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互保事件其實是晚晴歷史上標誌性的轉折點!

晚清的東南互保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它標誌著滿清政府已經失去了對東南各省的控制!

東南互保是清末地方實力派漢族官僚首次公然聚眾反抗滿清朝廷,使清政府的威信掃地;同時各省實力人物開始了軍閥化,為辛亥革命後南方各省宣佈獨立並組成民國政府奠定了基礎。

東南互保事件其實是晚晴歷史上標誌性的轉折點!

李鴻章和各國列強合照

那麼,到底什麼是東南互保?

公元1900年,義和團運動興起後打起了“滅洋扶清”的旗幟,華北一帶陷入了滅洋的潮流中。

當時東南各省都撫如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等眼見義和團勢力過大,擔心引起列強入侵,就籌劃如何穩定東南各省。

同時英國擔心這場民間的仇視運動勢力過大,會波及到它的勢力範圍長江流域。

為此在1900年6月,英國聯合西方各國列強和東南各省都撫,即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安徽巡撫王之春、浙江巡撫劉樹棠、廣東巡撫德壽等達成了協議,簽訂了《東南保護約款》和《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以此保護各自的利益。

東南互保事件其實是晚晴歷史上標誌性的轉折點!

東南互保各省

6月21日,清廷下詔對11國同時宣戰後,東南各省都撫拒不奉詔。

李鴻章發電怒訴清廷“亂命”,並指出:

“若不量力而輕於一試,恐數千年文物之邦,從此已矣。”

同時他極力勸阻列強

“無論北方情景如何,請列國勿進兵長江流域與各省內地;各國人民生命財產,凡在轄區之內者,決依條約保護。”

李鴻章的及時出面,不但穩定了各省都撫的信心,也使得列強沒有進軍長江的意思。

而且東南各省都撫也做好了一旦慈禧、光緒遭到不測後,由李鴻章出任總統維護大局。

這就是東南互保的真相!

東南互保事件其實是晚晴歷史上標誌性的轉折點!

和談

其實說白了,所謂的東南互保協議,就是東南各省都撫在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撇開清政府和列強私下籤訂的條約。

八國聯軍能夠長驅直入北京城,嚇得慈禧和光緒一路西逃,和東南各省的拒絕出兵有很大的關係。

東南互保條約的簽訂和生效,對於清政府來說是一場毀滅性的打擊,但是對於整個中國來說卻是具有重大意義。

東南互保事件其實是晚晴歷史上標誌性的轉折點!

八國聯軍

首先,因為經歷了此次事件後,清政府下定決心實施新政,以圖自救,新學開始成為教育的主流,進一步開啟了民智。

其次,在東南互保條約下,東南各省沒有遭受戰爭的破壞,為地方實業的發展提供了環境,為中國近代化作出了貢獻。

當然東南互保也讓地方實力人物看穿了清政府的虛弱,為日後的軍閥混戰留下了禍根。

而北京城遭到八國聯軍的洗劫,1901年的《辛丑條約》,更是將中國徹底淪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泥潭中苦苦掙扎!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東南互保事件其實是晚晴歷史上標誌性的轉折點!

時局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