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夜夜奶娃到哄娃吃飯,新手媽媽必須要懂的7個問題

寶寶的吃穿用度,家長們普遍都很關注,特別是“吃”更是重中之重。如何讓寶寶的飲食更均衡、更有營養,如何讓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媽媽們普遍都很關注的問題。那麼,寶寶餵養過程中都會有哪些常見的問題呢,跟隨達媽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從夜夜奶娃到哄娃吃飯,新手媽媽必須要懂的7個問題

Q:寶寶吐奶怎麼辦?

小寶寶吐奶最常見的原因是因為寶寶的腸道和喉部還沒有發育成熟,餵奶後,不要立即讓寶寶躺下,豎抱寶寶使其頭部靠在父母肩上,輕拍寶寶的背部,幫助寶寶打嗝,可以有效防止寶寶吐奶。如果用奶瓶喂寶寶,餵奶時要讓奶水充滿奶嘴,避免讓寶寶吞入過多的空氣。如果寶寶突然吐奶,並有精神萎靡、煩躁不安等症狀,就應該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從夜夜奶娃到哄娃吃飯,新手媽媽必須要懂的7個問題

Q:媽媽心情不好,真的會影響乳汁分泌嗎?

答案很肯定,會!奶水的分泌與內分泌息息相關,而心情會影響內分泌。媽媽如果有煩躁、傷心、生氣、鬱悶等不良情緒都可能通過大腦皮層影響腦垂體的活動,從而抑制催乳素的分泌。所以,母乳期間媽媽一定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空閒的時候可以聽聽舒緩的音樂、看看書、做一些簡單的有氧運動。產後激素水平劇烈變化,情緒會很容易波動,家人們也要給新手媽媽多一些關愛。

Q:母乳餵養的寶寶需要喂水嗎?

母乳中含有充足的水分,所以母乳寶寶,6個月之內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

從夜夜奶娃到哄娃吃飯,新手媽媽必須要懂的7個問題

Q:寶寶需要補充鈣片和維生素D?

根據世衛組織的規定,純母乳的寶寶在3個月前是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的,母乳中的鈣含量完全可以滿足4個月寶寶的需要。但是,母乳中的維生素D含量極少,所以出生後2就可以開始補充維生素D(就是我們所說的魚肝油),並每天讓寶寶曬曬太陽。人工餵養的寶寶,由於奶粉中含有維生素D和鈣,媽媽可以根據奶粉說明上的含量,差額補充。

從夜夜奶娃到哄娃吃飯,新手媽媽必須要懂的7個問題

Q:寶寶整晚吃吃停停,怎麼辦?

有的寶寶會把媽媽當成“24小時便利店”,夜奶非常頻繁,媽媽也因此沒辦法好好休息。其實,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會因為出牙、生長過猛、生病等各種原因在夜間醒來,如果是因為身體原因造成的夜醒,改變哺乳方式不會有多大的效果。如果並不是因為身體原因,寶寶習慣性地頻繁夜奶,就需要改變哺乳方式了。媽媽在睡覺前好好地喂一次,讓寶寶吃的飽飽的,並且多抱他一會兒,千萬不要含著乳頭睡覺。如果寶寶夜醒,距離上一次餵奶時間不長,就不要給他餵奶,可以抱起鬨一會兒或是輕輕拍其背部,讓寶寶習慣吃奶以外的入睡方式。

從夜夜奶娃到哄娃吃飯,新手媽媽必須要懂的7個問題

Q:寶寶吃飯太慢,怎麼辦?

寶寶大一些後,吃飯可能就不像小時候那麼專心了,往往會被其它事物吸引。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能直接訓斥,一來作用不大,二來可能會適得其反。爸爸媽媽可以在吃飯前告訴寶寶,吃飯的時候要專心,不能邊吃邊玩(吃飯前要把玩具收拾起來),也不能邊吃飯變看動畫片。父母可以給寶寶規定好吃飯的時間,超過時間就把食物收起來,在下一個飯點之間除了水不能寶寶吃其他食物。重複幾次後,寶寶就會明白吃飯時候必須要按時、按量吃飽才行。當然,在寶寶乖乖吃完一頓飯時,可以給予寶寶一定的獎勵。

從夜夜奶娃到哄娃吃飯,新手媽媽必須要懂的7個問題

Q:寶寶自己動手吃飯卻吃得一塌糊塗怎麼辦?

寶寶想要自己動手吃飯是好事,不能因為怕髒而遏制孩子。研究表明,1歲左右的嬰兒正處在學習自己吃飯的時期,寶寶對食物感興趣的程度更多地取決於他與食物接觸的頻率,而不是食物的種類,所以鼓勵寶寶自己用手抓取食物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寶寶日後挑食的概率。而且,用手抓吃食物帶來的愉悅感,也會使嬰兒更喜歡學會自己動手進食,並增強進食的自信心,促進食慾,還可促進孩子手指的靈活性,促進肌肉發育,在把餐桌弄得一塌糊塗幾次之後,寶寶也會慢慢掌握吃飯的技巧。當然在吃東西前,一定要為寶寶清洗乾淨雙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