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鬥爭史:得結核病的都是藝術家?吃人血饅頭,打雞血治療?

導語:結核病是世界三大慢性疾病之一,歷史上很多文學家、藝術家皆死於此病,還曾被歐洲人當做時尚。時至今日,人類還在與之進行鬥爭。

在人類與疾病抗爭的歷史上,有一種病曾是不治之症,當時被稱為白色瘟疫,但歐洲有一段時間卻以得此病為時尚,甚至有些人主動去感染得病。它就是結核病。

結核病歷史悠久

結核病又稱為"癆病"(源自希臘語"消耗"一詞),其歷史很悠久,可追溯到6000年前的意大利和埃及。最早有關結核病的文字記載,可追溯到古希臘醫學家希波格拉底(公元前460-前377年),他第一次詳細記載了肺結核,且認為結核病是傳染性疾病。

由於古時候對結核病沒有統一的命名,許多看似無關聯的疾病實際上是不同形式的結核病。我國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素問》(公元前403-前211年)上就有類似肺結核病症狀的記載。宋代以前,結核病的名稱有很多,諸如勞疰、蟲疰、毒疰、肺瘻疾、勞嗽、急癆等。從宋代開始用癆瘵(癆病)作為統稱,代替了其他名稱,從晚清至今,中醫稱肺結核為肺癆。西醫傳入我國後,一般稱之為肺結核。

肺結核鬥爭史:得結核病的都是藝術家?吃人血饅頭,打雞血治療?

伴隨著近代工業的產生和迅猛發展,城市化運動加速,各主要發達國家的城市人口以空前的規模急劇增加。但是,他們的生活、生存條件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改善,住宅擁擠、通風不暢、空氣汙濁、食物汙染、營養不良,這就為結核病提供了滋生的土壤。19世紀,結核病在歐洲和北美大肆流行,散佈到社會各個階層,貧苦人群成為主要入侵對象。

現代細菌學科學奠基人、結核桿菌的發現者羅伯特·柯霍曾說過:"結核病對人類的危害十分嚴重,即使那些最可怕的傳染病如鼠疫、霍亂也應列於其後。"據統計,從滑鐵盧戰役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20-60歲的成年人中,肺結核的死亡率是97%,結核病人的面色多是蒼白的,只是在午後才出現特有的潮紅,所以人們把結核病稱為"白色瘟疫"。

歐洲曾以得結核為時尚

在1944年特效藥鏈黴素等重要藥物發明之前,人們對結核病本質根本不瞭解。18世紀時,歐洲有一段時間甚至以得肺結核為時尚,有些人甚至主動去得肺結核。那時候流行大裙配上緊身衣,人們為了美,節食挨凍,導致得肺炎、肺結核。那個時期歐洲人的平均壽命只有35歲,在他們的審美觀中,白色為最佳。

不僅如此,結核病在文學藝術作品中的呈現也一度極為盛行。東西方文學作品中病態"結核美"的典型代表分別為:小仲馬的名著《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瑪格麗特,體現了一種頹廢美;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林黛玉,低熱而緋紅的雙頰亦反映出結核病患者病態的柔美。

肺結核鬥爭史:得結核病的都是藝術家?吃人血饅頭,打雞血治療?

林黛玉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情緒不佳、睡眠不足,再加上飲食不調、營養不良,就會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從而使被感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在腦力勞動者中,患結核病的多數是生活沒有規律,精神壓抑、心情憂鬱的大家。19世紀以來,許多文學家、藝術家患上了肺結核,英年早逝,其中包括肖邦、契訶夫、勃朗寧、史蒂文生、勃朗特姐妹、拜倫、勞倫斯,以及中國的郁達夫、林徽因、蕭紅、魯迅……因此有人說,肺結核是藝術家的疾病。

肺結核鬥爭史:得結核病的都是藝術家?吃人血饅頭,打雞血治療?

魯迅

人類與結核病的爭鬥

人類早期與結核病的抗爭猶如在黑暗中行路。為抵抗這種疾病,西方國家曾提出"營養療法",我國民間也有很多偏方,如吃"人血饅頭"、"打雞血"等,但種種方法都沒法阻止結核病菌的侵襲。

1820年英國醫生卡森成功地發明了實驗動物的肺萎陷療法,為人工氣胸療治療結核病指明瞭方向。經過不斷嘗試,20世紀20年代以後人工氣胸療法逐漸得到推廣。這種方法雖然有效,但侷限性強,創傷性和副作用也較多。

為了弄清結核病的真正原因,科學家投入到尋找元兇的戰鬥中。19世紀後半葉是醫學病原學獲得豐收的年代,湧現出巴斯德、科赫、梅契尼可夫、志賀傑等一大批優秀的微生物學家,結核桿菌也是在這一時期發現的。

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是德國著名的細菌學家,他發明了多種細菌培養基和顯微鏡攝影技術,確定了判斷病原體的科赫原則,更重要的貢獻是他發明了一種新的染色方法——抗酸染色法,這種染色方法可使隱身的結核桿菌在顯微鏡下暴露原形。1882年3月24日在柏林生理學大會上,科赫鄭重宣佈他找到了結核病的病原體——結核分枝桿菌,因此被人們譽為"桿菌之父"。

肺結核鬥爭史:得結核病的都是藝術家?吃人血饅頭,打雞血治療?

羅伯特·科赫

1921年,法國醫生卡邁爾(A. Calmette)與獸醫介雲(C. Guerin)用減毒的牛型結核桿菌變種製成卡介苗,並在全世界推廣應用,有效降低了兒童結核病的感染率。為了紀念發明者,將這一預防結核病的疫苗定名為"卡介苗"。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已將卡介苗列為計劃免疫必須接種的疫苗之一。

肺結核鬥爭史:得結核病的都是藝術家?吃人血饅頭,打雞血治療?

隨後,無數科學家苦苦尋覓特效藥物。1945年鏈黴素開始應用,不久異煙肼、利福平等各種有效的抗結核藥物不斷被開發,徹底扭轉了"十癆九死"的歷史,人類與結核病的鬥爭取得了重大勝利。

20世紀70年代後期,WHO結核病專家委員會提出並創導了"國家控制結核病規劃"的組織形式,把結核病控制工作納入國家衛生規劃中,依靠政府的衛生機構和資源來控制結核病,全球控制結核病工作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徹底消滅結核病,任重而道遠

抗生素、卡介苗和化療藥物的問世是人類與肺結核抗爭史上里程碑式的勝利,為此,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甚至認為20世紀末即可消滅結核病。WHO也曾提出目標:希望到2000年,結核病不再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病種。

事實上,人們過於樂觀了。近些年,結核病大有死灰復燃之勢,世界許多地區的肺結核防治系統遭到破壞;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增多,艾滋病人感染肺結核的幾率是正常人的30倍;多種抗藥性結核菌株產生,增加了肺結核防治的難度等。

肺結核鬥爭史:得結核病的都是藝術家?吃人血饅頭,打雞血治療?

結核病向人類發起了新一輪的挑戰。據WHO官網介紹,2016年,全世界有170萬人因該病死亡。我們也可以從2017年第22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的宣傳主題"社會共同努力,消除結核危害"中讀出:防治結核病我們仍須努力,徹底消滅的目標依然任重而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