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俘虜膽子真大,竟向首長索要手槍,得到滿足後爲中國立下大功

一提到“戰俘”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無比屈辱的一種稱呼,戰場上如果落入敵手大多是凶多吉少的。但是我軍卻一向優待戰俘,尤其是對那些有才華的特殊戰俘,更是做到了禮遇。最終,這些戰俘不但打開了心結,還為我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日軍俘虜膽子真大,竟向首長索要手槍,得到滿足後為中國立下大功

日本投降後,在摩天嶺山區有一支航空隊始終不肯投降,領頭的是一位日軍的少佐,他的名字叫林彌一郎,在日軍的航空部隊非常有名。此前他曾與我軍有過非常激烈的交戰,在機身被打出34個窟窿的情況下依然憑藉過硬的技術成功逃脫,他的威名也傳到了我軍當中,很多人都感嘆林彌一郎是個不可多得的航空人才。

日軍俘虜膽子真大,竟向首長索要手槍,得到滿足後為中國立下大功

林彌一郎是個硬骨頭,他帶領的這支部隊都是頂尖的航空人才,但是為了維護軍人的尊嚴,他堅持不肯出來受降。為了能夠重用這些人,我軍拿出了萬分的誠意,不但沒有對其施以任何硬逼的手段,還給他們提供了我軍戰士都從未有過的優待。最終林彌一郎等人被打動,他非常感激中國軍人沒有傷害他們的尊嚴,隨即放棄了抵抗。

日軍俘虜膽子真大,竟向首長索要手槍,得到滿足後為中國立下大功

很快,林彌一郎等人就受到了參謀長伍修權的接見。兩個交談之間,林彌一郎卻一直盯著伍修權腰間的手槍看,在分別前他竟然提出想要對方將這把手槍送給自己?一個戰俘和將軍要手槍,放一般人身上肯定不能答應。但伍修權認為自己既然想要重用林彌一郎,那就必須拿出誠意來,於是他爽快的拿出了跟隨自己多年的勃朗寧手槍當作紀念送給了這個日本人。

日軍俘虜膽子真大,竟向首長索要手槍,得到滿足後為中國立下大功

這樣的信任讓林彌一朗非常感動,為了能向中國贖罪,他和部下決定留下來為中國的航空事業效力。在這些人當中有17名飛行員、50名機械師,這些人對當時人才匱乏的我國來說是非常難得的。1946年,我國的東北老航校成立,林彌一郎和他的部下成為了這裡的主力,他本人也被任命為主任教官,後來還為我國培養出第一批飛行員。

日軍俘虜膽子真大,竟向首長索要手槍,得到滿足後為中國立下大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