,然後,用利鏟將芍藥株切分,儘量減少對原株的震動,取出切分下來的部分,進行分株栽植,方法同上一般以切下原株的一半為宜。挖出的深穴,可加人適量肥料摻土壓實。也可以用隔行分栽或隔株分栽的方法,這樣,可在不影響景觀的前提下,分株復壯,只是要連續分株2~3年而已。但是,因為芍藥忌連作,隔行或隔株分栽的方法,不可連續應用,否則病蟲害發生嚴重,生長不良,甚至死亡率大為增加。

芍藥作藥用栽培時,芍藥產區多用芍頭分株繁殖,秋天挖出母株,將粗根全部切下藥用,而將帶芽的芍頭作為繁殖材料。首先去除無芽和病腳的芍頭,將芍頭切分成塊狀,每塊帶壯芽2~3個,芍頭厚2釐米,過厚主根不壯,多分叉,過薄則養分不足。最好隨切分,隨栽植,若不能及時栽植,不要切分,芍頭可沙藏備用。宜於8月上旬到9月下旬栽植 。

3.分株後管理

芍藥種植的分株法管理技法

芍藥種植的分株法管理技法


栽植深度以芽入土2釐米左右為宜,過深不利於發芽,且容易引起爛根,葉片發黃,生長也不良,過淺則不利於開花,且易受凍害,甚至根莖頭露出地面,夏季烈日暴曬,導致死亡。如果分株根叢較大(具3~5芽),第二年可能有花,但形小,不如摘除使植株生長良好。根從小的(2~3芽),第二年生長不良或不開花,一般要培養2~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