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的社交媒體越多,我越喜歡狗——社交媒體毀了我們什麼?

面對這個話題,對一個運營人來說,本該做龜縮狀,識時務者為俊傑,跟從精英的判斷,對社交媒體和工具表現出很燃的眼神,並拍巴掌叫好,像發現非地球人一樣的新奇和充滿期待,但坦白說,刨去工作,我還真就不喜歡這些秀曬炫的東西,從某些角度來看,你很難用非黑即白的眼光,來判斷他們的價值。

我看的社交媒體越多,我越喜歡狗——社交媒體毀了我們什麼?

說起這些發明,就不得不說當今的商業社會,不知大家有否察覺我們當下正在經歷的滄海桑田:從前耍刀槍棍棒的武林高手是年輕人追求的偶像,後來變遷為手握如椽大筆不時鼓與呼的文人,如今士農工商中,排行老末的商字抬頭。風水輪流轉,今天到商家。

在吃飯微信拉屎微博的今天,說社交網絡和工具的“壞話”好像有點不合時宜,但不好意思,這就是我看到的真實情況。

我家人信佛,信因果,沒事念各種經,每次看到什麼礦難、交通事故、空難的死傷數字,或者兇殺、犯罪、爆炸等悲劇,家人就會苦口婆心勸我信佛。家人堅信這些都有因果。現代人造孽太多,否則不能解釋人類為啥如此這般多災多難。

我看的社交媒體越多,我越喜歡狗——社交媒體毀了我們什麼?

弔詭的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我並沒受任何影響,我不信任何怪力亂神,但也不能說是無神論者,應該叫不可知論者吧,除人之外的東西太多太大太複雜,人類的文明非常初級,還沒辦法搞清楚這些,我能不能等到全部搞清楚的一天,我持悲觀態度。

話說回來,像我家人這種人不在少數,他們抱這種看法,覺得時局壞透,人心大壞,跟社交媒體的傳播“貢獻”是分不開的。事實證明,社交媒體越猖獗,大家越容易厚古薄今,社交媒體越猖獗,人們越缺乏安全感、穩定感。這裡的猖獗不是誤用,你可以看看這些人都在社交網絡上做了什麼。為了被人看到,社交媒體拼了老命玩標題黨,鼓搗黑暗料理,動不動就想搞個大新聞。有人開個微信、微博賬號,每天唯恐沒人看,胡編亂造,移花接木,啥噁心弄啥,這讓很多人難於分辨現實社會的真實情況,所以就有了壞印象。情緒一激動,就覺得這社會沒法要了。

這還不算啥,更壞的是,社交媒體讓人變得冷漠,微信微博稀薄了人和人之間的感情。社交網絡讓交友變得輕而易舉,陌生人也可以自來熟,看對眼之後還可以隨便約約。朋友變得輕而易舉得到,但這樣的朋友也並非真正的朋友,人們對朋友的定義也更加寬泛,缺乏親密度,對於見面也缺乏期待和興奮勁。人人都可稱朋友的世間,其實人人都是陌生人。

更讓人無奈的是,社交網絡讓人變得更陌生,原來挺好的一個人,朋友圈裡說變就變了,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各種自拍、各種顯擺、曬美食、秀恩愛,全是吃喝玩樂,讓看的人有一種厭惡的心裡,因為通過朋友圈塑造出來的人是扭曲的,是淺薄的,是不被人喜歡的,而且這種虛擬的交際方式正在替代面對面的真實交往,也就是說人們從實際交往中得到的溫情越來越少。最近不是有個詞叫玩微淺嗎?如果不能戒,就少玩點,別把自己搞得那麼膚淺。

我看的社交媒體越多,我越喜歡狗——社交媒體毀了我們什麼?

說點公司方面的事,社交媒體發達,讓一些企業省了廣告費,ceo們很高興找到了一種可以直接to c的路徑,但危險也顯而易見,公司的瑕疵會被無限放大,分分鐘可以釀成危機,有些還不是公司的問題,而是利益相關方的嫁禍,這防不勝防。

大家還記得曾經遭遇危機的某礦泉水公司嗎?當年就是因為不該自己負責的小事搞慘了,最後不得不退出北京市場。一件無關的事情被媒體揪住,在社交媒體上持續放大,網民推波助瀾,變成異常的公關危機事件。看著臺上被媒體奚落的董事長在臺上都要哭了,真覺得委屈。

最近發生在某家酒店的事也是這樣,視頻在微博上一經傳出,如家立刻被推上風口浪尖,但這個問題的實質,通過卡片招徠顧客做不可描述得的事情,還真不是一家酒店可以解決的,也不是任何酒店可以解決的。但社交網絡上的民眾要求他承擔這一切。

還是迴歸個人吧,我們生於斯世,戒掉社交工具和媒體是沒可能的,但凡事講求個度,別淪為社交工具和媒體的奴隸和受害者就行。說白了,人生就三個事,自處;和他人處;和世界處。我想說的是這良性的“三處”之中,一定缺席社交工具和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