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假貨橫行,網友直呼:罪在拼多多嗎?

拼多多假貨橫行,網友直呼:罪在拼多多嗎?

一、 多拼優惠多多的拼多多

越拼賺越多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最近爆火的軟件拼多多,而且一定有許多小夥伴,在自己的朋友圈中,見過其他好友分享過,關於拼多多的產品。而觀察裡面的信息我們就會發現,拼多多大都可以用幾分錢、幾毛錢而購買服裝、水果,甚至科技產品。

“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大家跟著節奏可以嗨起來了,這兩天都快被這個魔性的廣告詞洗腦了,現在大街小巷都貼著廣告,不管地鐵上,還是公交車...而且贊助的不僅有大型綜藝節目《極限挑戰》《中國新歌聲》還有當下熱播的電視劇《醉玲瓏》《獵場》等,推廣力度相當之大。

它是拼多多是2015年9月上線的一款社交電商app。因為其獨特的購物模式以及超低的商品價格受到了許多用戶的青睞,通過獵豹2017年的大數據排行榜顯示。拼多多的活躍度居然力壓京東和唯品會成為了“行業老二”。

便宜都是有道理的

它為什麼那麼便宜?這與它的功能有關。拼多多用戶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等的拼團,以更低的價格,拼團購買商品。拼多多凝聚更多人的力量,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東西。

還有,說一下對於拼多多騙局疑問。之所以有人說拼多多就是一個騙局,是因為0元團購,或者低價團購。其實,0元團購,只是一個名額,是對團購發起人的獎勵,並不是所有人都0元團購。低價團購成功的話,物品的價格的確很便宜,這個不需要質疑。

正所謂薄利多銷,如果你懂得這個道理,或許就知道拼多多為什麼這麼便宜了!賣一件東西出去,只有1元利潤。如果賣10件東西出去,每件東西賺0.2元,那麼久賺2元,盈利還多1元呢!這就能解釋拼多多為什麼這麼便宜了!

其實,留住用戶,才能有更大的發展。拼多多以低價團購來吸引用戶,這種銷售模式是比較新穎的,

拼多多假貨橫行,網友直呼:罪在拼多多嗎?

二、拼多多貌似差多多

拼與坑之間的較量

理想是很美滿的,但是實際上卻沒有那麼的優質。按照拼多多創立的發展思路,這本該成為人民大眾所喜愛的購物方式,但是拼單團購固然很划算,但是,它真的靠譜嗎?拼多多被說是“坑多多,差多多”。截至2018年的3月,《消費者報道》收到多宗對拼多多平臺的投訴,其主要問題為商品質量差、商家售假、虛假髮貨、拒絕退款、售後服務差等。可以看出,被拼多多坑過的用戶還不在少數。不僅明目張膽的出售假貨,而且商家對於用戶的售後問題基本上就是能拖就拖,實在拖不了,那幹直接不管,一副你能奈我何的模樣。

品牌洗衣液告倒拼多多

中國的洗衣液品牌“芭菲(Pahnli)”的持有者--中山瑪爾日用品有限公司經多方蒐集證據,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公司於近期告贏了“拼多多”:廣東省中山市法院一審判決,2個售假者被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進行經濟賠償,平臺方“拼多多”也被判承擔連帶清償責任。這是首家告贏“拼多多”的消費品企業。受社會輿論影響,“拼多多”近期也在持續打假。8月22日晚,“拼多多”公佈“雙打行動”階段性說明:僅8月2日至8月9日期間,平臺已強制關店1128家,下架商品近430萬件,批量攔截疑似假冒商品鏈接超過45萬條。電商平臺拼多多引起的爭議似乎已在潮水般湧來的社會新聞中漸漸淡去,然而上市不到一月的拼多多仍然面臨著10家美國律所的集體訴訟。

拼多多假貨橫行,網友直呼:罪在拼多多嗎?

三、假貨橫行,罪在拼多多嗎?

在有著世界工廠之稱的當下中國,海內外名牌的正規生產商與代工廠源源不斷地生產出正品,與此同時,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品牌溢價紅利的假貨亦層出不窮,其中不少甚至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於是,在社會主流痛斥假貨山寨現象的同時,“假貨不比正品差”的想法在部分國人的消費認知中慢慢浮現。

誠然拼多多隻是一個平臺,每一個平臺都會有假貨。這點我承認,但就目前為之,敢公然在平臺裡賣假貨的除了拼多多還沒有第二家。商城對於商家的約束力不夠,對賣家沒有獎懲機制,對買家也沒有補償方案,售後也沒有保障,甚至有些商品都不支持評價功能,如此不完善的體系,拼多多實在是有助紂為虐之嫌!

所以,假貨橫行,主罪不在拼多多,在於市場的大環境下本來就已經滋生出太多的假貨。因此拼多多本來就是一個不錯的發展方向,幫人幫己。如果拼多多的掌門人積極應對當前的輿論和危機,積極主動並誠懇的向那些被騙消費者致歉,然後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尤其在控制上把握住,那麼這個平臺還是一個好的平臺。雖然現在眾人對它微詞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