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懂的元青花,如何搞懂?如何出手?

自2000年以後,不少古玩愛好者開始將收藏目光聚集到元青花瓷器身上。有需求就有了市場,因此古玩市場中大量自稱元青花瓷器的物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而出,但是找到真正的元青花瓷器談何容易。

搞不懂的元青花,如何搞懂?如何出手?

元青花瓷生產於唐代,興盛於元代。元青花瓷器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的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因此流傳至今的元青花瓷器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與收藏價值。

搞不懂的元青花,如何搞懂?如何出手?

2000年以後,市場中尋找元青花瓷器的收藏者眾多,而且很多人價錢出得很高。但由於市場中真品少之又少,而且極難找到,一些經營者為了賺錢只能造假,因此這個時期,古玩市場中大量的贗品開始氾濫。

搞不懂的元青花,如何搞懂?如何出手?

由於愛好者入門時間不長,又缺乏知識眼力和市場經驗,心裡面還總盼望買到國之重器;當發現拍賣市場中流通的和博物館中收藏的元青花瓷器都是大器物,所以也都喜歡大件器物,幻想何時能收藏到一件精品。殊不知,內地許多精品早已流傳到了港澳地區。

元青花瓷器,自1985年前後就己有出土。因為當時國際市場有收藏需求,香港、澳門的商家和收藏家也相當重視,所以不斷有經營者到內地偷偷尋覓。但由於當時信息閉塞、內地商販的眼力相對還比較差、對國外的行情價格也不太瞭解等多種原因,使那些眼力好的港澳古玩商以及藏家以幾百元、幾千元的低廉價格買了不少青花瓷精品,便宜撿了漏,走私到了港澳。

搞不懂的元青花,如何搞懂?如何出手?

1995年之前的幾年,內地與港澳己形成了地下走私網絡,如果不是行家、不進入這個極小範圍的網絡商圈,是絕對看不到真品、買到真品的。實際上那個時候也並不經常有元青花瓷器出土,出土數量是極少的,幾年能出一件己經是難得了,而且有些瓷器品位並不高,有不少是殘破的。

但是隻要有出土,賣家便迅速尋找買家。買家也立即看貨出價,這時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在行內傳開。雖然消息被洩露了,但是在行裡知道此事的絕沒有“通風報官”的。

搞不懂的元青花,如何搞懂?如何出手?

隨著1997年香港迴歸,以及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市場逐步轉換到國內。這時業內的商家行家,己經具備了收藏實力。只要遇到出土,在消息還未被傳出去的第一時間便買下,然後立刻密藏,從此絕不再曝光。

這就是後來為何專家不承認民間有元青花瓷器出土的原因。其實這一現象不單單出現在元青花瓷器上,凡是民間出土流散的古玩文物,都不能讓專家們獲得信息。但也並不能說明民間有很多元青花瓷器。

搞不懂的元青花,如何搞懂?如何出手?

造假者為了賺錢,專門為這些元青花瓷器愛好者“量身定製”了大量的大瓶、大礶、大碗、大盤。而且還以較為適中的價格出售給這些愛好者,讓購買的人誤以為是撿漏兒的價錢買下。短短几年裡,很多收藏家手裡都有三五件元青花瓷器精品,而且都堅定地認為自己的才是真品。

本人在幾十年的經營過程中,通過對許多元青花瓷器收藏者的大量藏品考查後發現,這些藏家手中幾乎沒有一件是真品。經過與藏者交流才知道,原來他們收藏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就不正確。他們不知道買古玩要走哪種渠道,古玩行交易方式和方法是怎樣的以及最基本的市場行情價格也不太瞭解。

搞不懂的元青花,如何搞懂?如何出手?

如果不瞭解這些複雜的隱秘環節和過程,便極難買到真品,這也是收藏古玩必須懂得的重要前提條件。對於喜歡但不精通的愛好者,按老古玩行的話說,不懂也沒關係,只要花錢不多,瞎買、瞎藏、瞎玩,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搞不懂的元青花,如何搞懂?如何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