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孟山都,全球最大的轉基因作物種子公司,有著生產一些人類已知最毒化合物的悠久且骯髒的歷史,從多氯聯苯到DDT再到橙劑,甚至禍害了越南400萬人。
2018年6月7日,折騰了幾年的拜耳併購孟山都案終於塵埃落定。擁有117年曆史的孟山都,被拜耳以630億美元收購了,拜耳甚至連其名字都給抹除了,改成了拜耳作物科學有限公司。這家"世界上最邪惡的公司"——徹底從歷史上消失,但其臭名昭著的過往將永遠被載入史冊。

在世界的很多地方,"孟山都"象徵著跨國公司的貪婪、傲慢、醜聞和強硬的商業行為。作為全球最大的作物種子供應商,孟山都是反轉基因運動的頭號敵人。不過除了轉基因一直備受爭議外,這家公司的過去以及其產品,也沒少遭詬病,如汙染環境多氯聯苯、劇毒農藥DDT、越戰生化武器橙劑等。那麼這家企業是如何一步步坐穩"萬惡之首位"的?
妻子資助成立公司,盜用德國專利起家
這就要從孟山都的歷史說起。
孟山都成立於1901年,與諾貝爾獎同齡,是貨真價值的百年企業。只是不同於現在的農業產品巨頭,成立伊始它只是個沒有什麼影響力的草根化工公司,還一度面臨破產。其創始人約翰·奎尼(John Queeny)是位藥店商人,發家資本也只有兩萬美元,並且這其中大部分錢還來自於他的西班牙後裔太太奧爾加·孟山都(Olga Monsanto),所以公司的名字就定為其太太家族的姓氏——孟山都。

約翰·奎尼
起初,奎尼並沒有想好公司要做什麼,但他發現市場上糖精特別好賣。這是一種人造甜味劑,始於俄國化學家康斯坦丁·法爾貝里(Constantin Fahlberg)的偶然發現:他在一次實驗過後,沒有洗手就直接吃飯,竟在牛排中嚐出了甜味。於是,這種能產生甜味、卻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的食品添加劑,便正式面世。窺見其中的商業價值,這位化學家也率先在德國申請了專利。所以美國本土並不能生產糖精,統統需要從德國進口。
不過,奎尼可不在乎這些專利的限制,加上當時的專利保護法還不到位。於是,孟山都就趁火打劫地逃避了應支付的相關專利費。為了搞垮這個搶食的新公司,德國的糖精壟斷者把價格壓到極低。此時,孟山都結識了美國本土的一位大客戶——可口可樂公司,靠著兩家的通力合作,孟山都不僅起死回生,還成為美國首屈一指的大廠家。
生產劇毒物PCBs,隱瞞真相數十年
有了資本之後,孟山都準備開拓其他業務,畢竟價格低廉的糖精根本沒有什麼利潤。這次,奎尼盯上了
多氯聯苯(PCBs),這類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在工業上一直被廣泛地用作熱載體、絕緣油和潤滑油等。美國市場上的PCBs一度有99%出自孟山都。然而,PCBs本身卻是劇毒物質,長期接觸具有強致畸與致癌性。2001年,PCBs被列為斯德哥爾摩公約首批優先控制的12種持久性汙染之一。直至現在,美國孕婦的血液中仍能被檢測出多氯聯苯過量。如果說不知者不罪,那麼孟山都就是明知故犯。
早在禁令下達之前,他們就已經知道PCBs意味著什麼了。孟山都的內部解密文件顯示:"1937年,接觸PCBs會導致全身毒性的反應,產生皮膚紅疹、痤瘡等症狀。""1961年,使用PCBs工廠,2名員工於管道破裂的不久後,產生肝炎的症狀。""1967年,孟山都的科學家將魚放入雪溪市的排水溝中,所有魚在3分半鐘內死亡。"而為了"不讓生意有1美元的損失",孟山都卻隱瞞了真相長達數十年。
直到1961年,日本爆發了米糠油中毒事件:受害者因為食用了被PCBs汙染的米糠油而中毒,症狀表現為指甲發黑、皮膚黑色素沉著、眼結膜充血、痤瘡樣皮疹等。人們這才意識到PCBs的危害。
反PCB遊行
當年,孟山都設廠的美國安尼斯頓鎮更是成了重災區。當地河流被傾倒入了數百萬磅含PCBs的廢料,還有5000噸埋在土地下。這一方淨土也就這樣變成了知名的"死亡小鎮"。當地兩萬名居民腦腫瘤和肺癌、心臟病、肝炎、糖尿等疾病發病率不斷上升,他們體內PCBs含量已經超過了正常人的200-500倍。2002年,針對安尼斯頓鎮汙染一案,孟山都被判定罪名成立,罰款7億。其中6億美元將用於補償居民,而1億則是環境清理費用。
生產致命物DDT,禍害全世界生物
