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高中生是如何做到身家过亿的?

同样是高中生,人家身价过亿,一度走上商业神坛。而你却只是一个苦逼的高中生。同样步入社会,人家是公司CEO.而你却还在为房租而四处奔波。再对比下自己账户里的几千存款,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你是否会觉得你错过了很多东西。

或许有人曾经听过她的名字,从17岁少女休学创业融资2000万,到卷款1.5亿跑路。一时风头无两的前神奇百货CEO王凯歆,忽然卷款跑路。昙花一现的王凯歆是如何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又是如何年仅17岁就成为CEO的呢?

神奇百货是怎么来的

17岁高中生是如何做到身家过亿的?

还在上高一的王凯歆每晚七点放学,都会路过在学校对面吃烤串的同学,一个人去旁边中国银行的ATM提对于当时的她来说“很厚”的一叠钱。同学们不知道她每天跑去银行干什么,在他们的印象里,班里这个女生总是喜欢卖点小商品,帮同学抄抄作业,有时甚至偷答案赚些小钱。直到一天,她把两万元现金拍在了课桌上,向那些不相信的同学证明,自己开始赚“大钱”了。

班主任闻风而来,“老师当时也挺尴尬”,王凯歆说,“因为我上课总是趴在那儿,班主任以为我在睡觉,就喊我去教室后面罚站,其实我在玩手机,做生意。”

王凯歆上课时用手机就月入十万的生意,是在QQ空间卖东西,漫画书、衣物、各种品类的零食、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先是卖给身边同学,“从我这里买的东西拿到学校,没有同学是不看的,他们会觉得好潮,是现在最火的”,王凯歆说,由于她总是找一些奇特的商品,价格不透明,所以抽成常高达50%至80%,甚至翻两倍价格。

在QQ空间开店,用QQ交流,以QQ钱包作支付工具。王凯歆并不满足于把东西卖给身边同学,她请几十万粉丝的QQ空间大V帮她推广,“这样我就吸了很多粉,盘子越做越大,全国各地都有小孩来我这里买”,工作开始变得繁重,她又当客服又当售后,每天解决几百号人的问题。

“那件事以后,很多同学都围着我,问我怎么赚钱的。他们没那种意识,我就给他们传播,影响了学校里很多人。到现在,我们班有很多人在赚钱,就因为我的事迹。”

王凯歆说自己对金钱没概念,只对赚钱这件事本身感兴趣。

究其原因,还得从“刻薄”的父母说起。凯歆小时候羡慕其他同学只需张张口,就可以轻易拥有一双球鞋或一部手机。而她想要一个文具盒,还得给妈妈打打杂。

“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东西是可以轻易拿到手的,我早就有了这种心理准备,”她说,“做任何一件事之前,我总要费尽心思,分析、储备、评估风险。”

之前有报道显示王凯歆“和所有95后一样有着标签化的爱好:追韩星、迷TF、喜欢鹿晗、追最新番日漫、爱二次元人类……”王凯歆向《商业人物》记者澄清,自己并没有喜欢以上任何一个明星,日漫仅限于看。

“我不会去消费这些兴趣爱好,我会去研究他们怎么消费。我不追星,我只是研究追星的那批人、研究追星文化,这有利于我赚钱。”王凯歆强调,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商业。

在北京这几天,寒冷的天气降低了她头脑的“转速”,戴帽子买棉袄这类琐事也让她觉得有碍思考。

在把商品卖给了得到容易、花钱轻易的同龄人之后,天使投资人找到了王凯歆。

2015年夏天,王凯歆不顾父母阻拦,休学来到深圳南山区,在天使投资人提供的孵化器里创立了垂直电商平台神奇百货。

“神奇百货”这个名字来源于带给王凯歆无限想象力的《哆啦A梦》里的“神奇百货公司”,她也曾考虑过小叮当的“百宝袋”或“22世纪万能商店”。

从QQ空间获取一名激活用户的成本仅5毛钱(非双十一等电商大促期间),二三线城市、使用安卓手机的95后女性成为了神奇百货上线初期的主要用户。2015年9月上线安卓版,10月上线IOS,现已获得30万用户,日订单量超过1000单,日活跃用户超过20%。

