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和李雲龍作戰實力這麼多,爲什麼也能授少將

孔捷跟李雲龍一樣,在鄂豫皖時期就參加革命,屬於老紅軍老革命。孔捷入伍比李雲龍晚幾個月,那時李雲龍只是一個副班長。李雲龍在紅軍時期就當到了團長,按那個時期軍事幹部成長速度來分析,孔捷應該在抗戰開始前也已經做到團長。

55年授銜的時候,紅軍時期的團長大部授予上將,少部分授予中將!孔捷授少將,的確有點低了。

孔捷和李雲龍作戰實力這麼多,為什麼也能授少將

開國中將劉志堅與日軍作戰時受傷被俘,被抓進日軍據點,後面是在王近山的組織下趁敵人押送時半路截擊才搶了回來,這性質可比孔捷嚴重多了,歷史是殘酷的。孔捷和李雲龍都是陳賡大將386旅麾下的猛將。解放後55年授銜,師長級(劉伯承)元帥軍銜,旅長級(陳賡)大將軍銜,旅級建制下的團長,普遍授予上將或中將軍銜,如陳錫聯抗戰初期為385769團團長,55年授予上將軍銜,其資歷應該和孔捷、李雲龍相等。再來看看孔捷386旅的老戰友,周希漢、李成芳授予中將。陳康也是中將,可是他的資歷就比孔捷淺多了,抗戰初期他只是一個營長。查玉升授予少將,但是,孔捷當團長的時候,他還只是一個連長!可見,孔捷的少將的確有點偏低了,最起碼應該是中將軍銜!

孔捷的新一團被日軍特戰隊偷襲,在一群裝備精良受過特種作戰訓練的敵人面前,大多數幾個月前還是農民的八路軍戰士,吃虧是一定的。李雲龍的團部所在地趙家峪不是也被山本襲擊了嘛,損失慘重,政委負傷,這也是敗仗。另外,也不是多次吧?被偷襲後孔捷降為副團長,李雲龍不就調來了,再以後孔捷重新擔任團長時,沒看見有什麼明顯的敗仗。人民軍隊就是在不斷的對敵鬥爭中發展和壯大起來的,失敗乃成功之母。

孔捷和李雲龍作戰實力這麼多,為什麼也能授少將

《亮劍》畢竟是一部藝術作品,為了刻畫主角李雲龍鮮明的藝術特色,無論是孔捷,還是丁偉,都必須服從於藝術需要,就好比陳佩斯和朱時茂演的小品《主角和配角》似的,配角不能搶了主角的戲。所以說,孔捷的弱不過是為了突出李雲龍的主角光環罷了。從以上分析,孔捷的少將授的當之無愧!而且,我認為,少將有點偏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