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皇帝的胞弟,溥儀的叔叔,然而他卻是一個不一樣的皇室!

在晚清的皇室中,有這樣一個人,他雖然是皇室,卻很少故作門派,他有遠大的抱負,有為人民奉獻的心。他就是光緒帝的胞弟,宣統帝溥儀的叔叔愛新覺羅·載濤。

他是皇帝的胞弟,溥儀的叔叔,然而他卻是一個不一樣的皇室!

作為一個皇親國戚,載濤為人平易近人於是非常受其他宗室們的信任尊重,於是他們都稱呼他為“族長”,由此可見他的地位之高。他曾經出訪國外,為了追求樸實還削減了自己一般的僕從,這對當時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晚清貴族來說是十分不容易的了。

他是皇帝的胞弟,溥儀的叔叔,然而他卻是一個不一樣的皇室!

然而,載濤再怎麼想要挽留晚清憑藉一人之力也是相當難。中於在1911年,辛亥革命的浪潮下,清政府正式倒臺了,到了1929年,為了生計的載濤也不得不賣了自己的王府。雖然如此,載濤還是堅持參加國家大事的討論。1931年,載濤受到國民政府的邀請成為了一個國難會議員。而此時的溥儀已經與日本人勾結成為滿洲政權的一員,載濤對侄子做法的不贊同以及對日本人的痛恨,讓他們兩人越走越遠。

他是皇帝的胞弟,溥儀的叔叔,然而他卻是一個不一樣的皇室!

後來新中國成立後,在毛主席的委託下,載濤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是當時的一名高級幹部。由此他完成了從皇親國戚到解放軍幹部的轉變。在第二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周恩來總理把載濤介紹給了毛主席,毛主席提議讓他去看望一下自己的侄子溥儀,畢竟是親人,有再大的錯讓他改過自新就好了。載濤雖然嘴上撇清著自己與曲折,的關係,心中也是按捺不住對在世親人的關注,於是他去看望了這個多年未曾聯繫的侄子。

他是皇帝的胞弟,溥儀的叔叔,然而他卻是一個不一樣的皇室!

最後載濤來到了溥儀的住所,這對親人最終得到了和解,也算是歲月靜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