平台模式的新兴电商往往面临一个问题:用户在这里发现了自己喜欢的商品,转而就去其它大的电商平台搜索购买了。产品负责人邓伟对此表示:“神奇百货用户的购物场景是以逛为主,所以我们提供丰富、精准的内容。价格上很多时候我们比淘宝更具优势,未来甚至会出现自营商品。退一万步讲,即使用户在我们这里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商品之后,去某宝某东完成了购买行为,只要这个过程他对我们产生了好感,我相信在我们日益完善的品牌服务和生态建设下,他还是我们的用户。”

A轮融资过后,神奇百货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布新版APP。新版开放了评论区,让更多UGC内容服务产品和用户。在原有的“神奇日报”基础上,神奇百货将会强化UGC和PGC的内容产出,加入轻社交,为搭建社区做准备。

没人比一个95后自己更了解这个千亿级市场的群体。神奇百货把80%的商品价格控制在20元至100元之间,主要是因为学生群体得到零花钱的频率与数目不固定,“可能是今天50,明天100,但他们不用交房租,没有生存方面的消费,今天用户有50块的时候,在我这里买20块的东西,明天他有80块,到我这里买50块的东西。”王凯歆表示,神奇百货的周复购率达40%。

王凯歆对《商业人物》透露,A轮融资还会有很大一部分用在物流方面。神奇百货打算进一步整合现在这些“新奇特”商品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比如出货时统一使用神奇百货的自有包装,使用指定物流公司配送。2016年还会逐步在重点城市搭建中转仓,为用户合并订单,节省邮费。

王凯歆否认了要做“二次元电商”的说法,二次元商品只是神奇百货多品类中的一个分支,这个存在天花板的消费领域完全不能满足她希望实现的,未来所有新生代消费者购物平台的目标。“我们会持续深耕个性化消费、泛二次元泛娱乐消费、精神文化消费、互联网新兴品牌消费等领域。”

17岁高中生是如何做到身家过亿的?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最终决定跑路

2016年10月17日,98年CEO王凯歆创办的“神奇百货”官网被发现已无法访问,APP上的内容也被全部清空。新芽NewSeed于17日下午向王凯歆求证此事,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应。神奇百货的天使轮投资人则表示:“已列入死亡名单,早就不再关注这家公司了”。

2016年5月16日,GQ中国曾刊发一篇题为《17岁CEO王凯歆:风口少女的神通与孤独》的文章,引发舆论一片哗然。今年7月,一系列负面新闻陆续被爆出,拨开“华丽丽的壳”,人们似乎看到了少女CEO的另一面——

挥 霍无度。“神奇百货”天使轮的资金到账后,王凯歆从不在乎花钱,买两千块的衣服,住三千块一晚的套房,打上万块一套的水光针;

数据虚假。神奇百货员工在知乎上透露,传说中的“一天订单超过一千笔”业绩,他们只在“双十一”冲到过;说有一百多家供货商,实际上连十家都不到;

模式坑爹。商业模式经不起推敲,核心业务仍停留在代购模式上,“为了吸引用户,原价转销还补贴邮费,赔本赚吆喝”,甚至涉及盗用淘宝商家图片;

非法裁员。被莫名辞退的员工甚至包括曾一手策划她上“我是独角兽”的元老级员工张嫣。张嫣无奈戏称自己是“我因为没及时公关自己被裁员事件而被裁员”。

对于这些丑闻,王凯歆当时回应外界质疑称:“我才17岁,找什么初心?”

有知情人士向《创业邦》杂志发邮件爆料称,公司目前的财务报表均为假账,王凯歆个人挪用公款额度高达高近600 万元人民币,目前准备逃往美国以躲避法律追究。

最终王凯歆没有逃往美国,反而转向货币圈发展。

又一个坑,神奇少女沦为代投骗子

2017年数字货币和区块链大火,王凯歆嗅到了商机,在微商创业仅三个月就失败之后,她转身投入到炒币的大潮,摇身一变成为了币圈的羊毛头子。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名言,也许从来没有出现在王凯歆的词典里。身在币圈的王凯歆早就忘记了神奇百货的前车之鉴,她在这片充满欲望的淘金场中,开始暴露出浮躁的性格,由于对自我的高度认知和盲目自信,在金钱的诱惑面前,王凯歆似乎稀释了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对世界应有的敬畏与善意。

“这个神奇少女王凯歆就是个骗子,请大家立即报警“!OKcoin创始人徐明星在朋友圈点名道姓的怒斥。

“这个98年的小姑娘真是无理取闹,自己是个骗子还要像疯狗一样公开诋毁我,建议各位投资人远离!” Dotc创始人石一也罕见地在朋友圈发文谴责王凯歆,一夜之间,王凯歆成为众矢之的,她也因为自己的肆意妄为、傲娇任性换来了一纸可能永远不会翻盘的币圈封杀令。

“她不可能永远17岁,她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吴青心疼打水漂的800多个以太坊,同时也为年纪轻轻的王凯歆感到遗憾。失了民心又丧失信誉度的王凯歆,这一次,是真的栽了?

