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在贛設總部獎3000萬 江西爲何求「總部」心切

跨国公司在赣设总部奖3000万 江西为何求“总部”心切

9月18日,江西省政府新聞辦、省商務廳舉行《關於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新聞發佈會。江西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方向軍在會上表示:在招大引強上,“若干措施”提出,對跨國公司在江西新設地區總部和總部型機構,省財政按核定的對省級財政貢獻量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獎勵3000萬元。

江西為何對跨國公司在贛新設地區總部求賢若渴?記者邀請相關部門人士進行解讀。■信息日報記者左陽天/文

跨國公司到江西設總部 最高可獲3000萬元獎勵

在當天的發佈會上,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方向軍說:“在招大引強上,江西提出要綜合運用財政金融手段加大招大引強力度,比如,省財政對在江西投資的實體經濟項目按核定的實際引資金額2%的比例一次性獎勵當地政府,最高獎勵5000萬元;對跨國公司在江西新設地區總部和總部型機構,省財政按核定的對省級財政貢獻量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獎勵3000萬元。”

為何江西要加大跨國公司在贛設立總部、總部型機構?記者瞭解到,通常來說,總部經濟是指某區域通過創造各種有利條件,吸引跨國公司和外埠大型企業集團總部入駐,通過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形成企業總部在本區域集群佈局、生產加工基地通過各種形式安排在成本較低的周邊地區或外地,從而形成合理的價值鏈分工的經濟活動的統稱。

江西財經大學有關專家透露,吸引跨國公司總部落戶,意義不僅僅在一家公司的爆發力,更重要的是,總部經濟一旦形成,就可以給當地區域經濟發展帶來諸多外溢效應,比如稅收供應效應、產業聚集效應、產業關聯效應、消費帶動效應、就業乘數效應、資本放大效應等明顯的外溢效應。

總部企業在江西 多個稅種可以享受優惠

企業自身的稅收對當地經濟的貢獻不可小覷,除了企業繳納的增值稅、城建稅、企業所得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外,還有企業總部員工的個人稅收貢獻。在總部工作的高級管理人員,其豐厚的個人收人通過個人所得稅形式為總部所在區域稅收做出貢獻。

江西省稅務局所得稅處有關負責人18日透露,只要符合相關規定,企業就可以申報享受優惠。拿高新企業和小微企業來舉例,以下兩種優惠政策都適用於總部企業。比如,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所得稅稅率由原來的25%降為15%,優惠10%。另外,為支持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發展國務院再推出7項減稅措施,其中就包括:將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從5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實施期限為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小微企業一直是國家扶持的對象,這項減稅新政的推出讓老闆們在進行企業申報納稅的時候,不會再因為過高的稅負而犯難。

不僅如此,記者瞭解到,對在省外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整體搬遷到江西,依法享受同等稅收優惠待遇。

南昌首家“中國總部”是在11年前

記者從南昌高新區獲悉,1997年5月德國捷德集團投資88.2萬美元與江西省郵電供應工業公司合資,在南昌高新區成立了江西捷德智能卡系統有限公司。2007年,德國捷德集團最終又決定將在中國的總部設在南昌高新區,公司更名為“捷德(中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此,捷德(中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成為南昌第一家總部經濟企業。

這幾年,南昌和周邊的武漢、深圳、長沙等地針對總部的搶奪也在加劇。

今年4月11日,尚德機構在武漢設立“平行總部”。這是武漢光谷引入的首家海外上市互聯網企業。

除尚德機構外,包括小米、奇虎360、小紅書、慕聲科技、ofo共享單車、猿輔導、滴滴(Uber)等在內的19家知名民營企業早已在武漢光谷設立了“第二總部”。

今年1月,和小米、華為等有著合作的虹軟視覺AI(人工智能)技術公司把總部從美國硅谷搬到杭州。

去年,江西著名企業新力地產把“科技總部”搬到上海。

近幾年,攝像頭模組供應商歐菲光將生產基地從深圳搬到南昌,南昌當地員工數量是深圳本部的10倍;兆馳股份、合力泰這些深圳企業也都在南昌建立了工業園……

有搬出去的,自然也有搬進來的,顯然,總部的爭奪戰將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