PCBs可算是停止生產了。但其實早在生產PCBs的同時,孟山都還在生產另外一種更加有名、也更加致命的物質——DDT。1939年,瑞士化學家保羅·穆勒(Paul Muller)首先發現DDT可以作為殺蟲劑使用。因為對滅蚊驅蟲有奇效,它一度被捧上神壇,甚至拿了諾獎,還和青黴素、原子彈一起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三大發明。1942年,孟山都果斷加入DDT的製造行列中,並一度成為DDT最大的製造商。
保羅·穆勒
但隨著DDT的泛濫,科學家們發現性質穩定的DDT在自然環境中極難降解,並在動物脂肪內蓄積隨著食物鏈層層累積滲入到全世界的每個角落,就連南極的企鵝體內都能檢測出DDT。直到1962年,在孟山都靠DDT發了20多財後,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爾遜出版了《寂靜的春天》,書中直指DDT的濫用問題。人們才意識到DDT的危害。
1948年,模特親自示範被噴灑DDT
然而面對不利局勢,孟山都一直咬緊牙關,堅持宣傳DDT是安全無公害的,同時惡意攻擊和蓄意抹黑卡爾遜,稱她就是羨慕嫉妒恨。直到1972年DDT被全面禁用後,孟山都才肯改口贊同DDT有害論。
生產"世紀之毒",害了一個國家
如果說孟山都之前做的那些事情,主要是讓美國的環境與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那麼他在越戰期間做的事情,足以讓他的惡名遠揚海外。
橙劑,又名橘劑,是一種落葉型除草劑。因為被裝在有橙色標誌條紋的容器中,故得此名。越戰期間,越南人民依靠叢林戰術,把美國大兵耍的團團轉。其中那兩萬公里長的"胡志明小道"因為有密林作掩護,越南遊擊隊專門用來輸送從中國和前蘇聯運來的支援物資。被遮擋住視線的美國,儼然陷入了不利的局面。
於是,美軍實行了著名的"牧場行動計劃",而孟山都與陶氏生產的橙劑就是主要武器。美國大兵開著飛機在越南國土上一波一波地灑下橙劑,橙劑所到之處寸草不生,樹木的綠葉迅速枯黃、掉落。據美國國防部解密的文件,整個越戰期間美軍在非武裝地區共投放了2.1萬加侖的橙劑。
然而,橙劑中富含"世紀之毒"——二噁英 :只要把80克二噁英投放到一個大城市的供水系統中,就會有80萬人中毒身亡。所以,無論是越南的老百姓,還是參戰的美國老兵都深受"橙劑後遺症"之害。據統計,越南14%的國土都遭受過橙劑的侵蝕,400萬人民深受其害;而參加過"牧場行動計劃"的美國老兵所患的疾病中,有9種被證明與橙劑有直接關係,心臟病、前列腺癌、各種神經系統疾病…
轉戰轉基因,最終反噬其身
越戰過後,美國反戰情緒高漲。作為橙劑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孟山都也被廣泛地批評,並要求對美軍受害者做出賠償。經過漫長的訴訟,1984年孟山都及其他橙劑製造商被判向美軍受害者支付1.8億美元的補償費用。而對於受創害更嚴重的越南人民,儘管美國在2012年決定花費900萬美元幫助越南殘障民眾,但卻否認橙劑影響了他們的健康。
與此同時,為了擺脫"殺人兇手"和"毒販子"的稱號,孟山都準備戰略性轉型。從1980年開始,孟山都就開始剝離化工部門,並大力收購種子公司。到了1990年,孟山都已將所有有關化學制品的業務轉移給了一個新成立的公司Solutia。而孟山都則以此為契機"洗白",徹底轉型成了一家高科技生物轉基因公司。
1994年,孟山都的第一款轉基因產品"草甘膦大豆"獲得了農業部批准。到2001年,全球91%的轉基因作物來自孟山都。2014年,孟山都已經佔據了多種農作物種子70%-100%的市場,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種子公司。
然而看似轉型成功,但孟山都卻面臨著比早期更猛烈百倍的質疑聲,"種子霸權"、"殺人公司"、"種族滅絕計劃"等傳言開始在民眾中流傳開來,到中國陰謀論者口中更成了"孟山都用轉基因種子來消滅第三世界的人口,這是美國用來消滅中國的武器"。如今,孟山都的轉基因種子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跌至5%了。
儘管目前人類食用的轉基因產品並看不出好壞,但是參照過去、類比將來,人們不免擔心轉基因會不會是下一個DDT。
閱讀更多 摩貝視野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