2018年初,看着微信界面不断跳出的声讨讯息和语音来电,这个98年出生的代投少女拨了拨凌乱的短发,烦躁地按下了手机关机键,她快速地收拾好行李离开房间,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据链虎财经调查,受害者报案后在派出所最后一次定位到她的手机信号,是在南京地界,之后,王凯歆便开始玩起了人间蒸发。

王凯歆这个名字在线下的币圈是个不能踩的“雷点”,一度被圈内人视为“骗子”“欺诈”的代名词,前有假借徐明星发行OK币之名大肆募集ETH,后有开撕石一又被狠狠打脸的ICO维权闹剧。

王凯歆,从神奇百货的“昙花一现”到沦为人人通缉的“代投骗子”,中间还穿插了无数或大或小的闹剧,整个堕落之旅只花了短短三年的时间。这位曾经心比天高的“神奇少女”,终于尝到了深陷泥沼却连一根救命稻草都抓不住的滋味。

17岁高中生是如何做到身家过亿的?

OKcoin创始人徐明星发表在朋友圈的声明

17岁高中生是如何做到身家过亿的?

DotC创始人石一发表在朋友圈发文控诉王凯歆

吴青(化名),机缘巧合之下,在一个名为“三点钟直播平台”的微信群里结识了王凯歆,帮朋友牵线搭桥,中间没有抽取一分利润。

“她在圈子里的名气挺大,还上过节目,好歹是个公众人物”,抱着这样的心态,今年3月中旬,吴青将810个从朋友那里募来的ETH转给王凯歆用于OK币的买入,谁知道OK币最后成了一地鸡毛, “我一直在找王凯歆退以太币,但她改了微信名,状态改为“休假中”,现在人也联系不上了,这些ETH是朋友的,我夹在中间真的进退两难。”

不止吴清,90后矿主嘉南(化名)也是受害者之一,今年三月初,嘉南通过朋友牵线认识了王凯歆,一次性将700个以太币打到了王凯歆的钱包,现在却找不到人,“王凯歆觉得她跑得了?她死定了,现在很多人都想抓她。”说起王凯歆,嘉南一脸忿恨。

除了OK币的大乌龙,不少投资者通过王凯歆还投资了另一个名叫SAY的项目 —— 有东南亚支付宝之称的SpherePay发行的代币SAY,在投资人将手中的SAY换成了新的代币SPH后,SPH上线后价值归零,而现如今,投资方却陷入了与“上家“王凯歆失联的尴尬局面。据知情人士透露,王凯歆拿了SAY项目的总代投,募到了大量ETH,但最后,她把SAY退回的ETH私自挪用,剩下的根本不足以还给散户。

王凯歆是个很会紧跟风口的人,什么领域火她就对什么感兴趣,“神奇百货“和微商创业就是例子。实际上,做币圈代投跟做微商的商业逻辑有类似之处,“如果能掌握最新风向,拿到币圈的’的总代理’,然后再发展二级代投赚差价,就凭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火爆的程度,那么这个绝对是个油水丰厚的美差。”

与王凯歆打过交道的人这样分析王凯歆的赚钱逻辑。

在这个资本家云集的新圈子,王凯歆有着媒体和风投想要的所有标签:“辍学”、“女性”、“创业”、“95后”,借助这些标签赚来的眼球和流量,王凯歆快速打入内部,结识了不少“币圈大佬”,在朋友圈也时常会晒出跟有名望的人聚会的照片。有知名大佬背书,王凯歆迅速为自己聚集了超高的人气和信任度,这成为她转行做代投的重要砝码,当然,也为她这次的彻底陨落埋下了隐患。

在王凯歆的以太坊数字钱包中,目前还剩下3万多个以太币,“当时王凯歆募ETH的时候,对应人民币的单价是将近4500,也就是说当时3万多个ETH总价值近一亿五千万。但就现下的市场情况来看,3万多个以太币总价值缩水至八千多万人民币。 至于她的结局到底会怎么样呢?或许只有未来才能知道吧。

微信搜索未来说无人新零售,获取更多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