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解嘴饞——一男子多次持槍獵鳥終落法網

近日,遞鋪森林派出所接到一名群眾匿名舉報,稱在遞鋪街道橫塘村附近,發現有鳥莫名其妙地從樹上落下。民警猜測是有人在獵鳥,於是便趕赴現場調查取證。目擊者稱,當時他在鳥落下的不遠處,看到一輛轎車經過,車牌中有2262這幾個數字。

因為案發地點較為偏僻,路邊又沒有監控可查。於是民警再次詢問目擊者,當事人稱好像是一輛黑色的斯柯達轎車。於是警方通過系統查詢,很快找到了嫌疑車輛。可是當辦案民警趕到車主登記的居住地時,卻並未找到該嫌疑車輛。於是,民警決定在車主家附近蹲點守候。過了一會,可疑車輛終於出現了,但是經過幾個轉彎口突然消失不見了。

“後來我們通過搜查,在一間廠房內發現了這輛黑色轎車,當時車的後備箱正處於打開狀態。”遞鋪森林派出所副所長鬍一波告訴記者,當時犯罪嫌疑人毛某和他的一位親戚正在給打回來的鳥褪毛。民警經過清點,發現有19只品種不一的鳥,多數為白鷺。觀察了鳥身上的傷口和血跡之後,民警初步判斷這些鳥是被氣槍獵殺的。

當民警詢問是否有同夥一起打獵時,毛某吞吞吐吐,說是自己一人所為。見毛某不肯交代,民警就將計就計,讓毛某交出獵鳥的槍,毛某交不出來,便如實交代了事情的原委。“氣槍是戴某的,也是他叫我一塊去的。我就是幫忙開個車。”

警方瞭解到,犯罪嫌疑人戴某經營著一家飯店,有時候為了搞點野味嚐鮮,他還會叫上幾個朋友一起去打獵。每次出去打獵的時候,戴某都會挑選一些偏遠的、人少的地方。掌握情況後,遞鋪森林派出所民警立即趕到犯罪嫌疑人戴某的飯店,從廚房貨架上搜出了一把外觀老舊的氣槍。據戴某交代,這槍以前是他父親遺留下來的,一直藏在家中未處理。“現在我們安吉的環境越來越好,鳥也越來越多。我就是一時嘴饞,沒考慮那麼多。”

民警發現戴某手機及相機裡有一些可疑的照片,通過進一步篩查和深挖,另外兩名犯罪嫌疑人也浮出了水面,並交代了其他幾起非法狩獵的案件。目前涉案的四人被取保候審,案件在進一步審理中。

胡一波提醒廣大市民朋友,根據修改後的新野生動物保護法,我縣每年的禁獵期從以前的四月份提前到現在的三月份,其中規定兩棲類、鳥類、爬行類野生動物是全年禁獵的。胡一波認為,保護珍稀野生動物,刑罰已經是最後的懲罰手段,只有讓公眾的保護意識普遍提升成為預防亂捕、濫殺野生動物的第一道防線,讓法律發揮其應有的“後補”作用,才能使珍稀野生動物真正得到保護和繁衍生息的空間。

編後

近年來,為了傳播生態文明理念,提高全社會的愛鳥護鳥意識,我縣有關部門多次開展生態日、愛鳥周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普及保護鳥類、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等方面的知識。雖然社會大眾的保護意識普遍提高,但是仍有一小部分人為了滿足自己的一時口腹之慾,無視法律的威嚴,鋌而走險,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