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今日速覽:

1.新能源汽車銷售2013年開始放量,按照3-5年生命週期,2018之後電池回收市場有望迅速打開,預計2023年行業產值達到400億以上。

2.國內元器件分銷規模高達2萬億元,市場競爭激烈,在去槓桿的大趨勢下,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憑藉超強的整合能力近兩年實現快速增長,未來市佔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一、新能源革命爆發之際,最容易被遺落的一匹黑馬,行業前五影響力第一!

新能源汽車銷售2013年開始放量,按照3-5年生命週期,2018之後電池回收市場有望迅速打開,預計2023年行業產值達到400億以上——002741光華科技

1.深耕鋰電回收領域,成就PCB化學王者。

近年來,公司藉助自身在PCB化學品領域的深厚技術優勢先後佈局三元前軀體、三元正極材料、磷酸鐵、磷酸鐵鋰等鋰電池材料。鋰電池材料的生產建立在公司多級串聯絡合萃取提純技術和結晶控制等核心技術的基礎上,結合國際領先的電池材料生產工藝進行製造,具有品質穩定、高壓實密度、循環穩定等特點。

目前,公司在汕頭廠區擁有磷酸鐵產能1萬噸,磷酸鐵鋰5000噸,三元材料前驅體 1000 噸;另外珠海基地正在建設的鋰電池回收項目將配套5萬噸三元正極材料產能(其中一期1萬噸/年預計2019年下半年建成)。

公司積極佈局鋰電池回收業務,2018年6月在汕頭廠區的鋰電池回收產線完成了150 噸/月至1000噸/月的擴產,同時,珠海基地正在建設20萬噸鋰電池回收項目(其中一期4萬噸/年預計2019年初投產)。


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2.公司PCB化學營收搶眼。

從業務結構角度來看,PCB化學品、化學試劑、鋰電池材料作為公司目前三大主要業務,2017年分別實現營收7.66、2.10、1.27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為58.97%、16.16%、9.79%;分別實現毛利1.80、0.64、0.39億元,佔比分別為58.25%、20.71%、12.62%,毛利率分別為23.48%、30.42%、30.67%。

PCB化學品和化學試劑業務目前在公司收入中佔比較高,而鋰電池材料作為公司最新佈局的業務領域,未來有望快速增長。在費用方面,近年來公司銷售、管理、財務費用率整體穩定,擁有較強的費用控制能力。


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3.掌握核心技術,對陣國外對手。

公司的PCB化學品產品分為高純化學品和復配化學品,其中高純化學品包括孔金屬化鍍銅系列、鍍鎳金系列、鍍錫系列等;復配化學品包括完成表面處理系列、褪膜系列、化學沉銅系列等。

公司積極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在行業內率先提出“PCB 製造技術整體解決方案”的銷售服務模式,除向客戶提供PCB生產過程所需的化學品外,還提供新廠的前期規劃、流程設計與設備評估、生產與控制技術指引、生產問題分析及解決、生產日常巡檢等一系列技術支持。

公司PCB化學品研發生產技術領先國內同行,在現場服務方面與國外同行相比更具有本土化優勢,提高了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截至2017年底,公司及子公司擁有58項發明專利和2項實用新型專利,先後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創新型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多項核心產品被評為廣東省重點新產品、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2017 年,公司“一種高純超細草酸鈷粉體的製備方法”、 “一種在氯化銅體系中製備氧化亞銅的方法”、“印製線路板及其電鍍銅工藝”等發明專利獲得授權。


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4.鋰電池回收將進入高速發展期。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迅猛發展。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在2011年左右逐漸起步,2013至2015年間伴隨著普惠式補貼政策的出臺,行業迎來爆發式增漲,2014、2015年新能源車銷量增幅為323.78%、342.86%,近兩年增長速率逐步穩定,但也保持50%以上。2017年,我國新能源車產量為79.4萬輛,銷量達到77.7 萬輛,

伴隨新能源車產銷量高速增長,動力電池裝機進入爆發期。

伴隨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快速增長,動力電池組出貨量從2013年的1.5GWh攀升至2017年的 36.9GWh,其間CAGR達到122.71%;預計到2020年,這一數據 將達到 94.5GWh,增長迅猛。動力鋰電池的使用壽命一般為3-5年不等,未來幾年將進入動力鋰電池的集中退役階段,從環境保護和經濟效益兩方面來看,推動動力鋰電池回收勢在必行。做好動力蓄電池的回收與利用,完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閉環,將極大的促進新能源汽車更加健康穩定地推廣與發展。


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5.行業權威性不可忽視。

公司於2017年進軍鋰電領域,先後投產1000噸三元前驅體、1萬噸磷酸鐵、4000 噸磷酸鐵鋰、1000噸/月鋰電回收產能。公司在鋰電領域的佈局具備獨特優勢:

①化學品生產技術領先,磷酸鐵工藝具有明顯成本優勢,鋰電材料回收效率更高;

②形成“電池回收-原材料-前驅體- 正極材料”產業鏈閉環,一體化優勢明顯;

③入選第一批鋰電回收試點名單(全國僅5家),獲得先發優勢。

新能源汽車銷量2013年開始放量,按照3-5年生命週期,2018之後電池回收市場將快速打開,預計2023年行業產值達到400億以上,公司搶先佈局,業績放量令人期待。


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以上數據、觀點出自中信建投證券)


二、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今日研報分享來自於東吳證券——深圳華強(000062),核心內如如下:

1.電子元器件分銷行業市場規模近2萬億,空間廣闊。

中國電子元器件採購市場2013-2016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9%,2017年達到3.9萬億,分銷渠道採購佔比56%,即2017年國內分銷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


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2.電子元器件分銷行業集中度將提升。

①本土分銷渠道競爭激烈,營收規模最大的泰科源市佔率僅0.8%,前十廠商整體市佔率不到4%,對標全球前三企業,市佔率分別為4.2%、2.7%、2.7%,前十廠商整體市佔率超過12%,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

②根據海外巨頭安富利、艾睿電子和大聯大的發展歷程,併購整合是其做大的核心戰略,國內領先企業有望複製海外巨頭的成功經驗通過併購提升公司市佔率。


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③分銷商的一大功能就是需要囤貨墊資為供應鏈上下游提供金融支持,這需要自身有充足的資金實力,在國內去槓桿的背景下,融資成本進一步被推高,小企業逐步被淘汰,行業集中度將有所提高。

④深圳華強、武漢力源、英唐智控均已表達2018年加快實現百億規模目標,未來將呈現穩固的大者恆大的競爭格局。

3.深圳華強擁有強大的併購整合能力,近兩年快速成長,深度受益行業集中度的提升。

公司精選優質標的,近兩年併購的湘海電子、捷揚訊科、香港慶瓷、鵬源電子、淇諾科技、芯斐電子等6 家優質電子元器件分銷商業績超出預期,均已完成承諾數。未來有望進一步的通過外延擴張提升公司市佔率。

營收規模兩年翻兩倍,2016、2017年實現營收55.45億、82.98億,同比增長172.64%,49.66%,2018年延續高增長態勢,2018年上半年營收48.97億,同比增長58.06億,年內有望實現百億規模目標。


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以上數據、觀點來自東吳證券)


結語:

以上是今天脫口研報團隊為大家精選的個股研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脫口研報團隊,只精選優質研報進行提煉、分享。文中觀點來自公開研報,不構成投資建議,希望大家理性參考!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謝謝大家!

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或相關鏈接!


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兩年營收翻兩番+超強的併購整合能力,年內實現百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